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元节的现代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1.关于中元节有哪些现代诗歌

中元节寄思

秋风清,秋风明

秋风吹瘦了孟兰纤细的腰

年年今夜,半月悬空

阴中之阳,阴中之阴

脚踩桐叶黄满地

心似归箭雁南飞

月色映照,烛光忽明忽暗

追怀忧思苦,揭开伤口疼

层层叠叠,一片片,一圈圈

点点滴滴,一丝丝,一缕缕

焚烧不尽长长短短的人生

聚是在今霄,离亦在今霄

聚时不见人,离时不见影

叶聚叶还散,惊鸦亦还巢

光阴易逝,遥望归路迢迢

2.关于中元节寄托哀思的诗句

1、《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赏析:此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

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

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 2、《梦微之》 唐·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翻译: 夜里梦见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绢帕也不擦拭。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3、《哭李商隐·其二》 唐·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翻译: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扩展资料: 中元节的节日意义: 从有关七月半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半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

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3.中元节诗词

《哭李商隐·其二》 唐: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翻译: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扩展资料: 中元节的节日意义: 从有关七月半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半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

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4.《万圣节》现代诗歌

《万圣节》

狂欢因为寂寞?

压抑才是害怕

对寂寞正视!

明白我们都有女巫的原型,

才有胆量戴上

黑色尖桶帽子

扫帚招来了死神

他本来就是最真诚的朋友

该来是就来, 该带走的带走

总胜过满口『万寿无疆』

高呼『千秋百世』的

伪君子!

这晚群魔乱舞

这晚南瓜咧齿

这夜我偏要爱上

勇敢的无头骑士.

三百六十四夜的呆板

为了等待一宵的放恣

执起阴森的镰刀

脱下了纯情的外衣

青春一纵即逝

激情只燃烧一瞬

管他什么道德规条

我只要今晚的放恣!!!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5.求关于节日的散文或现代诗歌

《腊 八》昨夜的文火伴着我发烧的呻吟蔓烧到母亲的眼眸奶奶指点着的谷物和豆类一一给我说着的名称入口即化邻居黄二奶咽了口水立在门口也咽回了奶奶催促的眼神和两双缠得紧紧的却又急匆匆得夸张的小脚奶奶是到庙里去今日是佛祖成道的纪念日母亲说着话还合什小声地祷告了一会儿我便记住了腊八记住庙里神像的慈祥微笑母亲叫我多喝一口的叮咛以及胃里胀鼓鼓的温暖《除 夕》旧衣服 破纸头 躲在角落里的虫蚁包括发黄的年画以及楼檩上积攒了一年的烟熏火燎都在门口的一只敞口背篓里沉默着它们的命运是漂流母亲说待会儿就把它们送到河岸边倒进河里旧的走了新的就来了滚烫的面浆在裁好的秦琼敬德背后热气腾腾地冷却父亲歪着头询问着春联和门神的偏正一脸喜气奶奶掐着手指嘟哝神佛祷告过了祖先祭奠过了敬给祖先的水饭预留好了……而饭菜正泛着丰盛的香味等着夜色降临等着一串红通通的炮竹大呼小叫地点燃今夜的欢腾母亲唠叨着明早才穿的新衣服早就被偷偷试过几回它仍旧在床头崭新着我们蜷缩在被窝里眯着眼睛看着父亲故作神秘地把压岁钱塞进枕下哦 除夕攥着硬邦邦的纸币梦都笑得那么甜蜜《春 节》传统的黑夜被一只炮竹的呐喊惊醒吵走睡意的还有游弋在黎明的兴奋地泛着血丝的眼和兴奋的新衣服鞋袜过年是碎脑娃儿们的晃悠在旱烟锅上的爷爷蹲在门口没有鲜亮的门神显眼阳光从窗缝隙里走进来和我们一起草草地用过早饭又出去了弯脖子树上新的秋千摇晃着新的花花绿绿的清晨碾场上新的磨单秋旋转着新的嘻嘻哈哈的黄昏《清 明》柳树绿了坟头绿了爷爷奶奶便整日叨念他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逃出地狱了还是升上天堂了在阴间的衣食住行咋样了说得我们娃儿心里直发毛看他们的眼神仿佛也绿了爸爸妈妈便开始筹备去上坟纸钱 香烛 招魂的挂纸串儿饭菜 碗盏 煮好的三牲祭品一一沿着一路的颠簸来到祖先的坟前爷爷抹着眼泪点燃一堆荆棘奶奶哭了一会拔走坟头几株苦艾爸爸妈妈都红肿着眼跪在坟前焚着香烛纸钱……二十余年的今天当我枯坐在父母的坟前再也抑制不住奔涌的泪泉清明 清明天涯的断肠咫尺的断魂《端 午》米粽喂饱了千年的鱼虾雄黄酒灌醉了一代代人的悲怨门楣上的菖蒲艾蒿枯了几千年又绿了几千年谁说直臣言换得万古冤(注)汨罗江水浩浩荡荡涤净曲与冤自在华夏万古传 (注)唐代文秀有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 夕》瓜果架下爷爷的牛郎织女已经长大银河成了星云王母成了神话再没看到喜鹊飞过南墙亦没有朦胧中的人影憧憧今夜月色如钩银河风平浪静我猜想牛郎依然织女依旧他们仍然说着该说的脉脉情话《鬼 节》“七月半,别乱窜”从奶奶干瘪的嘴里严肃地蹦出的话语更像一只鬼的叮咛母亲延续着奶奶的嘱咐她烧着一些不知道谁在收的纸钱泼着一些除了狗以外不知道还有谁在享用的水饭我便龟缩在被窝里没看到祖先变成鬼来摸我的头在我的脖颈后呵冷气那些可怜的孤魂野鬼让我又敬又畏直到父母去世我希望他们在某天坐在客厅看电视吓我泪眼婆娑一回《中 秋》簸箕里整齐的糕饼奶奶和母亲膝头的虔诚合什祈祷的神情不知嫦娥是否看见爷爷说吴刚又在砍桂树撩拨得我们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父亲说我真像一只好奇的玉兔却没有得到嫦娥的青睐那夜就在母亲怀里那颗长生不老的月亮被门口缭绕的高香熏得昏黄《重 阳》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的坟头是重阳的高处他们一辈子的累植埋于土地悄无声息悄无声息的菊花赏客走后就谢了那壶菊花酒和两行清泪悄无声息地凉了。

