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考每日一练【经济法】-多项选择题【8.19】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6

一、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2012/一/64)

A.甲灯具厂捏造乙灯具厂偷工减料的事实,私下告诉乙厂的几家重要客户

B.甲公司发布高薪招聘广告,乙公司数名高管集体辞职前往应聘,甲公司予以聘用

C.甲电器厂产品具有严重瑕疵,媒体误报道为乙电器厂产品,甲厂未主动澄清

D.甲厂使用与乙厂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和装潢,消费者经仔细辨别方可区别二者差异

参考答案

1.【考点】不正当竞争行为(诋毁商誉行为、商业混淆行为)

【答案】AD。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A项中甲厂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符合诋毁商誉行为的构成要件。A项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当选。

B项中甲公司正常发布高薪招聘广告,乙公司高管自愿辞职应聘,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甲公司不存在借机侵犯乙公司的商业秘密等非法或有悖于商业道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B项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当选。

C项中媒体将甲厂产品误报道为乙厂产品,媒体对乙厂可能存在侵权行为,但是甲厂对此并不承担主动澄清义务。因此甲厂不澄清的行为并不违法,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C项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当选。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D项中甲厂使用与乙厂的有一定影响的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和装潢,消费者经仔细辨别方可区别二者差异,即造成混淆。因此甲厂的行为构成与有一定影响的商品相混淆的行为。D项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当选。

故本题选A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