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家知道红楼梦诗词在红楼梦文本当中的有何作用

恳请速回复!!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17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表现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和人物心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极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中的,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易把前后文章弄明白。可见,《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与小说是浑然一体的,是不可或缺的。

  一、暗示人物命运、昭示情节发展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大都与人物命运、情节发展紧密相关相关,读者可以从诗词曲赋中探测出相关人物的遭遇和结局。不仅《好了歌》及注、《金陵十二钗》曲词、《红楼梦》十四支曲和《春灯谜》等等,就是《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连句》《卢雪亭联句》《柳絮词》《咏白海棠》等诗,也都暗寓着人物的命运。如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所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霁月难逢》,就对晴雯的性格和命运作了精辟的概括: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在贾宝玉的丫鬟中,晴雯不仅美丽,而且聪明伶俐、嫉恶如仇。她敢于顶撞、讽刺怡红院中地位颇高的袭人,敢于与王夫人进行斗争,但最终被保守势力所践踏,落得悲剧的结局。判词中“寿夭多因毁谤生”即点明了这一点。

  晴雯对宝玉非常忠心,她于重病之际,为宝玉补孔雀裘,尽管“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还是一针一线,坚持补完,补完以后已“力尽神危”。她死后,宝玉写了情真意切的“芙蓉女儿诔”,正应了判词中所说的“多情公子空牵念”。

  又如探春的判词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是贾府中除王熙凤外,又一个具有管理才能的女子。她聪明能干,文化素养亦不亚于宝钗,黛玉、湘云,海棠社就是她发起的。就是这样的才女,却避免不了“远嫁”的悲剧命运。判词末两句,已暗示探春将抛家去国,远嫁海外。

  再如惜春的判词云: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已点明惜春最终将出家为尼。

  曹雪芹以诗谜暗示人物命运、昭示情节发展,难度是相当大的:一要谜面谜底相符;二要符合有关的判词和十二曲。由此看来作者是煞费苦心的,从这一艺术手法可以看出,《红楼梦》虽为巨制,但却精雕细刻。

  二、表达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红楼梦》中对人物心境的精确表现,是其它古典小说所不能相比的。如果没有诗词曲赋的作用,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就不会如此光彩夺目。二十七回的(葬花辞》有力地表现了林黛玉对生命易逝的感叹及对理想的向往: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粉,落絮轻沾扑绣帘。
  ……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

  黛玉这首词,用了许多秋天的景物,如“秋花,“秋草”“秋灯”“秋雨”等。秋天是植物衰败的季节,生命由繁盛期转人低落期。“秋夜”“秋灯”等词对表现林黛玉的心境及塑造林黛玉的形象起了很大作用。

  诗词还可在比较中展现不同的人物性格。第七十回的柳絮词,就表现了黛玉、宝钗的不同性格。

  黛玉是一个愁绪满怀的少女,所以柳絮在她眼里是“飘泊亦如人命薄”,是“叹今生谁舍谁收”?而薛宝钗的柳絮词与此却截然不同。宝钗是一个谙熟人际关系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比较达观的人,所以,柳絮在她眼里竟成了一种高贵无比、值得赞颂的东西。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碟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垠,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柳絮本是一种洁白却又软弱无力的东西,随风漂泊,在一般人眼中,柳絮是值得怜悯的,可薛宝钗却将柳絮写得自由、从容,仿佛不是风在吹柳絮,而是柳絮在巧妙地利用风。“东风卷得均匀”,风奈何不得柳絮,“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黛玉、宝钗的性格差异:一个是感伤忧郁、愁绪满怀;一个是温柔敦厚、豁达乐观。

  三、量身定做、诗即其人

  前人论及《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时说,《红楼梦》“不比其他小说,先有几首诗,然后把人物硬嵌上”。其诗词曲赋的优劣都是按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学识各随其人而量身定做的,曹雪芹为每个人物都代写出了各种不同体裁、风格的诗词曲赋。

  林黛玉的诗哀伤沉郁。她在第27回《葬花吟》中怜花、惜花,以花来形容自己的境况,把自己凄凉的心境勾勒得淋漓尽致。《红楼梦》中多处写黛玉“以泪还债”,其中《桃花行》一诗最有代表性。诗中写到: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拢空月痕。

  从这首诗可以感觉到黛玉感伤优郁的情调,诗亦如其人。

  薛宝钗为人敦厚温柔,其诗也温雅沉着。如“珍重芳姿昼掩门”,就是其人写照;王熙凤虽然精明能干,但文化不多,所以开口吟出“一夜北风紧”的“粗话”,但这句粗话是符合她的身份的;刘姥姥来自农村,她的生活经历只能作出“大火烧了毛毛虫”或者是“花儿落了结个大怪瓜”之类的“顺口溜”来;至于那位皇家出身的呆霸王薛蟠,不学无术,只能唱出“一个坟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否则他就不是呆霸王了。

  曹雪芹通过诗词曲赋出色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那些“代人捉刀”替作品中人物写的词,都能随着情节的变化、性格的发展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更加深化。这些诗词,大部分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但并非单纯的客观描摹,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个人不同的思想感情、表达不同的心境、表现不同的性格、寄寓不同的人生观。《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和人物、故事紧紧揉合在一起,它们被熔铸在整个艺术形象之中,从而对不同人物的塑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