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如何保持对基础科学的探索精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21

作为一个研究生期间努力做基础实验的人,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读研的时候导师总是向我强调科研的重要性。科研是一个学生必备的技能,是学习的基础,是通往未来成功大道的敲门砖。

首先基础科学的探索精神在于穷理基础科学研究需要经过刻苦训练、需要有深度的看法,才会有新的结果、好的创意。因此,基础科学研究不经过旷日持久的付出,很难有成功的机会。有些人因而认为,与其如此辛苦,不如等别人做好基础科学研究后拿过来用。科学的精神也很是不朽的。科学的探索也是不朽的。要知道,别人给你的东西始终只是灌输。但持此观点的人忘记了一点:只有自己体悟出来的理论,才最了解其长短,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树立穷理的精神,也需要哲学的滋养。毕竟,科学家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哲学精神和素养的支撑。

大科学家的前提是追求真理而淡泊名利,中国的情况是大部分追求名利而必然无法追求真理,而少数追求真理的又会被处处桎梏,没科研经费没立项资金没职称没团队。淡泊名利,宁静才能致远,如果脑子里整天想着钱,怎能成功呢?但是然始终要生活。所以即使国外你也会发现很大一部分大科学家本身都是富家子弟或王孙贵族。我们的富家子弟忙着海天盛宴,我们的王孙贵族忙着转移资产。但也并不是没有大科学家,比如袁老。

一个社会必须要给科研人员他应得的承认和奖励,才能让更多的普通人愿意投身科研;必须要使科研成为有收益的投资,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出钱科研。要求科学家必须“淡泊名利”的社会是不可能引领人类进步的。因为人始终要吃饭,要生活,不是单凭一股仙气吊着。

这个问题和当年的,"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得奖人。” 很相似。还真的有人列出了一系列原因:"不会合作,太穷,体制问题,没有科学精神。你看那么多华人都是在米国得奖的。"等到莫言得了文学奖,大家开始对这个问题闭嘴了。然后又开始新问题,"中国为什么出不了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型诺贝尔奖。"因此,现代大学生必要时刻保持对科研事业的热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