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摭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7-15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要克服这一难点,教师除了讲清课文中的典型例句之外,为学生适当补充一些相应的练习材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大多来源于古代典籍中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诗文名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词类活用。今将成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作一归纳整理,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一、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直接限制或修饰动词。按其所起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表示处所或方位,翻译时需要在该名词前加上介词“在”或“从”,例如:
草行露宿 风餐露宿 穴居野处 旭日东升 管窥蠡测
2、表示工具或依据,翻译时需要在该名词前加上“用”或“按”。例如:
口诛笔伐 管窥蠡测 不可言宣 颐指气使 车载斗量 头会箕赋
3、表示状态或方式,可译为“像……一样”。例如:
蝇营狗苟 蚕食鲸吞 凫起雀跃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
虎踞龙盘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争虎斗 兔起鹘落 鼠窃狗盗 抱头鼠窜 不甘雌伏 鬼哭狼嚎 风流云散 风驰电掣 雷厉风行 波诡云谲 土崩瓦解 鳞次栉比 声誉鹊起 川流不息 烟消云散 星罗棋布
冰清玉洁 珠圆玉润
4、时间名词“日、月、年、岁”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仍,含有“每”或“渐渐地”等意义。例如:
日积月累 日就月将 日新月异 日消月朘 岁朘月耗 江河日下 蒸蒸日上
日深月久 日理万机
二、名词用作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具有一般动词的特点和功能,如可以带宾语,前面可以加能愿动词,或者受副词的修饰。翻译时要注意,活用后的意义总是和名词所指事物的动作、功能有密切联系,有时它的原意并不完全消失。例如:
衣锦还乡(穿) 沐猴而冠(戴帽子) 衣绣夜行(穿)袖手旁观(藏在袖里)
饭糗茹草(吃) 礼贤下士(以礼相待) 胶柱鼓瑟(弹奏) 一鼓作气(击鼓)
洞烛其奸(照亮)道路以目(使眼色)明珠弹雀(击打) 华而不实(结果实)
秀色可餐(吃) 门可罗雀(用网捕捉) 月晕而风(刮风) 础润而雨(下雨)
不翼而飞(长翅膀) 不胫而走(长腿) 户枢不蠹(蛀蚀) 踟蹰不前(向前进)
未雨绸缪(下雨) 密云不雨(下雨)
粉墨登场(敷上粉,画好眉)
粉白黛黑(敷上粉,画上眉黛) 衣冠禽兽(穿着衣服,戴着帽子)
三、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按其谓语的词类,又可分为三种:
1、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不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后面可以带宾语。例如:
息事宁人 安身立命 降龙伏虎
兴灭继绝 黯然销魂 黯然失色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生杀予夺 不可理喻 抽薪止沸 触目惊心 翻天覆地 翻江倒海 妙手回春 飞针走线
治国安民
生死肉骨
2、名词的使动用法。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兵不血刃 灾梨祸枣 生死肉骨 汗牛充栋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丰衣足食 深根固柢 谨言慎行 完璧归赵 大快人心 修旧利废
正本清源 强干弱枝
坚壁清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只限于名词和形容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幕天席地 蓬户瓮牖
唇枪舌剑
师心自用 草菅人命 先忧后乐 不耻下问
兵贵神速 羞与为伍
五、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后,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也就是把它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当作具有这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应将它译作与之相关联的名词。例如:
抱残守缺 哀感顽艳 乘坚策肥 披坚执锐 摧枯拉朽 以逸待劳 防微杜渐 班荆道故
后起之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