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关于伤寒论三阴脏与二阳腑证治推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关于伤寒论三阴脏与二阳腑证治推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面分析伤寒论六经辨证具体可以分为三阴脏与二阳腑和少阳经证。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本身也有六行六气辩证。

古方上篇:人身一小宇宙。中土旋转于中央,火金右降于南西,水木左升于北东。

六行六气辩证:

理中丸,中土不运之方。

麦门冬汤,金气不降之方。

小建中汤,胆经相火不降之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木气不升之方。

肾气丸,水气不升之方。

泻心汤,心火不降之方。

人身六行六气之病与治法,即以此六方为大法。

大法者,大概以此为准之法也。此六方,须作整个圆运动读。

六行中五行为五脏,肝心脾肺肾,加上胆经。

六气分为三阴三阳,金木水火,分主四维,相火土气同主中宫。

伤寒论三阴脏三阳腑分别为:

三阴脏厥阴、太阴、少阴;三阳腑为阳明、太阳、少阳。

厥阴病,为肝脏病寒之病。

太阴病,为脾脏病寒之病。

少阴病,为少阴肾脏肾水病寒之病,非少阴心脏君火之病。乃少阴肾水无阳,寒水克火之病。

少阳之阳足,能交厥阴,则肝脏不病寒。

阳明之阳足,能交脾土,则脾脏不病寒。

太阳之阳足,能交少阴,则肾脏不病寒。

阳明病,为胃腑病热之病。

太阳病,为膀胱腑病发热之病。

太阴之阴足,能交阳明,则胃腑不病热。

少阴肾水之阴足,能交太阳,则膀胱腑不病热。

惟少阳胆腑,附肝脏而生,入胃腑而下。胆的本身,却无腑病,只有经病。

少阳病之寒热往来,乃肝脏之阴与胃腑之阳之气。

中医难以学懂,关键在于五行与大气的概念大家不明白,也在于伤寒论原文,学习不清楚,不懂得如何理解,只能死记硬背。

乌梅丸治虫的道理水寒火热,木枯土败。木气失和,水寒于下,土湿于中。

理中丸治疗太阴寒利,猪苓汤治疗太阴热利。

厥阴病寒热都有。

三阴脏二阳腑用药要点:

腑病阳热,以大黄清热救阴为主药。

脏病阴寒,以附子温寒救阳为主药。

太阴之四逆汤,干姜、炙草乃为太阴之主药,附子则太阴之母气药。

厥阴乌梅丸,乌梅乃为厥阴之主药,附子则厥阴之母气药。

少阴之附子汤,附子乃为少阴之主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