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引言_观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此文章写的是《被讨厌的勇气》观后感,主要内容是一位青年与哲人的对话,通过不断的辩论,从而向读者表达主题内容。

从前,在被誉为千年之都的古都郊外住着一位哲人,他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有一位青年无法接受这种观点,于是他去拜访这位哲人一探究竟…

在引言中,青年反驳了哲人,说简单的世界是属于小孩子们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一下,不用面临各种的生活压力,可随着长大后才发现,就会有很多的责任与压力,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果只是在宗教盛行的时代,人们只要遵从神的旨意,也不需要思考太多问题,可如今人们对神的信仰也趋于形式化,没有可以信赖的东西,自然猜忌也会变得很多。

那么,世界怎么又会是简单的?

哲人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讲每个人的位置都不是在客观的世界里,而是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那么,即使是看到同一件事情,你所看到的世界也不同于别人所看到的世界,就像是刚汲上来的井水,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但在夏天和冬天饮用的感觉却大不相同。

这对当时的“你”来说,井水的冷暖是不容否定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主观世界,对“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就是全部,并且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

如果现在你的眼中世界是复杂灰暗的,但,如果你自身发生了变化后,世界也会随着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问题不在于世界,而在于你。

就像,如果你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也只是你戴上有色眼镜的世界,但,当你摘下有色眼镜看待世界的时候,虽然世界会太耀眼,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够摘下有色眼镜,正视这个世界…

所以,你有这个勇气吗?

以上的大致内容是这些,因为是初次写观后感,所以缺点会比较多,也希望有人可以给我一些宝贵的建议吧。

我本人还是挺认同这个阿德勒心理学的,我承认在上面并没有提到这六个字,但我以后还是会提到的…

人并非圣贤,孰能无过,大概就是因为人生来就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所以,对于客观的世界会非常的模糊不清。

从引言当中,我得知虽然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存在着不可抗力也不容否定的事实,却在客观世界里也毫无矛盾的存在着,这并非是一种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能量化的。

如果,只是因为别人的一些经历而因此在毫无察觉中戴上属于别人的有色眼镜,你就失去了自己最基本的判断力从而变得盲目,无法自主思考。

所以,之所以说这个世界是简单的,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在镜子面前做什么,镜子世界里的你同样也会模仿你的动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