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解千千结》序言解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大千世界野茫茫,弥勒收拾一肚装。

坐看桥流水不流,安住不住谁明朗?

究竟无戒无定慧,心猿翩翩八万相。

仙村月月有花香,迷花悟花歌满岗。

黑山岁岁花轮转,且转花轮唱清凉。

解读:

       明代洪武初年,有人写了首诗配画题于南京城外一废寺壁上,讥讽朱元璋行政苛严,劝其“无为而治”。朱元璋观后大怒,命人烧了该寺。这首诗就是:“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装。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清康熙年间,文华阁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与邻居为宅基地发生争执,家人写信给在京城当大官的张英,请他出面调停。张英见家书后,并未大动肝火去“收拾”邻居,而是给家人写了这样一封耐人寻味的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汉地寺庙进门第一尊佛就是弥勒佛,在佛教弥勒佛为未来佛,即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统领三界的接班佛。弥勒的笑口和大肚是其典型形象,暗含: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事;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人。宽容待人处世接物,得失毁誉一笑置之,是这个时代乃至未来时代个人心理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必须,我们应该觉悟觉醒,不是弥勒佛在笑,不是弥勒佛包容,而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微笑、仁爱与包容。

       “大千世界野茫茫,弥勒收拾一肚装。”三千大千世界,尽在弥勒菩萨肚腹中,度尽众生方成佛,我们感受到了诸佛菩萨的慈悲仁爱。放得下的是个人的得失解脱,放不下的是众生的苦海沉浮,这就是诸佛菩萨的菩提心。

       南朝的傅大士,有一首开悟后的偈子,是这样写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禅意解释千千万,每个人解释的是自己的理解也是自己的境界。从字面意思说,如果手里面已经握有东西,自然不能再握锄头;如果已经骑在牛身上,自然不存在还在步行。桥流还是水流,参照物不同,结论不同。人在桥上看水流,人在船上看桥流;人在地球星球流,人在星球地球流……

       现代人喜欢参禅,但参禅的目的在于明自性。五祖跟六祖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若人不能彻悟见性,尚无安身立命之处,在八识田中颠沛流离、失魂落魄;纵然是熏习佛法,也只是徒增法尘影事而已,何关乎吾人之本原自性哉!是故参禅当参自性禅,时时刻刻、在在处处返观自性;果真看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然后便可“宴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佛事”,是所谓“悟后起修”云云。

       大部分的人总以为禅一定要在禅定里面才可以修行,有些人更认为盘起腿来打坐,闭目敛神,眼观鼻、鼻观心才是禅。打坐当然是禅,但是禅却不仅仅限于打坐而已,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无非是禅。乃至随时随地的举手投足,行住坐卧、担薪运水、饮食睡眠,都充满禅机。禅是无所不在、遍于一切的。为什么说禅是无所不在、遍于一切的呢?有一天,沩山禅师询问前来探望他的徒弟仰山说:“你整个夏天不见人影,都做了些什么呀!”意思是说这些日子不参禅、不修行,白白糟蹋了光阴。

       仰山如是回答: “师父!我耕了一块田,收了一篮果实。”

       师父一听,非常欢喜,于是就说: “果真如是,这个假期你就没有空过了。”

       沩山禅师的意思说:从现实生活来看,如果真的种了一块田地,也实在有了丰收;在参禅意义上,则是种下了他日成佛作祖的因缘。

       徒弟仰山禅师被师父这么一问,也反过来问师父说: “师父啊!这个假期,您又做了什么了?”

