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本来是不会的,看了后懂一些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当我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时,第一反应其实是有点想笑的,做笔记也能有什么大道理?但当我看到作者是美崎荣一郎,一位日本作家,且书的封面上写着“荣获日本商业图书大奖第一名”时,我有点笑不出来了。好像在我的印象中,日本人总是如此的严谨,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要做到尽心尽力,就像前些年很火的一本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书作者近藤麻理惠从整理家务这样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却做出了大成就。也许这就是日本人的优点,也是这个民族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吧。那为何不学习学习呢?

      书中的序里写到“学生是为了记忆所学而做笔记,而职场人士是为了‘遗忘’而做笔记,以备未来不时之需。”的确是的,脱离了高考的苦海后,似乎也没怎么用心做过笔记,而且以前对学习知识点记录的笔记方法也不适应于日常生活之中。为了“记忆”、也为了“遗忘”,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会做笔记。

      书的脉络很清晰,每方面的细节也很详尽。作者认为做笔记应该同时有三种笔记本:

1、记事笔记本,适用于随时拿出来记录灵感、任务管理的。大小偏小易携带为主,可拆、可装订最佳。

2、航母笔记本,是用来整理记事笔记本中的有用的信息,相当于记事笔记本中的“精华”,别名“点子宝库”。

3、日程笔记本。它的作用就是字面的意思,用来管理日程、提醒进度的,也相当于“时间管理器”。

      我相信不少人也会像我起初一样觉得这样很麻烦,但其实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通过系统的整理,我们可以及时记录下我们的经历,并且可以用过往的经验来参考,让学习与工作变得井条有序。尤其对于我们“广告人”,灵感创意对我们来说其实是相当困扰的,当我们把日常的一些想法和灵感记录整理下来,当我们需要创意时,翻开我们的航母笔记本,从以往的点子中说不定就能提取你所需要的创意。

      除了用三种纸质笔记本之外,作者也倡导要与电子产品灵活合作。手机除了可以紧要关头时当我们的“记事笔记本”外,也可以收集图片信息,并在需要时我们可以将图片打印,粘贴在笔记本中;电脑可以将笔记本中的信息整理成文档,也可以帮我们管理过去的笔记本。当笔记本更新换代太多了的时候,可以将笔记本的主要内容信息记录于电脑文档中,当需要以前的笔记本中的信息时,可以先从电脑文档中找到相对应的笔记本,大大减少了翻阅搜寻的时间。

      有时候用一些小工具,可以使记录的内容更有条理和区分度。例如便利贴的运用,可以及时记录信息,并且可以写上日期、书签和检索,成为笔记本的“目录”;不同颜色的笔,是区分内容、锁定重要信息的有效方式;可插入穿孔式笔记本孔里的笔、马克笔、荧光笔……不同类型的笔的运用,能使做笔记更为得心应手。

      作者还根据情景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做笔记的方法。重点分享其中针对做策划案的:

      事先决定好一个策划案所需的笔记页数。在做策划案时,笔记本的使用分为三个阶段:设想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在不同阶段记录相对应的内容,将同一项目的重点记在一页,便于翻阅,也能更好地把握工作进度。

      有没有觉得想自学什么技能却总是坚持不下来?关于技能的学习方法,作者也分享了他的经验: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作者相当的用心。书中介绍了关于排版等很多的方法和细节,并且都是相当实用的。因此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学习学习。我想我也是时候拿出笔记本去实践实践了。能做好笔记,也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内容管理者了,在信息爆炸却又匮乏的今天,这还是相当有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