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为什么给《Celeste(蔚蓝)》10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剧透警告,文章内容对Celeste游戏剧情严重剧透,建议通关后再阅读※

    知道这款游戏,是因为IGN给了满分。游戏的名字“天蓝色”,也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但真正下决心买,却是因为在简介里看到了 抑郁症 三个字。12个小时通关后,发现这款游戏带来的感动比当年玩 《Braid》 还要多。

    网上的推荐和讨论,更多的是在说游戏的关卡设计巧妙,操控性优秀,细节丰富等。唯独对剧情的讨论又少又浅。有人把游戏理解成“运用自我”,说更好的认识自我之后,可以完成原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其实这只是解读了游戏的表现形式而已。Steam上的一些评论,也只是说:“温情的故事”、“游戏剧情应该是有深度的”。即使是IGN上的测评文章,竟然也是无关痛痒的一句 “很少有游戏会让角色公开讨论抑郁和绝望的感受,笔者完全没有料到,这款收集草莓的像素风平台游戏居然会有这种讨论。”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不方便导出Switch的截图,就点开B站里播放最多的游戏实况,想截几张图,可是UP主对剧情的评价却是:“这个剧情真的是没有意义”。

    我能理解,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了,抑郁症本来就是少部分人的问题,普通玩家很难产生共鸣。而且,即使没有剧情,也不影响Celeste成为目前最优秀的横版平台跳跃游戏。

    可是,对重度抑郁的我来说,游戏的剧情就像是一个紧紧的拥抱。带给我太多的感触,让我坚硬了太久的内心,变得柔软了一点点。在游戏里一遍遍反复的跳跃,只是为了看到下一段剧情发展,登上山顶后的释然和感动,也不仅仅是通关成就感能够形容的。

    先介绍一下游戏背景和大致剧情,《Celeste(蔚蓝)》是IGN在今年(2018)评出的第一个满分游戏。游戏只有攀、跳、冲刺三个基本操作,配合丰富的关卡设计、流畅的手感,玩家需要不断跨越障碍,最终到达Celeste山顶。

    游戏讲述了饱受抑郁症折磨的Madeline,想通过登山的方式,转换心情。住在山下的神秘老奶奶告诉她“山会向你展示真实的自己”。Meadline在爬山的过程中,另一个自己 - 邪恶分身从镜子里逃了出来。邪恶分身消极,刻薄。Meadline想抛弃她,觉得邪恶分身是带来痛苦的罪魁祸首。但其实分身就是自己,是无法抛弃的,在和分身激烈的斗争后,Madeline最终与分身和解,一起努力爬到了山顶。过程中,Meadline遇到了一起登山的摄影爱好者Theo,Theo的姐姐Alex也受抑郁症困扰。Theo帮助Meadline安全的度过缆车,他们一起讨论关于抑郁的情况。Meadline也遇到了山庄主人Oshiro先生,这位迷失的灵魂,把自己困在山庄里,他很希望Meadline能住在山庄里。邪恶分身说出了山庄是垃圾场的事实,导致Oshiro受到打击,追赶阻挠要爬山的Madeline。Madeline成功登上山顶后,大家回到了神秘老奶奶的屋子,一起吃Meadline做的草莓蛋糕。

    剧情虽然不复杂,但有太多能打动我的地方。所以挑了一些截图分享一下感受。

    第二章的梦境里,Madeline去接电话亭️响起的电话,她向前男友诉说着自己的邪恶分身,而前男友却失去了耐心,不耐烦的回应。

    其实抑郁不代表思维混乱,很多时候甚至比普通人更加理智清晰,更加敏感。他们当然知道,诉说自己内心的挣扎,会换来什么样的安慰。他们不想让人觉得矫情,奇怪。偶尔撑不住时,对人倾诉后,更是能感受到别人的不耐烦。所以封闭自己,不再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而是装出一副正常的样子,就成了最自然,最简单的选择。可能也是唯一的选择。毕竟抑郁的人,曾经也是正常人,他们知道正常应该是什么样子。

    回到现实中,Madeline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安慰她,让她深呼吸,说说怎么回事。可Madeline却什么也没有说。游戏里,每个人物名字的颜色都是不同的。但是妈妈的名字颜色,却和山的颜色很接近,都是天蓝色,并且头发也是蓝色的。Madeline的抑郁,很可能是跟妈妈一起的成长环境带来的。所以,面对妈妈,Madeline什么也说不了。