       “我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仰山禅师听了,赞叹答道: “唉!师父,这个夏天您也没有空过时光。”

       这种完全投注生命的日常生活,就是禅,也就是升华的世界。正因为沩山禅师得到禅的妙用,才能白天夜晚自在安详,无论饮食睡眠都能正常自然,所以说禅真是无所不在,遍于一切。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佛为阿难说七处征心,心究竟应该放在那里?六祖听人念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开悟,心应该安在何处?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说起野狐禅,有一则比较经典的公案。慧能的一个弟子南阳慧忠是当时的国师,后来有个有神通的“大耳三藏”到京城来,被传得很神异,慧忠便被请去试试这大耳三藏的真伪。他问大耳三藏:“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说:“你是一国国师,为什么在天津桥上看猴戏?”慧忠说:“对。”然后入定了一回,问:“现在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说:“现在在江边看赛舟。”慧忠说:“是。”然后深入禅定,又问:“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回答不上来。慧忠说:“你这野狐精!”便让人把他驱逐出长安了。据说此时慧忠的心在三摩地,就是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处,野狐的道行到不了那里。

       百丈禅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并随众散去。有一日却站着不去。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我于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

       “坐看桥流水不流,安住不住谁明朗?”人说放下,放下什么?连什么都放下。人生走过的桥桥路路万万千,桥放下路放下(桥留下),水放下船放下(水不留),一身轻松满心自在。你的心是否安住,你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安在哪里?“应无所住生其心”, “不昧因果”,不执不取,不迎不拒,觉知平常得自在。

       “究竟无戒无定慧,心猿翩翩八万相”,戒定慧乃佛教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单位有单位制度,无戒哪来定慧?

       常听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是有来历的。明朝末年,张献忠叛乱,山贼横行,到处杀掠,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在四川峨嵋山的地方,山贼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乱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内,寺中的住持慈悲为怀,收容难民。谁知山贼追至寺内,劫财杀人,该住持认识山贼,恳求不要伤害百姓,无论什么条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愿承担,但求放过这些百姓。

       山贼曾受过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绝,于是想出个鬼主意,好让住持知难而退。于是山贼拿出一些酒肉对住持说:“和尚,我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你吃了这些洒肉,我就放过这些人,决不失言。”众人哗然!此计甚绝!修行人饮洒食肉,开斋破戒,必将堕入三恶道,受无量苦。只见住持拿起酒肉,气定神闲地说:“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吃完面不改色。山贼为之一惊,只是有言在先,只好放过所有的人。

       此住持于险境,别无选择,唯有牺牲自己,为救人而开斋破戒,不惧落入恶道受苦。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此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萨精神,此住持可谓真正的慈悲心食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酒吃肉的依据。若见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是世人仅知前两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却不知济公活佛还有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或者说"学我者下地狱,谤我者上天堂",致使谬语流传,招致口业,贻害非浅。这种观点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执理废事的邪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烦恼覆盖,佛性不能显现,若杀生吃肉必得多病短命的果报,来世还要做畜生偿还命债。只有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况下,为度众生才示现吃肉,以掩盖圣人之本,而其中密意凡夫不可能明白,济公吃了两只死鸽可以吐出两只活鸽来。如果你也可以做到,尽管吃肉,作不到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持戒吧!狮子跳得过去的悬崖,兔子去跳只能摔死。普通人没资格模仿大成就者的不共行为。

       “仙村月月有花香,迷花悟花歌满岗。 黑山岁岁花轮转,且转花轮唱清凉。”“仙村”、“黑山”在这里是双关含义,字面意思理解很简单,我的家乡叫仙仁洞,坐落在方圆四周最高的山峰——老黑山脚下。家乡的村名因洞得名,在村庄的西北方向大约一公里处有一个山洞,那个洞就叫仙仁洞,小时候常去,过去每到春节初一这天,周围村里的大人小孩都会穿着新衣、放着鞭炮到洞里游玩,在那个生活困难的年代,可能是人们一年中最开心的一天。仙仁洞的得名有传说,说的是很久以前,洞里住着一位神仙,善良仁义,和当地村民相处融洽,村民家中办喜事丧事需要碗筷,神仙会施展法术帮助,要多少借多少,不要租金,条件只有一个,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想想看,那时的人们多幸福,人神共处,亲密无间,社会风气非常好。可是,不知到了哪一年,出了个不讲信用的家伙,借了碗筷办事,完事就不按时归还,现在想来人不可能一下变坏,或者是摔坏了损失了不好意思面对热情无私的神仙,我想未必就突然出了个贪心的坏人,民间传说总喜欢绝对化,一下子就突然出个坏人,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不管怎么说,神仙的心是真诚的、纯洁的,神仙也不会没事搞一大堆碗筷摆着等人去借,也许神仙仅此是有特异功能的修行者,姑且就算是有神通的仙人,通过些凡人不知道以为神奇的手段,从别的地方把碗筷搬运而来救一下急,不按时归还,你的不讲信用连累了神仙一块不讲信用,影响了神仙的修炼,同时神仙也为弘扬世间正气,对不讲信用的人给予惩戒,以后就不再跟村民往来,借东西的事只能成为传说,不信,你去看看哪里还有什么神仙?我小时候要邀约四五个人才敢去,又想见神仙,跟他解释一下起码我是讲信用的,不要一竿子打死所有人嘛!又怕真的遇到神仙,神仙恼羞成怒不肯原谅,把我抓走该怎么办?现在想来那时真傻,被抓走不是更好吗?跟着神仙修炼,说不定早已得道,何苦那么多年苦苦追寻!呵呵,看来我还是福德不够,神仙不要,只有自己努力修行,说不定哪天得遇神仙大德帮助呢。虽是传说,却是周围村庄长辈教育儿孙讲信誉的绝佳素材,只是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有没有父母愿意用这个传说去做家庭教育用,我不得而知!

