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一个学生的情况?

如题所述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搞好班级建设。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我刚刚接手的五年级一班,由于以前班级纪律涣散,没有凝聚力,导致各项工作都落在最后,而学生也破罐破摔,上课不听讲,作业不交,卫生不做,打闹追逐,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针对这一现象,我与学生共同制定出本学期的奋斗目标:人人做一个崭新的自我,班级是我们的骄傲与自豪。这是远期目标。中期目标是力争每周都夺得纪律或卫生流动红旗。然后把这一目标具体化,从细处着手,把纪律、卫生各项要求一一制定详细规则,落实到人,每天一汇总。这样一来,学生有章可循,目标明确,班级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二、创立健康向上的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对学生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而班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班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学期之初,我们共同把我班的班风制定为“步步高”,并刻成大字张贴于墙壁上,成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鼓舞同学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教室布置干净、整洁、有情调

一个人平时可能随地吐痰,但到了人民大会堂就不可能再随地吐痰,这是环境对人的作用。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行为不持久的特点,我特别重视教室环境布置。桌椅摆放整齐,每天有专门负责检查摆放的同学,学习物品要摆放整齐,地面、墙面无灰尘、无纸屑,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值日生要负责全天的教室环境管理。书橱架上摆放几盆花草,显得富有生机。在优美环境的创设与维护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整洁、讲秩序、做事有条理、讲认真的良好习惯和审美修养。

四、建立通畅的师生沟通渠道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成长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困惑、学业竞争的压力、来自社会的干扰、交往中的烦恼,对周围世界的不理解,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不安,而这种不良情绪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造成学生的行为失控。而班主任往往不能迅速觉察这些潜在的情绪或关注了整体面而忽略了个体,或顾此失彼,尤其是班上的非活跃分子,常被忽略。学生有了这些情绪又苦于无处倾诉和排解,缺乏必要的疏导。班主任虽然可以通过找学生谈话了解一些情况,但时间、空间有限,能享受此待遇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根据这些情况,我与自己所教语文学科相结合,采取了每天坚持批阅学生日记的方式,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日记的内容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也可以是自己的烦恼,对班级建设的建议,对班主任老师的意见,甚至可以把心里边不痛快的事对老师讲。如果牵扯到个人的秘密,老师保证不泄露。每天我都要花很多时间细细阅读学生的日记,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和班级中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及时加以指导、点拨,必要时单独面谈。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在萌芽之中就得以解决了。

五、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集体活动之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从已取得的成绩看, “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我的班级建设观是从“严、细、实”出发,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是千真万确的,而且这才是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人只要能不断战胜自我,奇迹便会产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9
作为新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情况应该从学生成绩,家庭成长环境,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