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包装标准化的商品包装标准化的内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7

1、包装材料标准化
商品包装材料应尽量选择标准材料,少用或不用非标准材料,以保证材料质量和材料来源的稳定。要经常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情况,结合企业生产的需要,有选择地采用。
包装材料主要有纸张、塑料、金属、木材、玻璃、纤维织物等。对这几大类包装材料的强度、伸长每平方米重量、耐破程度、水分等技术指标应作标准规定,以保证包装材料制成包装容器后能够承受流通过程中各损害商品的外力和其他条件。
2、包装容器的标准化
包装容器的外形尺寸与运输车辆的内部尺寸和包装商品所占的有效仓库容积有关。因此应对包装外形尺寸作严格规定。运输包装的内尺寸和商品中包装的外尺寸也有类似的关系,因此对运输包装的内尺寸和商品中包装的外尺寸,也应作严格规定。为了节约包装材料和便于搬运、堆码,一般情况下,包装容器的长与宽之比为3:2,高与长相等。
3、包装工艺标准化
凡是包装箱、桶等,必须规定内装商品数量、排列顺序、合适的衬垫材料,并防止包装箱、桶内空隙太大、商品游动。如木箱包装箱,必须规定箱板的木质、箱板的厚度、装箱钉子的规格、相邻钉子距离,包角的技术要求及钉子不得钉在夹缝里等。纸箱必须规定如何封口,腰箍的材料,腰箍的松紧及牢固度等。布包则要规定针距及捆绳的松紧度等。回收复用的木箱、纸箱及其他包装箱也都必须制定标准。
4、装卸作业标准化
在车站、港口、码头、仓库等处装卸物时,都要制定装卸作业标准。要搞好文明操作。机械化装卸要根据商品包装特点选用合适的机具,如集装袋、托盘等。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部门交接货物时,要实行验收责任制,以做到责任分明。
5、集合包装标准化
集合包装即适合机械化装卸,又能保护商品安全。我国集合包装近几年有较快的发展,并制订了部分国家标准,其中,20吨以上的集装箱采用国际标准。托盘的标准应和集装箱的标准规定的尺寸相配套合。
6、包装检测标准化
包装产品在交付给使用方之前应该通过统一的检测。测试指标如下:
测试目标消费者对可以刺激其购买欲望的外包装的形状、规格、色彩、图案、文字说明、品牌标记等信息的反应情况,从而刺激其购买。产品包装测试专项研究指标可以有:  1、区别性:是指包装是否有特点、容易区分、能否吸引人注意。  2、传递信息:是指包装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准确描述了产品的卖点及特性。  3、吸引力:是指包装是否讨人喜欢,引起购买欲望;  4、品牌形象:是指包装是否能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