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我想带你们去看看世间繁华(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我知道:这一天,你们都等得太久,太久,在梦里,但从来不说。

我只想做得更好更多一点。

幸福不会突然到来,它永远是岁月一点一点的酝酿和积累。然后,在不经意间,款款来到我们身边,装作是命运的馈赠,让我们惊喜,让我们迷恋,让我们沉醉。

01

“姐,我有时感觉自己挺没用的。一直都想带爸妈出去看看,却一直都没做到……”

“别难过,我知道你的心思。只要有这份心,总会有那一天的。”

人行道的绿灯亮了,姐姐牵着我的手,我们一起走过斑马线。

为了不让眼里的泪掉下来,我抬起头,看着七月夜晚的天空。

“爸爸、妈妈,你们出去穿的衣服和鞋子都买好了,我过两天送回去,让你们试试啊。”

“好!那太好了。”爸爸在电话里的声音有欣喜和兴奋。我想象着他们穿上新衣和新鞋时的样子,情不自禁地笑了。

在网上搜路线,查攻略,订车票,打电话预订酒店,一切很快搞定。

只等着出发。

国庆前夕,远在成都的弟弟打来电话说:“姐,我没空回家,我想打点钱回去,请你们国庆节陪爸爸妈妈出去玩一趟,可行?”

当然行啦,亲爱的弟弟。我口里应着,心里在想着,老爸老妈的思想工作就由我来做吧,他们一辈子都不会为自己花钱游玩的。

果然如我所料,当我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说这件事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出去哟,那要花多少钱啊!”

“爸、妈,你们都老了,再过几年想出去玩也走不动了。趁现在,还走得动,看得见,一起出去看看,也不枉一辈子啊。不要担心钱,有儿子女儿呢。只要你们出去,我会一路陪着你们,一切都不用你们担心。好不好嘛,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还在犹豫,我趁热打铁:“爸、妈,这是你儿子媳妇的心意啊,你们出去玩了,他们也开心啊。这样吧,你们商量一下,我后天再打电话给你们。”

我猜想,在听了我的话后,他们一定会同意出去的。我了解他们。

为了他们轻松舒适些,我决定自由行。

不过,为了避开国庆出游高峰,我把旅行的时间延后了。

02

“爸爸,你背这个包,我背那个包,小花包我俩轮流拿。这三个包都是衣服,不用担心的。”

“好勒!”老爸很开心地背上背包,开路。

“妈妈,把你的手给我,我牵着你。”戴着眼镜的妈妈,很顺从地把手伸向我。妈妈的眼睛因为青光眼做过几次手术,视力极差。她的腿前几年受过严重的骨折,不是很灵便。

一连下了几天的小雨,出发的这个早晨,难得地出现了太阳,这好天气吻合了我们的好心情,像极了爸爸妈妈的笑脸。他们说:“这天也遂人愿!”

听到他们这样说,我从车的前排回头,看着他们笑,他们笑的样子真像孩子。

在车站,过安检,候车,检票,上车,直到坐在动车的位子上,妈妈脸上的惶急才慢慢淡去,爸爸也似乎松了口气。

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我告诉自己,要用镇定的态度、平静的心情、温和的语气、细心的照料,才能护佑他们一路喜乐平安。

近6个小时的车程,妈妈几乎一路都在说话,说着窗外看到的景物,聊着过去的人和事,谈着自己年轻时做过的梦,感慨着现在的“想不到”……

她过往的辛酸苦辣我早已熟知,但我依然愿意听她讲述,听她倾诉着今天内心的幸福自豪。

03

杭州东站真大,好在站内各种指示牌还算清楚,坐公交车、出租车、地铁都有专门的出口,等候当然也需在指定的区域。

在站内走了十来分钟,才走到坐出租车的北3出口,排队依次上出租车。排队等车的旅客排成了几道S弯。我暗想,这要等到何时?

没成想,前面的队伍移动很快。我透过人群的缝隙看向外面,只见出租车一辆接一辆地从西向东驶过来,停在闸口,有志愿者安排旅客上车。如果同行的人较多,一辆出租车不够,志愿者会同时安排几辆出租车。后面的旅客依次再上后面的车。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车站内出租车管理如此有序,坐车如此便捷的,杭州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印象。

“爸、妈,你们已经到了杭州啦,看看窗外——”

“这就是杭州了,真快啊,早晨还在家里,现在就到了天堂杭州啦——”爸爸看着窗外的街景说。

“妈妈,你怎么样,头晕吗?”我的眼角瞥见后座的妈妈有些无力,脸上有难受的表情。

“有点晕——”

“师傅,麻烦你把后面的窗子打开,我妈妈晕车。”

我找到一个塑料袋递给妈妈,防止她呕吐。

等红灯时,母亲太难受,想呕吐,就打开了后车门。我吓了一大跳,赶紧让她关上车门。

没想到,司机师傅说:“让她打开吧,现在等红灯,没关系。”

我感激地看了司机师傅一眼,又担心地看着妈妈。还好,不一会儿,妈妈关上了车门。

出租车靠导航在城中穿梭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我们平安送到酒店。

这一路,我看到杭州城的绿化很好,也感受到了杭城的交通之堵。但也亲眼目睹了杭州交通管理“人性化”的一面: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斑马线上,车辆自觉让行人先通过。我观察了好多个路口,都是这样。

还有一个细节,应该也是别处没有的:在靠近红绿灯的自行车道(非机动车道)的路口,都装有一个雨棚。这样,骑车的人在等红灯时就可以避免淋雨之苦。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应该就是以“人”生活的舒适度和便捷性来衡量的吧?