6.介绍中元节

提醒您,民间关于鬼节有诸多的注意事项的哦,1.忌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那个,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2.忌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3..忌拔脚毛俗话说:『一支脚毛,管三个鬼』,所以脚毛越多的人鬼越不敢靠近(这天好像也有不能修剪指甲的说法)4.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那个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那个5..偷吃祭品这些是属于那个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6.晚上晒衣服(尤其是红色和黑色的衣服)当那个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7.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那个记住你的名字。8.游泳此时那个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9.忌榕树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那个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10.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11.*墙那个平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12.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13.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那个…14.不能随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那个『上身』。

15.拖鞋头朝床的方向那个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么那个就会上床和你一起睡…16.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那个来与你分享食物…17.晚上拍照此举动容易将灵界的朋友一起拍进来,然后带回家…18。晚上不出门一到晚上大人都把小孩子叫回家,因为出门容易碰到那个。

怕了吧?这种文化在民间可是流传很广的哦。若遇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或者口中念南无阿弥陀佛!![/color]呵呵,看了很鱼友的回帖,都好像当成是简单的封建节日,其实中元节(鬼节)并非简单的封建节日而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有很丰富的内涵在里面,西方有万圣节,我们中国有中元民间称鬼节,又是道家称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民间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而佛门里面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

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上元节(元宵),中元,下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来源 佛教徒庆祝中元节的仪式称为“盂兰盆会”,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对佛教徒来说,这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

目莲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根据《大藏经》的记载,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

目莲按照指示,于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

道教徒相信,从农历七月初一起,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

庆祝方式 中元节 俗称鬼节,盂兰盆节.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 关于中元节的来历 第一种说法: 每年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 。

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

所以现在为了祭 祀孤魂都在鬼月农 历 7月 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一般来说古时候都不愿在这个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第二种说法: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

7.一月到十二月的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有关诗句

正月里无有花儿采, 唯有这迎春花儿开。

我有心采上一朵头上戴, 猛想起水仙花开似雪白。二月里,龙抬头, 三姐梳妆上彩楼。

王孙公子千千万,打中了平贵是红绣球。三月里,咿哪咿呀呼哪咿呀呼哪呼嘿,是清明,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四月里,麦梢黄, 刺儿梅开花长存路旁。

木香开花在凉亭上, 蔷薇开花朵朵香。(垛板) 五月五正端阳, 石榴花开红满堂。

小姐苦把郎君盼,相公你,相公你快快到兰房。六月里,是伏天, 主仆池边赏白莲。

身处泥中质洁净,婷婷玉立在水间。(流水) 七月里,七月七, 牛郎织女会佳期。

喜鹊搭桥银河上,朝阳展翅比高低。八月里,是中秋, 桂花飘香阵悠悠。

嫦娥不愿在寒宫守,下凡人间把幸福求。九月里,九重阳, 小姐登高假山上。

枝黄叶落西风紧,五色傲菊抗严霜。十月里,是寒天, 孟姜女送衣到长城边。

千里寻夫泪满面,冬青花开叶儿鲜。十一腊月没有花采, 惟有这松柏实可摘。

陈杏元和番边父外,雪里冻出腊梅花儿开。

8.农历7月15鬼节

中元节 俗称鬼节,盂兰盆节.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有感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

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

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

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行,因此中元节也有“盂兰盆节”之称。 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中元节俗活动中。

首先是那名目。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倒悬”意思,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

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

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中元节 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

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

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

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

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 中元节,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

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

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

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

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

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