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课标精神,用好统编教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此次《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原课程标准相比,变化挺大。尤其是很多新概念的提出,如: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大单元,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一线教师刚刚对统编教材的“双线组元”,“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有所理解和体会,又要学习这些新概念,理解他们的内涵和外延,有时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如,六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阅读”,这些新概念,新生事物,对我们是重大挑战。这些学习任务群包涵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吗?和单元课文如何有机融合?如何落实在每一篇课文中?

这些困惑如何解除?我觉得首先应该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拥抱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持续进行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多成绩。坚持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课程面临新的挑战,社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在课程培养的时候有所调整,其次学生学业负担,课业负担加重,甚至已经到了让学生不堪重负的地步,教育部推出“双减”政策,即可看出来。学习新课标,学习新课标解读之外,更需要学习案例,学习新理念和具体实践结合的方法

其次应该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明白原委。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其中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衔接,六大学习任务群就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来并延续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他改变了原来线性知识点的落实,不再是学科知识点逐点解析、语文技能的逐项训练,强调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纲,听说读写思整合训练。了解新名词的针对性和合理性,知道他提出的背景,也就明白了新概念适用的情景,是学习要素的整合,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方法、学习资源等。

最后,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充分了解学情。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发展有快有慢,不同发展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个体之间差异巨大,需要因材施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挥他的优点!

新课程标准刚刚公布,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让我们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用好统编版教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