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宋词(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文字家园】

我说过,词中小令比中长调好看。

上次在赏易安词《凤凰台上忆吹箫》“被翻红浪”时提到两首词:今一并赏析一下。先看前一首一一

一枝春欲放:此当指买得一支将要开放的梅花。

泪:指形似眼泪之晶莹露珠。

这首词当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之爱热自然满满。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上片主旨是买花。宋朝都市常有卖花担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进千家万户。

有人说,“似乎小丫环入报以后,女主人李清照随即作了吩咐,买下一枝最满意的鲜花。”,这虽也合乎“大家闺秀”的情理,但理解得太过呆板与僵化一一凭什么就不会是年轻的李清照自己出去买的呢?

整个上片,就是女主人公自己买花的过程。先写她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欣赏(由此,约略知道女性为什么多爱花了)。“春欲放”三字,表达了她对花儿的由衷喜爱一一

更况这里有个“春”字哎…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儿本身。君谁不知“春” 字境大?她能给你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

下面“泪染轻匀”二句,则写花之容了:是因这花儿被人折下,花为自己命运之不幸而哭泣么一一直到此时还泪痕点点,愁容满面的,是么?谁都知道白乐天《长恨歌》中写杨玉环那两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所以,这里着一“泪”字,显然把花拟人化了…但紧挨着缀以“轻匀”二字,便显得哀而不伤,娇而不艳且会一下子想到“露”一一前一句为虚,出自词人的想象;后一句属实,摹写了花上的露珠。

“犹带彤霞晓露痕”,花朵上披着彤红的朝霞,带着晶莹的露珠,不仅显出了花之色彩新鲜,而且点明时间是清晨,整个背景写得清新绚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女主人公的欢快与甜蜜。

下片写戴花。首先,从自己一方说起,侧重于内心刻画。“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活活画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胜甚至带有几分嫉忌的心理。

于青年女子中,她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相比,似乎还不够娇美,因此怀疑新郎是否真的喜爱她。这里表面上是说郎猜疑,实际上是她揣度郎心一一

曲笔表达,轻灵有致。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拟人,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虽不同,但所描写的焦点都是新娘自己。

接着二句,是从人物的思想写到人物的行动。为了争取新郎的欢爱,她就把花儿簪到鬓发上,让新郎看看哪一个更美。然却终未说出谁强…含蓄蕴藉,余味无穷也。

而“云髻斜簪”,则丰神如画,乐趣嫣然,如在目前了…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多情和好胜的脾性。语言多么生动活泼,又是多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乃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再看下一首小令一一

绣面:形容面容姣美。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

飞:《历代诗余》作“偎”,似更切。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

一面:整个脸上。

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笺,纸,指信笺、诗笺。

幽怀:犹幽情,指隐秘的感情。

月移花影:这里指约会的时间,即月斜之际。宋王安石《春夜》:“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此首言情小调,通过对一个女子的情态的几个侧面摹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她美丽动人的外貌,而且也展现出人物的大胆与天真,以及蕴藏在心底的细腻幽深的情怀。

上片三句中前两句“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是一副似对非对之句。“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斜飞宝鸭”是说她把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头饰斜插鬓边,对自己作了精心地修饰妆点。

正如古人所说的“粉黛所以饰容,而顾盼生于淑质”,女主角天生俏丽,再加以入时的华饰,就必然产生不同一般的效果。

而“一笑开”三字之妙,就更耐品:妙在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之欲出的奇效。

而“开”字在这里用得尤为精巧一一无疑是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未尝不可以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欲绽放。

接下来的“眼波才动被人猜”这句,简直神来之笔,便为那“开”字提出了很好的印证…这个女子美目流盼,宛如一弯流动明澈的秋水,其中映照着她内心的喜悦与怕人发现自己秘密的悸动…

越怕人猜,偏会被猜,这便是生活的真实;作者捕捉到这一真实,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恰当地表现出来,更添了几分韵味。

下片进一步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

前两句“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是一副较为工巧的对偶句,摹写出这样的情景一一

幽居深闺的怀春女子,完全被“爱而不见”的愁苦与期盼的喜悦所左右,这混杂的感情化为风情万种,都从她一颦一笑的的面部流露无遗…

终于她大胆地展开半张素笺,舞动一只彤管,把满怀思念、娇嗔与幽怨倾泻给自己深深系恋着的人。

结句“月移花影约重来”写的是实况?是希冀?还是幻影?无从考定。但这确是一幅绝美的流动着的画面:月光里,花影下,玉人双双,倾诉着生死相依的情话。

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词语鲜明生动而不失其朴直。

只要把它放在被封建礼教重重包裹的那个时代,只要不带任何世俗偏见,便会发现易安笔下的这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多么可爱!她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从而也会惊叹这首词多么质朴深刻、生气盎然。

依旧回到前题。易安词写男女情爱,确是率真大胆。如她自己所说,“词是别一家”,除她自己的亲身所感之外,完全因了古时一代知识女性的见识和情怀。前人之诗,如王昌龄之《闺怨》;前人之词,如韦庄的《思帝乡》等,不也都是天然一派,道人性之真也欤?何必掩之藏之而又忸怩不安呢?…

    文字家园诗词投稿专题

    2021.10.9.辛丑九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