关于苏轼的潇洒的诗句(苏东坡潇洒,孤傲,率性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1.苏东坡潇洒,孤傲,率性的诗句

苏轼的狂,是秉承盛唐遗风的率性之狂,也是诗人之狂。可以说,无狂便无苏东坡矣,如同没有狂便没有李白一样。他和李白的不同之处是他不善饮,可是他比善饮之人更懂得酒性,而且越是年长越贪杯中物。他在诗中写道:“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戏书》)又说:“少年多病怯杯觞,老去方知此味长。”(《次韵乐著作送酒》)故苏轼的狂,大体与酒狂无关,但借酒壮胆、增加豪气的想法,他未必没有。请看下面诗句:“无多酌我君须听,醉后飙狂胆满躯。”(《和谢生二首》之二)“孤村野店亦何有,欲发狂言须斗酒。”(《铁沟行赠乔太博》)不过他也很矛盾,乘酒兴而放言固然痛快,过后想起来自己未免也感到可怕,所以诗中坦承:“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事实上,他的多次得罪,一贬再贬,还不是由于“狂言”和“真味”?而且主要是“真味”。他的那首有名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谓饱含辛酸的自嘲。此诗的另一版本作“目若新生之犊,心如不系之舟。要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更能彰显东坡的自由心性。

2.潇洒乐观的苏轼

苏轼画像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品读苏轼《赤壁赋》:何来洞箫起悲音? 中国国学网读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种美的享受。那富于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那极具形象化的精妙说理,那整散结合、舒卷自如的绝妙辞章,真如万斛泉水,喷薄而出,汩汩滔滔,一泻千里。

读之,如食美味,饮醇醒醪,整个身心都沉醉于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中,“羽化而登仙”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正当主客月夜泛舟,把酒颂诗,倍感欢乐之际,客人的洞萧却突然发出了与这欢乐气氛极不和谐的悲凉之音。

这悲音究竟从何而来?由“倚歌而和之”一句可知,这充当伴奏角色的客人的悲音是应和主人的歌声而发出的,因而弄懂主人“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的含意,当是理清该文意脉的关键。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多么广阔啊我的胸怀,我思念的美人啊在遥远的天边!这里的“美人”当指作者思慕的明君贤才。

要想弄懂其深层含意,必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他的身世遭遇。北宋是我国历史上国势极弱的封建王朝,西北方的辽夏经常大举入侵,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的安全。

因此,御敌安边,振兴宋室便成了时代的重大课题、人民的强烈愿望。苏轼的父亲曾写过《六国论》,击中了宋王朝赂敌的要害。

在时代的影响和父亲的熏陶下,苏轼怀着炽热的爱国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在《制策》、《教战守策》、《登州召还水军状》等大量的给皇帝的上书中,提出过一系列御敌安邦的政见。在《和子由苦寒见赠》、《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诗词中,写下“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古人认为天狼星主战,这里借指西北方辽夏的侵略)的诗句,表达了他要亲自跃马疆场、挥戈杀敌的愿望。

然而他的御敌安邦之策非但未被君王采纳,而且连自己也在“乌台诗案”中被政敌罗织罪名,投入牢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做了团练副使。

虽遭此屈辱,他却仍然念念不忘边事,“虽废弃未敢忘为国虑也”(《与滕达道书》)。就在苏轼写《赤壁赋》的前一年,即元丰四年(1081年),宋廷五路伐夏战役遭到惨败,损兵折将近三十万,这对一直抱着扭转来室积弱局面愿望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边患日殷,国事不堪,自身又遭“废弃”,他心中这个苦闷啊,可就茫无边际了。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来游赤壁,以排遣内心的苦闷。他与客乘清风,浴明月,泛舟大江,飘飘欲仙,确也得到了片刻的逍遥。

但他绝不会像躬逢盛世的李白那样纵情于山水,沉醉于自然;也不会像喜获殊荣的孟郊那样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对于忧国伤己的苏轼来说,他的快乐只能是短暂而无法长久的;只能是适度而不能恣情的。

因而当他“饮酒乐甚”的时候,就难免触发到内心深处的隐痛,从而发出了“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哀叹。请注意“乐甚”的这个“甚”字非常重要,正是这个“甚”才引出了下文的“悲”,乐极生悲!客为知己,当然理解苏轼的苦衷,便用呜呜咽咽的萧声强化了苏轼的悲痛。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顺序应理解为“如慕如怨,如泣如诉”只是为了音韵的和谐、流畅,才作了如是之变更)。思“慕”名人,反遭废弃,产生“怨”怼,既而哭“泣”、“诉”说,悲哀逐步加深、加浓,弥漫大江,使藏在深水中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因之哭泣。

在这里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极力渲染自己忠君用世而不可得,思慕英雄而不能见的悲痛心情。行文至此,有人会问,这不是客之洞萧发出的悲音吗?怎么和苏轼搅在一起了呢?我想这里的“客”应看作是虚化了的苏轼自我,下文的主客问答实际上是苏轼自我的思想矛盾与斗争。

在他同时期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因期盼当代有一个像周郎一样能够发动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从而扭转宋朝衰颓局面的英雄人物而不可得,自己“早生华发”而不被用,因而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悲叹。在《赤壁赋》里,苏轼感情更为低沉。

当年在这千里江面上声威大振、不可一世的曹孟德不是早已灰飞烟灭了无踪迹了吗?什么英雄业绩,什么文治武功,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长江悠悠,无穷无尽;人生短促,渺小可悲。

这里的苏轼几乎要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了。但是,把忠君用世作为自己人生信条的苏轼,绝不会从此就消极颓唐,一蹶不振。

在回答客的话语中,仍然扣住上文的水与月,通过辩证分析,得出“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结论。“无尽”者,永恒也。

因此,大可不必发出人生苦短的哀叹,且去享受这月明江阔的自然美吧。于是,文章便在欢乐中结尾了。

在逆境中保持旷。

3.潇洒乐观的苏轼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摘自《赤壁赋》素材评析 《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

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适用话题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 "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答案补充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 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阔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用美酒来面对如画江山,如梦人生。

答案补充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

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的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

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掉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

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

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

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念家人的心境。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

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的一生得以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

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