    前男友受够了Madeline,妈妈也无法理解自己,面对最亲近的两个人却不能依赖,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种无助的感觉普通玩家怎么可能体会的到。

    到了第四章,缆车突然失灵,吓坏了Madeline,Theo这时让Madeline平稳的呼吸,用呼吸让羽毛飘起来。

    玩游戏的时候,刚好处在情绪的低谷,当我跟着羽毛的节奏深呼吸时,竟然真的可以缓解许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根“羽毛”,可以在抑郁的时候,带来莫大的安慰。毕竟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主动多做些尝试,让慌张的自己平静下来。

    对我来说,尝试过很多方式,其中散步和跑步是最简单有效的。公司附近刚好有三所高校,习惯了走来走去来让自己平静。此外,看幼儿园小孩儿放学,喂流浪猫狗,在路上开快车,吃甜食也是我找到的一些方式。

    其实Madeline内心深处还是很渴望被理解的,毕竟Theo的安慰可比羽毛本身重要多了。害怕时想有个寄托,但是又很害怕失望,不敢轻易的说出内心里那个真实的自己。因为依赖别人,终究是危险的。虽然难过的时候,朋友分给你的一只耳机能让你瞬间好起来。

    当Madeline发现,真正影响自己的是这个邪恶分身,想要把她赶走。邪恶分身却害怕的生气了。

    是啊,多想把奇怪的另一个自己赶走啊,天真的以为这样就能恢复“正常”,也一直在假装着“正常”,期待着这个不该出现的我终究会消失。

    可事实上,这个邪恶分身才更真实一些,不是么。

    Theo在神庙时,被困在了水晶里,动弹不得,周围有无数双眼睛在看。

    当看到这个场景时,感动的想哭,觉得自己就是Theo,被困在那里了。

    Theo是开朗的摄影爱好者,喜欢自拍,喜欢在Instagram发表作品,收获粉丝。所有人都觉得他就是这样的热爱生活的人。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切都只是Theo给自己的人物设定。

    所以,当面对有特殊力量的Celeste山时,Theo只能赤裸裸的展现真实的自己,无法回避大家的眼光,也就变得动弹不得了。

    Meadline说:我还记得正常的感觉,但是那种感觉怎么也找不到了。

    还记得自己生日的前一晚,漫无目的在街上走了几个小时,没有原因的不开心。或者说是没有信心去迎接明天的到来。并不是说,过生日不开心。收到礼物,吃到美食当然会开心。只是,那些不开心也是真实存在的,只能是自己偷偷藏起来,慢慢消化,好让第二天一切正常。

    也记得有一次,去一个都是陌生人的聚会。开车去的路上,手心一直冒汗,害怕,抗拒,但是没有人发现。去了之后,就像Madeline所说的,很擅长摆出一副精神十足的派头,会跟大家吃饭聊天,玩儿游戏。甚至是表现的是最活跃的那一个。

    游戏里,Madeline选择接受另一个自己,与她和解,不再逃避和害怕了。

    接受另一个自己,谈何容易啊!游戏里只需要反复的闯关,就可以找到另一个自己,然后剧情推进,就会和解。可现实中,迈出这一步太难了。

    从第一次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虽然一开始,咨询师就建议我去看专业的医生。但是我抗拒了两年,因为我还是渴望正常的生活,渴望能跟大家一样,我用一切能缓解的方式支撑着,但结果却没有好转,直到最近,集齐了抑郁的所有症状后,自己再也撑不下去了。

    家人带我去了医院,做了彻底的检查,确诊为重度抑郁。

    游戏里说:“人不可能跑的比自己的影子还快。”所以我不可能甩开这另一个自己,是时候开始接受他了。

    真实的人生中,我的“游戏进度”卡在了这里。

    神秘老奶奶说,你永远无法真正的适应。

    关于抑郁,我也不觉得能真正的适应。但是我也很喜欢我的咨询师的观点,他让我想想抑郁给你带来的好的一面,积极的一面。

    是啊,虽然它带来了很多痛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好处。

    我变得格外冷静,一些小事的刺激根本不会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可以冷静的面对问题,分析问题。我变得更加包容,会经常换位思考他人的处境,能理解别人的想法和难处。我拓宽的人生的宽度,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人生阅历。我的理解力变得更强了,这是我在看书时感受最明显的好处。

