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简介,谁知?

如题所述

一、出蜀以前(701-725年) 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長在今四川江油縣附近, 舊彰明縣青蓮鄉。出峽前遊過成都和峨眉。下面所選 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表明他思想上很早已有道家 的烙印。 二、循江東遊到離開安陸(725-735年) 李白二十五歲出蜀,目的就是訪道、求友和遊覽 山水。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以為士生則 桑弧蓬矢,射夫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方之志,乃仗 去國,辭親遠遊」,是很有抱負的。他離開長江三峽 東下,經荊門、江夏、到潯陽登廬山;訪金陵,遊揚 州,浪跡吳、會之間;再回舟上,由江夏泝漢水,過 襄樊,走臨汝,其間曾與孟浩然相遇;又從臨汝到安 陸(公元727年),娶故相許圉師孫女,開始“酒隱安 陸,蹉跎十年”的生活。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秋 ,曾應友人元之演之邀,同遊太原祠。次年春天返安 陸不久,就移家東魯。 下面所選《江夏行》,抒寫他對平民如商人婦的 同情;而《淮南臥病書懷寄南中趙蕤》可以找出他的 縱橫家思想根源。 三、移家東魯到離南陵入長安(736-742年) 李白從安陸移居山東,在任城安家。又隱居徂徠 山,與孔巢父等五人時時酣飲,號稱竹谿六逸。其間 曾回漢、襄一次,並且北遊東都、南陽,返東魯不久 ,又南下吳越,遇到道士吳筠。天寶元年(公元742年 )在南陵奉召入長安。 下面所選《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可見他有信 心從正道入仕;《南陵別兒童入京》更活現了奉召入 京時的高與若狂,也反映了他對功名富貴的熱衷 四、在長安(742-744年) 李白隨同道士吳筠到長安,又因玉真公主、賀知 章等人的推薦,經唐玄宗親自召見,任為翰林供奉, 以“布衣侍丹墀”,而沒有正式的官職。他以經世王 佐之才自命,玄宗則以文學侍從看待,常常被召喚去 做一些所謂“應制”之作。對這樣的遭遇,看來他並 不滿意,再加縱酒狂放,目中無人,就難免開罪於一些小 人,如高力士等,終於蒙讒出京。春風得意,不啻曇花一 現。可惜長安是國家的政治中心,他在這裡開了眼界,增 長了見聞,對當時日趨朽沒落的朝政有了感性認識,他搜 羅了大量的詩歌素材,豐富和充實了作品的內容。下面所 選《古風第二十四首》─《大車揚飛塵》明目張膽地譏刺 時政;《天馬歌》是以馬自喻,悲歎未遇知人的明主。而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表明長安的十丈紅塵,沒能使他 放棄對神仙的嚮往 五、離開長安到長流夜郎(745-757年) 李白離開長安以後,漫遊南北,他從梁宋、齊魯而幽 燕,又多次來往會稽、金陵、宜城之間。值得大書特書的 是在此初期,他和杜甫結下了不朽的友誼,兩人又一起和 高適,李邑等詩人和大書法家登山臨水,詩酒往還。安祿 山亂起,他正在宣城,此後輾轉溧陽、剡中,天寶十五載 (公元756年)避居廬山屏風,碰上永王璘過潯陽,相邀參加 幕府。次年,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永王違抗肅宗的詔命東 巡,兵敗丹陽,他受到牽累,下潯陽獄,定罪長流夜郎 以五十七歲的垂暮之年,拋別妻子,獨冒洞庭三峽的險惡 風濤,登上生死莫卜的漫長道路。這一階段,李白的生活 經驗最豐富,傳世詩歌也最多。下面所選的《將進酒》及 《宣城見杜鵑花》反映了他對國事的關心,朝政的不滿, 兩次進取功名失敗的懊惱,以及對家人、好友、山水、神 仙的瞥戀 六、巫山遇赦到病逝當塗(758-762年) 李白長流夜郎,行至巫山,遇赦東還,在江夏、巴陵、 衡陽、零陵一帶稍事盤桓,就回到潯陽。以後又重遊金陵 ,來往宣城,歷陽等地。臨卒前一年,李光弼東鎮臨准, 抗拒史朝義,他聞訊請纓,還想為國效力,不幸中途因病 折回,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在當塗令李陽冰任所逝世, 享年六十二歲。這一階段李白漸入淒涼老病的晚境,然而 他的詩情酒興,還是不減當年。下面所選的《江夏別宋之悌》 反映了暮年李白對國家無奈之情。 (右圖為李白手跡) 縱觀李白一生和傳世之作,可知他的思想主流是道家 兼縱橫家,也摻雜了儒家的影響。他景慕傅說、呂尚、范蠡 、魯連、張良、謝安等所謂“安邦定國”的大人物,也企羡 專諸、侯嬴、荊軻等刺客、遊俠者流。他頗有一濟蒼生的宏 願而未能牛刀小試,固然是客觀的社會條件限制了他,也是 他自己主觀的性格感情限制了他。他熱愛袓國人民,痛恨 邪惡奸偽的性格是不用懷疑的。
满意请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7
【生平概述】 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市)。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史书传记】 《新唐书·卷202·李白传》 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脩,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 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为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
第2个回答  2014-04-26
李白简介 【生平简介】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 主要作品 客中作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静夜思 将进酒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送友人 登金陵凤凰台 月下独酌 清平调 其一 清平调 其二 清平调 其三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春思 赠汪伦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蜀道难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 其二 行路难 玉阶怨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怨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3个回答  2014-04-27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第4个回答  2014-04-26
李白,人称诗仙,年仅61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