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娘、孟郊、李白是甚么时代的诗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唐朝,是中国古诗最辉煌的朝代。明朝高栋的〔唐诗品汇〕将唐朝分为初唐、盛 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初唐时宋之问,沈佺期,杜审言(杜甫祖父)等,正式 将律诗定型。至于绝句,一说受六朝五言四句民歌影响(如乐府之乌夜啼、子夜歌) ,一说乃截律诗四句而成。但无论如何,这种具有固定格律的律诗与绝句,这两大近 体诗的主角,便从此成为以后古诗的主流。虽然除此仍有其他诗体,(如排律)亦只 是聊备一格罢了!
唐朝 杜秋娘, 即杜秋,金陵(今江苏南京)女子。善歌《金缕衣》曲。初为镇海节度使李之妾,及叛唐被杀,没籍入宫,为宪宗所宠。穆宗立,为皇子漳王保姆。皇子被废,遣归金陵。杜牧过金陵,感其老且穷,为作《杜秋娘诗》。 孟郊(751~814) 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生活贫困,曾漫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屡试不第。46岁始登进士第,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阳尉。元和初年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4岁时贫病而死。孟郊一生潦倒,仕途失意,他性格孤直,不肯逐于流俗。他在《赠郑大了鲂》中写道:“天地人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充分表现出他的创作思想。他的诗以五言古体见长,不蹈袭陈言,不滥用典故辞藻,擅长白描手法而又不显浅薄平庸,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代表作如反映时代现实的《征妇怨》、《感怀》、《伤春》等;表现人民疾苦的《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表现人伦之情、骨肉之爱的《游子吟》、《杏殇》等;描绘自然景色的《与王十二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等。虽然角度不同,却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郊诗的特色。历代诗坛对孟郊的作品褒贬不一。孟诗多苦语,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因此后世论者把他们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五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二十五岁出蜀,目的就是访道、求友和游览山水。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夫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方之志,乃仗去国,辞亲远游」,是很有抱负的。他离开长江三峡东下,经荆门、江夏、到浔阳登庐山;访金陵,游扬州,浪迹吴、会之间;再回舟上,由江夏溯汉水,过襄樊,走临汝,其间曾与孟浩然相遇;又从临汝到安陆(西元727年),娶故相许圉师孙女,开始“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开元二十三年(西元735年)秋,曾应友人元之演之邀,同游太原祠。次年春天返安陆不久,就移家东鲁。他到处游历,见识广博。 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受君主赏识,召至长安任职翰林,后因开罪宦官高力土而离开京师,开始漫游南北,从梁宋、齐鲁而幽燕,又多次来往会稽、金陵、宜城之间。并和杜甫结下了不朽的友谊,两人又一起和高适、李邑等诗人和大书法家登山临水,诗酒往还。安史之乱时,李白为永王璘的幕僚,其后永王被指叛乱,李白也被牵连获罪,幸得郭子仪相救免死,改为流放夜郎 (今贵州桐梓 ),途中虽获赦,但在往投靠当涂令李阳冰途中病卒,享年六十二岁,著作有《李太白集》。 李白诗歌取材广泛,想像丰富,多用夸饰的手法、生动的比喻去抒发其思想感情。他的诗歌又自由奔放,不拘格律。擅写七言古诗和绝句,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被誉为「诗仙」。
唐朝ar~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