    当我再看《六便士》,会理解克兰德为什么抛下一切。

    当我再看《盖茨比》,会理解杀死盖茨比的并不是那只枪,而是黛茜的抛弃。

    当我再看《生命之轻》,会理解托马斯和萨比娜为什么选择了轻。

    所以,抑郁也有好处,我会说服自己适应,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新的状态,顺其自然就好。

    游戏第五章,如果把BGM倒过来播放,会听到一段Madeline的独白,她站在镜子前,对自己哭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937194

    Madeline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崩溃了。她不喜欢让自己害怕。

    游戏还没通关时,心情实在是差,不能再依赖曾经依赖的人,处在崩溃边缘,没法再在家里伪装下去。刚好一个两年多没见的朋友结婚,就临时买了车票,去了厦门参加婚礼。出发时,以为这样自己会好一些,能出去散散心,看看海,吃点厦门的小吃。可结果却只是把自己关在了酒店里,每一餐吃的都是肯德基麦当劳,直到清晨才能入睡,如果不是到了下午两点,酒店前台催促退房,自己也不愿意洗漱出门。

    自己一个人,有时真的很崩溃。讨厌这种自己,讨厌让自己害怕。

    就像蓝色代表忧郁,我觉得Celeste山,就是抑郁的象征,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当人们被抑郁困扰时,就会来到这里。而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Theo代表了一种状态,让自己成为摄影爱好者,克服的方式是把自己放在注视下,给自己一个美好的人物设定。山庄主人Oshiro则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假装一切问题都不存在。没有名字的神秘老奶奶则是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可以是未来的Madeline,未来的Alex。而Madeline就是玩家自己,游戏的过程,也是面对自己的过程。

    我怎么了?

    可能有的人会好奇,我到底怎么了?遇到了什么事情,会得这么严重的抑郁症。

    我承认我的成长经历可能会给我带来心理阴影,也承认家人的心理状态不太正常。但是不管是遗传也好,外界刺激也好。这并不重要。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庆幸自己是幸运的,生命的不同阶段,都遇到了带给我温暖的人。我也是聪明的,我知道怎么样讨大家喜欢,甚至很多不是真正了解我的人,还会羡慕我,觉得我很优秀。

    但是我更想说的并不是我,而是抑郁本身。TED上有一些关于抑郁的讨论。

    抑郁并非不开心,而是失去了活力。

    受到特德·蒋的一篇科幻小说《领悟》的启发,我觉得抑郁可能只是一个开关,内在的走向死亡的开关,就像是《领悟》里的最终指令。毕竟抑郁常常跟自杀联系在一起,重度抑郁总会有自杀倾向,统计数据说自杀的人有4成患有抑郁症。   

    生物会新陈代谢,会衰老,这是外在的走向死亡的过程。与此对应,内在的就是抑郁了。如果《自私的基因》的理论是对的,那么因为成长环境不好,就会变的抑郁,也就是会开启这个开关,因为这种环境不适合基因的传递,所以应该让这种基因消亡,让出资源给更好的基因复制。

    虽然不能论证,也不想论证,但也无妨成为一种假设,至少在我这里讲得通。

    那么基于这种假设,我给了自己很多安慰。首先是不让自己过度自责,因为不是我能控制的因素引起的,所以并不是我的懦弱,逃避。即使这个世界上有很坚强的人,在承受很大打击之后也能很顽强的生活。但是因为我们不一样,不可以拿来比较。

    其次,也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如果说连死亡都不怕的话,其实也是勇敢的一种表现。

    当然了,无论抑郁是什么,从TED的演讲里,我知道了,一直伪装着会很累很痛苦。取得一些人生成就,能够很好的缓解抑郁。虽然我不确定我会变好,还是更严重,但是至少会做一些好的尝试。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对这款游戏有很大感触,同时也是想给关心我的人一个交代。感谢所有的陪伴,感谢带来的开心。

    最后,终于可以回答标题的问题了。为什么给10分?因为满分就10分啊,如果能给11分就给11分了。

    推荐两首这段时间循环了无数遍的歌,总觉得日语听起来更柔软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