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十位历史名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1

1)、彭祖

徐州古称彭城,肇源于彭祖。

彭祖是黄帝的后裔。

他是著名的老寿星,活了八百岁。

善于导引气功养生,饮食及房中术。

因善于烹调,被称为我国的烹饪鼻祖,是名副其实的我国的第一位厨师。

据说他因烹调雉羹(鸡汤),进奉给尧帝受封而建立起大彭氏国。

(2)、刘邦

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汉高祖的故乡,刘邦出生颇有神话色彩,传说汉高祖之母避雨于桥遏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

汉高祖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户。

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高祖”的说法。

高祖十年,汉高祖亲征平叛而归,途经沛县故里,在沛宫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

还挑选了一百二十名青少年,组成合唱团,以助酒兴。

酒酣之时,汉高祖击筑高歌,自赋诗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儿童亦随之唱和。

歌罢,高祖挥剑起舞,万分伤感。

对沛县父老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定都长安,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要回归故里。

高祖离沛后,沛人为显扬帝威,请金石良匠将《大风歌》摹刻上石,并筑百尺高台,立碑于台上。

《大风歌》碑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书,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

(3)、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 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公元前206年建都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天下。

在楚汉战争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4)、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徐州沛县)人。

治《春秋谷梁传》。

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所作《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绝大部分已亡佚。

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今存。

又有《五经通义》,亦佚。

刘向整理了《战国策》,刘向为《战国策》一书命名,也同时为那段纷纭复杂、多姿多采的历史命了名——“战国”的名称由此而来,这也可看做是刘向编校《战国策》的额外收获吧。

(5)、张道陵

张道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宗教首领、道教创始人、教主。

本名陵。

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

曾为江州令,后客居蜀中,学道于鹤鸣山中,作道书二十四篇,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聚徒传道。

受其道者,出米五斗,其道称“五斗米道”,时人指其徒为“米贼”。

卒后产衡、孙鲁等世世为教主,被后道家奉为“张天师”,其道又称“天师道”。

(6)、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巩义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

白居易在徐州生活23年之久,把徐州当作了第2故乡,流传下最早的作品是《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诗中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满怀着故乡情意。

白居易留下不少与徐州有关的诗歌,如相和张仲素的三首《燕子楼诗》,《长相思二首》之一,《朱陈村》……

(7)、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其诗现存800余首。

诗与柳宗元齐名,称“刘柳”;与白居易齐名,称“刘白”。

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其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以针砭时弊,抒写情怀。

代表作如:《陋室铭》《秋词》…

(8)、李煜

李煜(937-978) 名从嘉,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

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

降宋。

宋太祖封为违命侯。

后服宋太宗所赐牵机药而卒。

史称为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千古词宗。

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与其父李璟皆工诗词书画,其词善以白描抒情,情感真切,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神秀。

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

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相见欢》等。

(9)、 苏东坡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苏洵的长子,苏辙的兄长,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曾任徐州太守,在徐州一年又十一月,为徐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也写下了许多描绘徐州风土人情的名篇佳作。

黄楼,是900年前徐州知州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的。

除黄楼外,徐州还留有许多与苏东坡有关的古迹和动人的传说,有同样是治水工程的云龙湖苏堤;东坡酒醉而卧,如今刻满诗词题赋的“东坡石床”;苏轼与云龙山隐士张山人共饮抒怀的放鹤亭;得名于苏轼《快哉此风赋》的快哉亭;黄河故道中的“显红岛”,传说是“苏姑娘舍身跳水,红妆现于黄水”而来(意思是:洪水即将淹没城池,千钧一发,富豪乡绅欲逃,老百姓跟着逃跑,有巫士说要祭祀海神,征女子一人,苏东坡在徐州的义妹便纵身跃入水中不见踪影,只留身上红绸漂于水面。

水即时退去数尺。

纪念之修岛寄托思念)。

所有这些,无不寄托了徐州人民对苏东坡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10)、乾隆皇帝

乾隆帝 执政六十年,共到徐州四次,都是南巡途中路过而逗留的。

主要目的是“阅河”,即实地考察黄河水情和徐州的河防工程。

乾隆行宫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山脚下,乾隆对行宫非常满意,亲自为行宫撰写了两副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乾隆行宫的建筑在清末以后,大多因文革已毁,现存有大殿和东西配房各三楹坐落于云龙山脚下(徐州博物馆旁)。

(11)、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 室名师牛堂,徐州市人。

生前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可染先生的山水画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他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

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

(12)、马可

马可(1918-1976)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江苏徐州人。

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对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

(13)、李保田

李保田 著名演员。

1946年出生,江苏徐州人。

1960年进徐州地区梆子剧团学演丑角,后转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进修班,毕业后留校任教。

推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如电视剧《山不转水转》、《好男好女》、《宰相刘罗锅》、《神医喜来乐》等;电影《凤凰琴》、《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等,获得了国内众多奖项的肯定。

至今多才多艺的李保田仍然宝刀不老,勤耕不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