04

沿北山街走到“曲苑风荷”,茅盾先生题的字。这是我们来到西湖停留的第一站。

有人在拍照,我也想给爸妈在这里拍下在西湖的第一张合影。他们很配合,虽然边上有其他游人饶有兴趣地看着,但他们可能根本没注意到,他们只顾着看我的相机了。

或许是初来乍到,也或许是坐车的疲惫还未缓解,照片上,他们的表情显得很认真,有些拘谨。

沿湖走到西泠桥,桥上人流如织,桥那头就是孤山。

跨过桥,来到人们摩肩擦踵的孤山街,边走边漫看暮色下朦胧的西湖。

走了这一段路,我跟爸妈说:“你们看,这些人都是来玩的,来看西湖风景的。你们跟他们是一样的,也是来看风景的,慢慢走,慢慢看,莫慌莫急。”他们笑着,看着,听着,说着,神情渐渐地放松了。

暮色中,映着翘角飞檐的“楼外楼”的辉煌的灯光,爸爸吟起了“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句,妈妈侧过脸在和爸爸不知说着什么,我好像听到一句“我好像做梦一般。”我心里暗暗发笑,妈妈,你就好好做个美梦吧。

那一晚好眠。

第二天清早,吃过早饭,我们又开始了计划中的“绕湖周游”。

沿苏堤自北向南,一路风光无限。

西里湖的碧荷曲桥和亭台楼阁,在秋天的晨光里格外静谧,让人顿生爱怜。

西湖清波荡漾,湖山三岛如海上仙山引人遐想,为数不多的大游船在湖面上游弋。走到苏堤中段,能看见南面夕照山上的耸立的雷峰塔。看见那塔影,不由得想起传说中的被压在塔底下的白蛇。

近山青翠蓊郁,远山淡如黛烟,湖光山色,如诗如画。

边走边拍照,不知不觉,天上的阴云散开了,阳光透过树木枝叶的缝隙洒下来,整个苏堤就是一条笔直的林荫大道,人走在上面,感觉好极了。

越往南走,人就越多,各路游人都纷纷拥到这里,熙熙攘攘。站在吊桥上往下看,南来北往的全是游客。

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感受过有如此众多的人,从不同地方来到这里,看同一片风景,所以,他们是真的从众,融入了这片湖山美景中。看他们轻盈的身姿和手挽手的背影,我知道,他们的心暂时走出了凡俗的生活,走上了愉快的旅途。

05

苏堤走到尽头,就是南山街。我们沿南山街前行,过净慈寺,看“南屏晚钟”碑文。在南山街看雷峰塔,格外近,塔檐下的风铃清晰可见。

此时,天格外蓝,望着碧空下高高在上的雷峰塔,我竟有些膜拜。

过了塔,我们横穿南山街,又折往西湖边,沿湖由南向东游览。

时间已近上午11点,湖面上的游船已经很多。在湖边看烟波里的各式游船,亦是一景。若无这些轻舟飘荡,西湖上该是多么冷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

远远就看见一座古色古香、清灵俊逸的亭子浮在碧波之上,亭内坐着休憩的游人。有曲曲折折的石板桥通往亭子。站在桥上看亭子,真是波光照亭,亭水相依,精致胜画。

此乃西湖最美的“集贤亭”。爸爸妈妈也非常喜爱这里的景致,我们在此处,以亭子为背景照了一张合影。

走走停停,让爸爸妈妈歇歇脚;吃吃喝喝,为爸爸妈妈补充能量。每到一处,我都给爸爸妈妈拍了照片。

在拍照的过程中,我有许多意外的发现。爸爸妈妈时而手牵手,时而互相挽着手臂;爸爸有时把手放在妈妈的腰上,有时又搂住妈妈的肩。他们做得那么自然得体,爸爸显得很有男人的洒脱,妈妈偎依在爸爸身边显得很温婉乖巧。他们笑得多么开心多么甜蜜!

也许是旅行,让他们找到了遗忘了很久的感觉;也许是美景,唤起了他们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爱和诗意。

跳出庸俗琐碎的日常生活,他们即使不再年轻,但心中依然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热爱,有对远方的向往和憧憬,有对幸福的细致感受。

我若不是一路陪伴,根本没有机会看到他们的另一面——他们这辈子不只是我们操劳的父母亲,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年轻过,爱过,有梦有追求。

一个小小的细节足以说明,他们对美的感受多么敏锐。

爸爸说,合影的背景要开阔亮丽,色彩要艳一些,这样拍下来才好看。

妈妈在湖东漫步,看着阳光下有着微波的湖面和曲线柔和的黛青色远山,感叹:难怪从古到今人人都说杭州是天堂,这山水,确实好看,比画儿还好看。这里的人真有福气!

06

一路陪伴,他们给了我许多惊喜,我对他们也有新的认识,不仅怀有一个女儿的爱,还有对曾经沐风栉雨的老者的欣赏。

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很大很大,他们的情感其实很丰富。只是,平时,我们不善于发现,不细心体会,以为他们老了,跟不上我们了。

其实,到今天,我才猛然发现,是我们跟不上他们,他们一生都远远走在我们前面。长大了的我们,忘却了他们曾经引领着我们,也忘记了他们曾经年轻过。

行文至此,我已说不清,这一路,是我陪伴着他们,还是他们陪伴着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