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同三的潜心学术,厚积薄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1985年硕士毕业以后,汪同三到中国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海外投资部工作,参与了不少重点海外投资项目。半年之后,潜心学术的汪同三毅然放弃信托公司优厚的待遇,回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技经所从事研究工作。
在当时的世界上,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已较为系统和完善,西方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经济模型,用于经济预测;60年代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创立了LINK模型,把世界各国模型连接起来,用于分析研究世界经济运行状况。1986年,克莱因教授来到中国,主持中国模型的创建,汪同三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和模型设计的主要研究人员,与克莱因一起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这是中国经济模型研究工作迈入国际论坛的重要一步。1987年初,由中国学者自己设计的模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参加了世界模型联接,这也是中国模型首次参加世界联接,取得了成功。中国的模型合理、完整,获得了广泛赞誉。此后,汪同三多次应邀出席世界联接模型会议,并向大会宣读论文,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让中国经济融入世界潮流。
1987年,数技经所投标承担了国家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研究”,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借鉴国外成果的同时,勇于创新,首次在国内采用了大道模型理论,成功地设计出中国的大道模型体系。汪同三是这次模型的主要设计、研究和分析者之一。根据研究成果,课题组提出一系列有关政策的建议报告,为有关部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系列性专著《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研究》198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世界经济计量学会1989年远东会议上,汪同三关于中国大道模型的论文受到大会重视,他本人也被指定为小组会议主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