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鼠疫还是夺命瘟神吗?医师全方位告知传染方式,如何预防与治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鼠疫为鼠疫杆菌的感染,在历史上有过多次严重流行记载,其中包括三次世界大流行,因为造成重大的死伤,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黑死病。台湾在19至20世纪初仍有疫情,经过长期防疫工作,台湾本岛自1948年起已无病例报告,全国自1953年迄今亦告绝迹。

中国于2019年爆发疫情,首例为9月发生于甘肃省酒泉市之败血性鼠疫死亡案例,而后于内蒙古陆续有案例报导。

曾经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在医疗发达的今日有多大的杀伤力?对于中国的疫情我们应该感到担忧吗?

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为革兰氏阴性,呈卵圆形,利用Wayson或Giemsa染色可看到两极浓染中间淡染(类似安全别针Safety pin)情形。研究指出第一个确定感染的病患可能出现在将近5000年前,但是当时细菌传播力尚未完整,要等到3000到3700年前,由于种种基因突变促使鼠疫杆菌能把跳蚤当作载体,又在进一步的变异使得传染更具效率成为人畜共通传染病(Ra *** ussen, S, et al. Cell, 2015)。

流行病学

历史上有过多次鼠疫严重流行的记载,包括三次世界大流行。首次大流行发生于6世纪,起源于埃及的西奈半岛,经巴勒斯坦而波及欧洲所有国家,死亡近1亿人。

第2次发生于十四世纪,起源于美索布达米亚,因十字军远征波及欧亚两洲及非洲的北海岸,仅欧洲就死亡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即历史上著名的黑死病。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黑死病」起源于中国、印度、中亚和俄罗斯南部。后来调查研究也证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确实存在着古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第3次发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至少波及32个国家,死亡1,200万人。1910-1911年中国大陆东三省及北部诸省罹患鼠疫者,计有6万人之多。

台湾最早发表鼠疫之时间为1896年,每年皆有病例发生,其中以1901年患者4,496人、死亡3,670人及1904年患者4,494人、死亡3,370人,这二年最为猛烈。经过长期防疫工作,台湾自1948年起已无病例报告。1950年金门曾发生病例,迄1953年亦告绝迹。

目前鼠疫之流行地区主要为南美洲、非州及东南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约有1,000-2,000个病例。

传染方式

鼠疫为存在囓齿类及其跳蚤的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并藉跳蚤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类,潜伏期通常为1-7天,肺鼠疫潜伏期较短为1-4天。

腺鼠疫是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吸取人类血液或是人类处理被感染动物(尤其老鼠和家兔)或鼠疫感染者尸体的组织时,不慎接触脓液而感染。

肺鼠疫和咽鼠疫藉空气散播,人类因吸入带有致病原之飞沫(原发性肺鼠疫病人或已发展出末期鼠疫肺炎的腺鼠疫病人之飞沫)而感染。

临床症状

出现发烧、寒颤、头痛、不适、虚脱及白血球增多,下列一种以上主要临床型态:

局部淋巴腺炎(腺鼠疫)。

没有明显淋巴腺肿之败血症(败血性鼠疫)。

肺鼠疫:腺鼠疫或败血性鼠疫经血行蔓延造成肺部感染(次发性肺鼠疫)或直接吸入飞沫造成肺部感染(原发性肺鼠疫)。

由飞沫或食入受感染组织(咽鼠疫)所造成之咽炎和颈部淋巴腺炎。

鼠疫如未经治疗其致死率为30-60%,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已可显著降低致死率。

预防方法

最主要为避免跳蚤叮咬,接触具感染性之组织及暴露于肺鼠疫病人活动地区。在流行地区宣导民众疾病的传染方式,防止囓齿类动物进入住屋并避免接触及处理其死尸,如发现该类动物尸体须报告卫生当局。

定期调查囓齿类动物之族群,并评估其发病流行情形及防治效果。清除鼠类及蚤类,灭蚤须在灭鼠之前或同时进行。因为老鼠死亡时其寄生之跳蚤有可能跳到新的宿主(人)继续吸血。

来自疫区之轮船或港区仓库须防鼠、灭鼠及灭蚤。死菌疫苗主动免疫可提供数月防护力,适用于高发病率地区的居民、旅客、处理鼠疫杆菌或被感染动物的实验室人员或防疫人员,且须与其他防护方法一并使用。

治疗照护

感染鼠疫或疑似鼠疫病患须尽快接受适当治疗,治疗时间为10天或治疗至病患退烧后2天。抗生素治疗之方法及剂量,须依病患临床状况调整,例如:病患年龄、病史、健康状况、或过敏反应等等考虑因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