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父母之爱的四字成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8

1. 父母之爱的四字词语

哀哀父母【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恩逾慈母 【解释】逾:超过。

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父母恩勤 【解释】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含辛茹苦 【解释】辛:辣;茹:吃。

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曾母投杼 【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舐犊情深 【解释】比喻对子女的慈爱。【出处】《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寸草春晖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

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断杼择邻 【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饱经风霜 【解释】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2. 描写父母之爱的四字词语

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贤妻良母、孟母三迁、恩重如山

一、含辛茹苦

白话释义:形容受尽种种辛苦。

朝代:近代

作者:茅盾

出处:《一个女性》他想起母亲十多年来含辛茹苦的生活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现在她将不再看见他的儿子了。

二、任劳任怨

白话释义:做事能够经受劳苦和别人的抱怨。

朝代:近代

作者:姚雪垠

出处:《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而杨嗣昌也完全执行他的主张,任劳任怨。

三、贤妻良母

白话释义:既是丈夫的好妻子,又是子女的好母亲。用来称赞妇女贤惠。

朝代:近代

作者:鲁迅

出处:《坟·寡妇主义》:“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

四、孟母三迁

白话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朝代:汉

作者:赵歧

出处:《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翻译:孟子天生有学习的资质,从小就被母亲三次迁居而教育

五、恩重如山

白话释义: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朝代:宋

作者:陆游

出处:《删定官供职谢启》:“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翻译:恩情比山还重,感慨深入骨中

3. 描绘夫妻情深或者歌颂向往爱情的诗句和四字成语有哪些

相敬如宾 相亲相爱 宜室宜家 瓜瓞延绵 情投意合 伉俪情深 夫唱妇随 珠联壁合 凤凰于飞 琴瑟合鸣 同德同心 心心相印 如鼓琴瑟 鹣鲽情深 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夫唱妇随 珠连璧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取第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始欲识郎时 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 何悟不成匹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天上有月月月缺,人间有情情情残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夜夜不得眠 明月何灼灼 想间欢唤声 虚应空中诺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 形容父母的爱的四字成语

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解释】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结构】紧缩式。

【用法】用作褒义。用来形容对人关心照顾得细心周到。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至;不能读作“zì”。

【辨形】至;不能写作“致”。

【近义词】无所不知、关怀备至

【反义词】漠不关心

【辨析】~和“无所不至”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但~形容待人处事细致周到;体贴入微;“无所不至”形容做事无法无天;无恶不作;含贬义。

【例句】

(1)我会永远记得姥姥对我~的关怀。

(2)我们来到这里;受到了同志们~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