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偶尔出现还能接受,经常的反复,怪就怪你不好意思说“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文/三日

01

某日休息,朋友邀约一起逛街,三日精心打扮了一番,特意穿了一双新买回来的鞋子,不想没逛多久,就开始莫名的磨脚,加之天热出汗,脚后跟发出了阵阵“抗议”,心想,完了,肯定磨破了......

因与朋友好久未见,平时各自又很忙,不想因为自身的一点原因扫了朋友相聚的兴致,所以,一直忍着。

好在,朋友的购物性情那日没有迸发,只逛了两个多小时,买了有4、5件的商品,于是便进入一家餐厅解决我们的中饭了,久未谋面不禁促膝长谈起来,一边聊着、一边各自翻看自己的“战利品”。

此时的双脚,也暂时得到了缓冲,内心仿佛还有一丝丝窃喜——今天这局儿,没被鞋子搅黄了。(人啊,有时真是难以捉摸,一点点满足即可让内心欢喜。)

不想,朋友突然惊呼道:“我丢东西了,刚在第一家买的连衣裙不见了,准是忘在哪里了。”

怎么办?看着她着急的样子,跟她去找吧。于是折返一路,终于在一家店里找到了,好心的前台店员帮忙收起来了。

我们又小逛了一会儿,为今天的小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走去地铁站的路上,双脚后跟钻心的疼,不得不打电话给猫先生让其来接我回家。

回到家脱了鞋一看,磨的不轻,被猫先生一顿教育:你呀傻不傻,都磨成这样,也不实话实说,别再逛了......

听着猫先生的絮絮叨叨,不禁一边点头称是、一边心理低估着:也不是什么大事,偶尔磨一次,换来跟朋友的小聚,也算值了......

现在回头想想,如果让三日次次磨脚逛街、走路,那肯定是不行的,偶尔一次两次,也就当为友情“献身”了。

但是,在三日看来能接受的一次两次,有些时候却成就了一些人对“习以为常”的不断忍耐。

02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友情一定是无价的,可是当它与不好意思、不好拒绝联系在一起时,似乎需要另眼相看了。

有人感叹,朋友之间最怕遇到不好意思、不好拒绝的事就属借钱了,尤其认识已久的朋友或日常比较熟络的亲戚,当向你开口借钱时,你又尚能满足其需要时,怎么也不会说“不”,无论怎样婉言拒绝都觉得不合适。

这种心理,在三日另一位朋友身上尤为明显。亲戚跟她借了2500块钱,是大概分三次借的,借钱时告诉了会什么时候还,可是直到今天三次借的钱一次都没有还,三年了,朋友也向她亲戚提了几次,总说等等就给你了。

朋友想起这事,就心塞的不行:“还好我这位亲戚总共跟我这借了2500块,事已至此,吃亏上当也就这样了,下回再想跟我借,坚决不借了.....”

像三日朋友遇到借钱不还的事,想必有些人是经历过的,三日也经历过。于是,给自己立下了原则:无论亲戚还是朋友,但凡借钱不还的,决没有下次再借的道理,吃亏上当只这一次,而且再有其他人借钱的,也要就人就事有所思量,再决定借钱与否。

有人说,不借钱朋友难做,借钱了做不成朋友,一次两次肯定是要借的,但是随着你的恻隐之心、慷慨解囊让对方变本加厉的借、且不按时主动还钱,从而让内心变得不快,还要纠结是否要提醒对方一下还有“欠我钱这回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他人牵绊消耗,得不偿失。

对于朋友亲戚借钱这事,三日认为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首先,给自己设置一定的借钱原则,比如救急不救穷,比如最多2000元,比如只借给我了解诚信人品的人;

其次,做好心理准备,不让自己因借钱这事搞得身心焦虑:借这些钱给他/她,假如不还最后自己也能接受现实。否则,如果担心,还是一早说“不”的好。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当然要相互帮助,适时伸出援助之手。不过也要修炼好自我的心态,别因借钱不按时还这事搞得心塞难眠的,如果是那样的话,还不如赶紧学会怎样拒绝、说“不”来得实际稳妥。

03

“不”——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不去、不吃、不睡等都代表人们的首选意愿。

对于不愿做的事,不想做的事,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时候,照直说即可,真实的表达做真实的自己,活着才不那么累。

尤其关于自身的事,开始如果预感到已超出接受范围了,要果断说“不”,如果因为不好意思说“不”丧失了自己的利益,是不会有人感激你的,只要直接并合情合理的表达自己所想,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如果有自己想拒绝的事,一定要明确拒绝,不要因为同学,亲戚或同事的关系,觉得尴尬,因为这样很可能帮不到别人还会伤及到自己。

邻居小美妈妈,有时饭后会到家里来串门,爱闲唠些家常。

前日,小美妈妈一进门就开始泛苦水,说着说着还委屈的哭了起来......

原来,小美爸爸是个热心肠,同事、朋友家里有事都会请他帮忙,只要能办,他会利用业余时间跑去帮忙出主意。

对此,小美妈妈也吵过闹过,小美爸爸曾经回怼她:“朋友、同事找我帮忙是看得起我,我哪好意思拒绝,要是以后我们有事,人家也是要帮忙的。”

看着自己老公“执着”的人际交往方式,小美妈妈气得不行,大吵大闹,夫妻关系也日渐紧张,她几次想带着孩子回娘家,都被婆婆拦下了。

像小美爸爸这样的人,我们日常身边一定会有,万事“不好意思”当前,担心拒绝了别人,被对方讲不够朋友、不够意思等等,反复的屈就自己,满足他人。

对于这类人,想让其很快改变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想办法让其自发的说出第一次的“不”,或许他们就会很快享受到这个“不”字带来的自在与真实之感。

三日一直都相信能有这样“顾虑”的人都是善良的实诚人,是愿意为他人着想的人。

所以,在自我的生活半径里,不要一次又一次因面对朋友亲戚的那些所谓“不好意思”左右住自己,适当的学会说“不”,诸事量力而行,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加以拒绝,获得驾驭自我生活的主动权,人生定有另一番光景。

作者/三日,一个爱生活的人,在此,安心的做一名生活发声者。请关注【我秀生活】,茶余饭后,用“心”联系你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