       记得过去家乡村民喜欢唱山歌,有不少民间高手,随口编唱借花借事喻情,或者抒发心中的快乐烦恼,或者传达思念的亲人情人,或者劝导引导社会风气,种类繁多的山歌,可以说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者、听着从中痴迷、觉悟,起到了无形的宣传作用。

       另一层意思,“仙村”指积极修行的有灵气群体,是你,是我,还有他和她,也有它!嘿嘿!就不生分别心了,认真修行就行!“黑山”与“光明”相应。在《六祖坛经》里说到:有一个和尚名叫法达,由于他诵念《法华经》已有三千余部之多,因此就生起了贡高我慢之心。当他到曹溪南华寺去参礼六祖惠能大师时,本来所有僧人当拜见住持、方丈和尚都应该搭衣持具,恭恭敬敬的叩头顶礼。但因为法达心中生出一种我慢,以为自己诵了三千多部《法华经》,功德一定不少,于是当他与六祖惠能大师见面的时候,只弯一弯腰,连头也没有叩到地上。

       六祖惠能大师便问他:“你现在心里有什么?你平时修习什么?”法达很坦白的说:“我念《法华经》已有三千多部了。”惠能大师说:“我不管你诵经多少部,但必须要明白经意。”于是继续说了一首偈:“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用,常御白牛车。”法达言下大悟。

       所谓“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之所以有我,就是因为没有明白经中的道理,故未能把贡高我慢袪除,这就是迷。所以说,迷的时候被法华所转,而当悟了之时就能无我,就能转法华──转法华才是真正的妙法。

       从上述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修行真正的功德必须要忘我,也就是无我;不要因一点点的修持,就生起骄傲和自满心。我们学佛法的人,切记一定要谦恭和蔼,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可以自高自大,这是非常重要的。惭愧之极,我与法华大师相比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心中贡高我慢遮天蔽日,仍在这里大言不惭!但是,我曾发下心愿,要作一首循环诗,通过花性说人性,借花宣说人心的自我调整和觉悟悟道,于是只有硬起头皮勉为其难。至今《化解千千结》已成,有质量没质量也就罢了,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也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只能算了了一个心愿,不见自性只能被花转,但愿不要误导后人!

附:《花解千千结》

大千世界野茫茫,弥勒收拾一肚装。坐看桥流水不流,安住不住谁明朗?究竟无戒无定慧,心猿翩翩八万相。仙村月月有花香,迷花悟花歌满岗。黑山岁岁花轮转,且转花轮唱清凉。

一月水仙清水养

纳西塞斯美少年,镜湖迷性捞月乱。阅尽人间无春色,化作玉肌凌波仙。可叹水仙越千年,至今孤影最自怜。未生之前我是谁?入灭以后谁是咱?眼耳鼻舌哪有你?心念如流似泡幻。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艳阳天。

