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中的隐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0
一、引子

近日读任先青先生的这首《被大雾淹没》-------

一场大雾 浓得让你无从把握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近灰者若何?

梦想者 继续于梦游中焚香

觉醒者穿过街衢 无法醒目 难辨清浊

你内心降旗 给自己脚步上弦

学别人戴严口罩 方便对灰日子保持缄默

任先青先生是诗坛前辈,浸淫诗歌多年。因此,对他写下的这段文字,感觉不是很好。当时我留言:要是能再深入点,就好了。后来想想,这个留言并不准确,我真正想表达的是:

这首诗的隐喻力不足。

隐喻力不足是中国现代诗歌的最大短板。

二、隐喻是对世界的触摸

世界即隐喻。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隐喻。

《达-芬奇密码》里有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接受那些我们想象中真实的,但无法证明的东西。无论是古埃及人还是当代宗教,都是通过隐喻、寓言以及夸张的方式来描绘他们内心的神或上帝。隐喻是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心灵去处理原本无法处理的东西。

宗教性的隐喻成为了对现实进行虚构的一部分,而在现实里,又有助于芸芸众生从容应对,完善自我。

上帝是人类最大的隐喻。

现代诗歌正是通过隐喻之手,实现了对世界的触摸。

隐喻是开启现代诗歌的密匙,不理解隐喻,则永远是诗歌的门外汉。

三、什么是隐喻力

隐喻力,我把它简单归纳为:隐喻的力量。

现代诗歌说到底就是比喻的艺术。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转喻、隐喻等。

运用比喻是为了更快速地抵达。通过比喻实现改变、转换、跳跃,进而创造出速度,而现代诗歌正是速度的艺术。

隐喻是现代诗歌的核心元素。

四、隐喻的力量

喻即像,隐喻即深度意象。

世界万物由原子构成,原子是本质。隐喻即是透过纷繁迷乱,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本质,进而使它们发生关联,因此,隐喻的力量来自于普遍性。隐喻指涉的对象越广,力量越大。

所谓诗歌的大与小,正是源于它内在的力量。

隐喻是置于诗歌内部的弹簧,它使诗歌凝练并张力十足。

我们说一首好诗如艺术品值得长久把玩,并非没有读懂,而是在不同时空下,对诗里的隐喻又有了新的理解。

一首诗由诗人和读者共同完成,说的正是这个。

诗人不是上帝,无法知晓一切,但他能给未知领域以清晰的边界,引领众人去探寻、感悟、得到。隐喻正是那个边界,而诗歌,恰恰是那些未曾说出的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