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长,顺势而为。 ——参加福建省初中“壮腰”省培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历时9天的初中“壮腰”省培悄然落幕,此时此刻感触颇深。或许是因为这是我参加培训历时最长的缘故(不过,之前也会参见历时一个礼拜的培训),或许是因为此次见到的几个嘉宾讲的太好让我至今脑海里意犹未尽,或许这次培训的项目负责人艾老师真的是在为每个学员成长着想设计和精心安排的精神让人撼动……或许有更多的缘故。

      

       以前经常在报纸上见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高手”如期出场,而且坦诚分享。如厦大附中的赖高明老师、泉州九中的叶连发老师、漳州云霄工业区第一学校的黄敬辉老师、三明永安进修学校的林建梅老师,以及首次听到看到的驾驭课堂名师“王彬彬”老师。这些老师是内功深厚的“真功夫”!赖高明老师的专业成长经历从永安二中出发,直入厦大附中实验学校,半路上与“泉州五中”擦肩而过,从普通的专业教师,通过竞聘踏入厦大附中副校长的职位,一路耕耘上青云。叶连发老师的激情演讲加上平时上课的豪情满怀,足以看出他对思政教育的热爱,从新疆支教到正高评上,这一成长的艰辛让人叹为观止。林建梅老师对年轻教师的倾情培养,对课堂教学的不断“磨课”,对教研团队的引领,每一份工作都是认真执着。从五年的一线教学到奋战在教研前线的教研员,再到正高职位的获得,专业成长的脚步没有停歇。漳州云霄工业区第一学校的黄敬辉老师,近十年坚守在那所学校,用自己的朴素和执着书写青春和未来,用自己真诚和努力奉献教育教学,用自己的才能成就自己的“诗和远方”。课堂上爽朗的笑声、亲切的教态是最好的证明,一句爱人的“诗否?”让他如痴如醉,或许人生活成这样是对自己最好的诠释。王彬彬老师,在良好“形象”的身后是精湛的教学艺术,从一般老师的岗位短短几年迅速成长为省级学科带头人,这种飞跃是训练有素的过程速写。以上几位一线老师的成长经历很多也是“壮腰”省培路过或走过,他们的专业成长无不诉说成长成就幸福,但无不诉说成长实属不易。

       今年暑假,“壮腰”省培之前,还参加在惠安职专举办的两天“走进创新课堂展示教改实效”(初中思品)高级研修班,有幸遇见来自厦门教科院的王如、厦门莲花中学的张惠玲、厦门双十的陈松、厦门外国语学校的陈小琼等老师,聆听他们的讲座和观看他们的教学案例,为厦门的教育教研折服,虽是三尺讲台,但也是大有作为,只要肯研究肯探索,也能成就自己的“诗和远方”。

        这让我同时想起了去年11月份参加厦门湖里实验中学的跟岗学习的老师们,学校里的每一个政治教师都那么敬业,有时候为了一堂课不断“精心打磨”,有时候为了一周的课上得更好,备课组要集中好久讨论、分工。初三课堂练习的选取和讲解的取舍,初一初二的课堂设计和组织,无不认真对待。是啊,团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大力量。

        思政教育的课程目标是“立德树人”,思政课堂的导向是培育“核心素养”,而这些的完成离不开思政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是一个教师的价值承载和职业追求,是逃离世俗职业倦怠的幸福密码,然而,要获取这个密码并不容易,路程坎坷,但我想换一种心态来成长或许会更为幸福: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的心态,成长的路就不那么难过和害怕;顺势而为的心态,成长的希望就不会那么渺茫;顺势而为的心态,成长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不会那么空。

       顺势而为,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一样高歌浪漫,就像黄敬辉老师一样几十年坚守那所学校,一样过得“诗情画意”。顺势而为,无论终点在何方一样路途美景尽收,毕竟过程才是最美。

       最后,心底再次感谢省教育学院的艾老师精心设计的课程安排和谆谆教诲,感谢丁斌老师心灵鸡汤的抚慰。

       感谢进修学校蔡哲红老师提供的这次宝贵机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