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顶级秘诀 谋划常用的九种手段 一种手段一个案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资源是有限的,可利用的资源更是短缺的,对一个来说,无论生存还是发展,资源是非常重要,所以人们对资源的需要,就免不了斗争,你想在斗争中赢得胜利,那么必须要学会使用一些手段,让你低成本的赢得胜利,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干,有智谋的人都会使用,来赢得胜利。

本文介绍在竞争常用的几种手段,供大家学习或者参考,文章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学习智慧,纵横人生,让自己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一般常用的套路有九种,一诱敌深入,等待机会。二用欺诈手段,掩盖事实真相。三用拖延的办法,等待时机变化。四假借其他力量。五放纵对手的欲望,让其欲望膨胀,自取灭亡。六让其自身不断削弱,让其由强转弱。七暗中操纵,让其不知不觉堕入深渊之地。八以牙还牙,直接对抗。九威逼利诱,让其不自觉的服从。

权奇卷八

善察者明,慎思者智。诱之以计,待之以隙。不治狱而明判,不用兵而夺城,非智者谁为?

这句话的意思的是,善于观察的人,就会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谨慎爱思考的人就会富有智慧。设下计谋把对手诱惑到圈套里,等待别人的空隙,等待他漏出马脚或者弱点,然后趁机拿下他。对于明智的人,不用审问案件就能看的明明白白,不用派兵攻打城池,就可以拿下,不是有智慧的人谁还能做到呢?

诱敌深入的套路,历史上成功的案例特别多,都是让对手经不住眼前的诱惑,把敌人拉入自己的包围圈,把敌人引入死绝之地,刘邦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不就是,他自己经不住诱惑,被冒顿撤退所引诱,轻敌冒进所致。

夫欲行一事,辄以他事掩之,不使疑生,不使衅兴。此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句话的意思,你想要做一件事情,就得用其他事情来掩盖你想做的事情,大家就不关注你真正想干的事,把做注意力都吸引到那件假事情了,这样别人就不会心生疑惑,也不会对你使绊子,使得你可以顺利达到目的,这种方式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种历史案例也颇多,这个故事源于韩信。楚汉争霸时期,项羽想把刘邦控制在汉中之地,刘邦到了汉中养精蓄锐,图谋关中,这块成就帝王霸业之地,可是又害怕项羽提前预谋,断了自己的谋划,于是韩信表面派遣士兵和农民去修复已经毁坏入关中的栈道,来迷惑项羽,实则已经从陈仓出兵关中,之后韩信顺利的打下了关中地盘。为刘邦争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情发展到最后,项羽乌江自刎而死。

要想做一件事情,要借口其他事情来遮掩,不要让别人有所怀疑,不要使别人对你要进行的事情产生阻力。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事有不可拒者,勿拒。拖之缓之,消其势也,而后徐图。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件事情,你无能为力的时候,不可抗拒的时候,就心平气和的接受他,不要抗拒,抗拒则马上会给自己带来祸患,那就彻底失去了图谋的机会了,你只要拖着,耗着,等待形势的变化,然后在图谋他,

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是玩这个套路的高手,当初汉更始皇帝忌惮刘秀兄弟的实力,刘秀与哥哥刘演深得军心,后来汉更始帝就除掉了刘秀的哥哥刘演,刘秀听到消息马上就到汉更始帝面前请罪,认为哥哥刘演罪有应得,刘秀不表现出任何的愤怒,生活一往如常,汉更始帝就放下杀刘秀的心思。假如刘秀表现出自己的愤怒,恐怕就没有东汉王朝了,因为汉更始帝那时候除掉刘秀很容易,后来刘秀出使,终于逃离监控,慢慢就建立起了自己势力,然后统一了天下。

假神鬼以立威,而人莫辨真伪。伪称天命,其徒必广。将计就计,就势骑驴,诡之异之,以伏其心。此消彼涨,此涨彼消,其理一也,不诡于敌而诡于己,己之气盛,敌气必衰。

这句话的是,借助鬼神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人是爱好迷信的,对鬼神是敬畏的,人们就没有办法辨别真假了。假借天命所归,追随你的人就一定很多。