二月杏花伸出墙

爆竹声声旧岁去,杏花朵朵春风归。早把树边荆棘除,少年无忌酸涩味。杏花村里酒飘香,牧童醉侠辈接辈。有花有酒有诗篇,还生喜乐愁苦累。杏林园内功德多,华佗达摩传慈悲。但说圣水菩萨行,洒向人间杏花飞。

三月桃花红艳艳

桃花村后桃花山,桃花山满桃花园。每逢三月桃花宴,天上树下桃花仙。桃花潭水情千尺,桃园结义唱万年。人面桃花何处去,桃之夭夭聊斋篇。蟠桃席间嗔恨起,桃花劫里罪孽翻。王朝多少兴衰事,桃色警钟敲不断。

四月杜鹃满山冈

子规啼血霞满天,尤有四月红映山。常爱扎根深石底,斜岗幽箐秀巧剪。晓雾万蝶翠丛飞,一树蜂鸟恋蜜丹。“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戏说平常和圆通,维摩傅翕举慈板。静听声声:己过爷!人生无常莫妄偏。

五月牡丹笑盈盈

无惧百花斗雪令,只为本真与率性。焦骨烈艳报洛阳,玉壶冰心未了情。烧香求佛谁见佛?坐禅寻道也道病。不除妄想不较真,执著已落断常坑。慈悲喜舍渡众生,可识显贵苦伶仃?莲华妙说没差别,万法权巧归一乘。

六月榴花似火样

六月石榴花盛开,碧翠丛中红灯赛。争把炽焰齐献出,你吹喇叭我铃拜。此生挚爱光明日,越是烈炼心越彩。 房前屋后五七棵,遮暑消毒解渴馋。一馋二馋三四馋,寻伺喜乐醉默然。不迷自在不攀缘,玉果初心始向前。

七月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杨万里,映日荷花子方弟。无穷别样随风逝,谁痴谁恼谁菩提?醉生梦醒入何关,乐土地狱人世间。伤情未必缺悟性,明知无路勇向前。三身同体自然予,淤泥红莲不一异。诸法实相真非虚,境能观我道无秘。

八月桂花甜又香

八月秋高过南盘,天外云香开满山。只等十五兄弟聚,共祝广寒早脱难。昨夜西风细雨绵,晓来桂花落一园。历尽繁华未留住,唯有业浪波不断。古有大善孤独老,黄金铺地把佛参。放下功德千秋德,忘却施舍心立安。

九月菊花傲秋风

百草枯时菊花黄,重阳最能傲严霜。轻肌弱骨依东篱,淡巷浓街满地香。晚节犹爱此风流,宁抱枝老不逐浪。红尘万里雾无边,左旋右转皆迷殇。千劫修得此幻身,习性堪比石坚强。若非立下金刚愿,难转因果现灵光。

十月芙蓉迎寒霜

天生丽质出清水,晨映粉黛暮绯霞。怎得芙蓉尽朝晖?秋风秋雨秋霜嫁。都说红颜多薄命,古来谁人拒芳华?曾迷朗月当头照,祖师骂我阶下囚。饥渴甜淡谁冷暖?梦境快乐何人收?从外流入非佳珍,本性无量发心头。

十一月山茶初开放

勿论丘陵与平川,风光尽显茶花园。霜雪逆境性未变,越是重瓣越芳鲜。红紫白黄满天星,我不称艳谁称艳?水至穷尽变飞瀑,人到绝境逼翻转。寻路路无路路通,敲门门碎门门见。担得山崩地塌陷,明华照彻大三千。

十二月梅花雪里藏

冰雪林中现此身,不比桃李遇芳尘。 忽若一夜馨香发,散入民间报新春。 休要人夸好颜色,只融清气满乾坤。见道容易证道难,得道须破万重关。语默动静自安然,行住坐卧皆是禅。十魔九难不回头,天水相连打成片。

十二月花年年开,花开花谢诉无常。万千尽说不自在,说尽千万皆虚妄。言语道断无法言,花花世界无字臧。一花一树亦真如,未证论证邪魔王。歌罢花事千千结,尖峰牧牛放太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