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窃注024:为政篇: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这一章是对上一章的扩充,也是对敬字的量化。

  怎么叫敬呢?敬是发自内心的情,不是理和礼。物质的东西容易达到,色难!

  道理谁都懂,用道理把自己、把别人说得心服口服不难。可是,很多时候认可理不见得能遵从礼去做。而迫于外界的压力,不得不遵礼去做了,没有情在里面,又有什么意义呢?敬是心是情,但是你说你有孝心有敬心了,怎么体现出来呀。好了,夫子给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在侍奉父母的时候,长期保持和颜悦色的状态。

  看似简单,这是其实是最难办到的。现实生活中能做到“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的已经不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工作,再加上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要总保持和颜悦色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那就“虚伪”点,装作高兴的样子好了。

  也许有人说,夫子不是说“事父母,能竭其力”,我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还要装吗?

  人的天性就是好逸恶劳,父母身体康健时,在一块谈谈心拉拉呱,其乐融融容易。当父母需要子女照顾的时候,尤其是现代社会经济医疗条件都好了,很多做子女的也已经成了老人。苦就是苦,累就是累,你自然没有一切安好时轻松,即使有真情在里面也是避免不了感觉身心俱疲的。这个时候还能做到和颜悦色满面春风,即使心有余心很多时候也真的感到力不足了。这个时候除了装,除了强颜欢笑,故作轻松,装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你还能有什么高招呢?如果让父母感觉到了你的疲惫,他们内心还不知有多少自责呢。

  有时候,装也是一种真情流露吧。

  其实,人生需要你装的地方多了,只要值得,大可装下去。

  不过,真的为如今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人感到忧心。他们得到了多子女家庭孩子所得不到的更多关爱,他们的父母也享受了多子女家长没有机会享受的轻松。可是接下来呢?长大的孩子面对的可能是四个甚至是十二个需要照顾的老人,那时大概真的装也装不下去了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