这边的减少那边的就会增多,这边的增多那边的就会减少,道理是一样的。不这样对待敌人,而对自己人使诈,自己人能士气高涨,敌人的士气必然就会衰落。

无论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还是南朝刘裕的各种传说,这俩人都是泥腿子出身,刘邦比刘裕还能强些,好歹也是个亭长,刘裕当皇帝后,刘裕臣下问刘裕那些传奇,刘裕都是拒绝回答,这些神奇之事,都不过是为了忽悠众人,让自己成为不凡之人,树立威信,让众人心甘情愿卖命罢了。

意欲取之,必先纵之;意欲除之,必先骄之。然后乘其势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想征服一个人,必须先放纵,让他不知天高地厚,不断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想要除掉他,就必须让他骄傲,让他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然后利用这种不防备形势,突然发动攻击,一击致命。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郭嘉叫后蜀,创始人挂掉以后由十七的儿子孟昶继位,大臣李仁罕横行霸道,都不把孟昶放在眼里,孟昶担心李仁罕会篡权夺位,可是自己现在没有站稳脚跟,于是就不断给李仁罕加官进爵,李仁罕更加骄横,放下了防备。有一次孟昶召见李仁罕,李仁罕到处宣扬皇帝要封他为公,可是到皇宫,孟昶立马就把他拿下了,死的时候毫无反抗之力。

敌强则弱之,敌实则虚之。弱之虚之,不我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你有威胁的敌人就要想办法拿下他,敌人强大就想办法把他搞弱小,敌人弱小就不同他较量了,弱小了你随时都可以打败他,没必要为他在消耗自己的力量,他没有力量了,就没有伤害你了。

勾践灭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勾践被打败之后,痛定思痛,因为给吴王夫差当马夫,为了削弱吴国力量,给吴王送美女,说服吴王中原争霸,给吴国种子都用开水煮过,不择手段削弱吴国力量,最后一举灭了吴国,当对手强势的时候,就想办法削弱他,然后一举灭了他。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妙手空空,弥祸患于无形。釜底抽薪,上楼撤梯,虽曰巧智,岂无大谋?

这句话的意思,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这些手段,运用这些手段,可以在对方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消除祸患了。釜底抽薪,上屋抽梯,虽然有些巧妙的智慧,但是其中怎么能够不包含大谋略呢?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签订的停战盟约,这个盟约由寇准签订的,签订这个盟约之后,宋真宗特别宠信寇准,同时宋真宗也宠信另一个人叫王钦若,王钦若害怕寇准会影响到自己的权益,就私下里毁谤寇准,说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是耻辱,况且寇准洋洋自得,让真宗不爽,更加王钦若暗中陷害,寇准就从此不被重用了。

人构我,我亦构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客为主,后发制人。

这句话的意思,别人陷害我,我也陷害别人。用他伤害我的方式反过来伤害他,这样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秦国秦惠王事情,秦惠王当初称王的时候,四川的蜀侯,对秦惠王说,小心着点,哪天我会突然袭击你,秦惠王私下里对身边的将军说,等蜀侯回蜀的时候,派人跟着你,我们也去拜访他一下,后来巴蜀大战,秦国趁机吞并了巴蜀。

必欲使人为某事,威逼之,刑罚之,利诱之。由远及近,从小至大,循序渐进,然后可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定需要谋人做某件事情,要威胁逼迫他,刑法惩处他,利益诱惑他。由远及近,从小到大的顺序,循序渐进,这样就能够顺利成章了。

汉高祖刘邦的手下郦食其说服齐王用的就是这个套路,郦食其见到齐王第一句话,就是你马上要挂了,要大祸临头了,然后齐王为什么,然后郦食其讲了一大堆刘邦的优点,说了项羽的一大堆,然后又说了刘邦的成功案例,最后说只有你投降了刘邦,才能保住你的地盘,然后齐王放弃了战备,被韩信轻松给搞定了。

文章这都是惯用的手段,屡试不爽的套路,文章纯属个人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