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第三篇太阳一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第三篇太阳一课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太阳》一课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阳》是四年级语文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比喻说明等,把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以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设计理念
教学时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添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繁殖、蔬菜、杀菌”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具准备:
图片、电脑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太阳图片,提问:“它是谁呀?”——太阳公公
导语: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黑夜便来临,我们对于太阳是熟悉的,你能说一说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吗?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交流。]
师相机鼓励,引入下一个环节: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 板书课题:29 《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看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你们还想不想读?想读就听我提出要求——“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谁听出来了,我这句话有几个要求?我要求你用“先总后分”的办法来回答我的问题。(生答)
师:对,“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
(生读课文)
师:读完了?还想不想读?那么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展示自己的机会是自己争取的,你不果断,机会就让给别人了。
(生举手)
师:现在举手的同学站起来。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完就坐下。其他同学注意听生字新词是否读准确了,句子是否通顺了,等会儿要请你们来评价。
(请八位同学读课文)
师:你认为刚才读书的同学,哪一位读得比较好,好在哪里?他们中有没有字音读不准,语句没有读通顺的?谁愿意来帮帮他?
(评价:你听得很认真,你愿意把这部分内容再读一遍吗?)
三、再读课文,交流收获
1、过渡: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一定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大家默读课文,做两件事: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文章讲了哪些内容,你明白了就把它画出来,把你的理解简单地写在空白处。2、哪里有疑问,就划个问号,听懂了吗?
(学生默读,勾画)
师:这么多同学都画完了,你先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
师:对,本文就是围绕太阳的特点和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2、 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
师:你读懂了太阳具有哪些特点?(板书:远  大  热)
师:你有哪些疑问呢?提出来大家讨论。
师:噢,这位同学,不明白课文为什么先写传说,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答)
师:你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的,先写传说把太阳引出来,然后介绍科学知识,这样可以引人入胜。
3、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课件播放:动画画面,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师:究竟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它有多大,多热呢。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4、下面大家分组交流。
你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重点学习,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于学,还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的能力。]
5、刚才大家讨论地很认真,分组汇报。
(1)先请学习“远”的同学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读了出来。)
师: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
师用课件出示填空: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多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 )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得更准确。像这样:在说一种事物时,列出一些具体数字,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板书:列数字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的什么方法,找找看。
学生通过自学,还找出了“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 、发现问题的能力 。]
(2)再请学习“大”的同学汇报 :课文也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太阳的“大”,如“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时我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看后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说后师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来说,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它跟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师板书:作比较
(3)学习“热”的学生汇报: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学生通过计算后很容易说出:一千八百万度。
师: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师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一词,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板书:打比方)
(4)我们在齐读描写太阳远、大、热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作者在介绍太阳的有关知识时,主要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使读者对太阳有了深入具体的了解。
四、读写结合,灵活运用
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49个月亮等于一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再让学生说说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
课后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进行练笔,争取把月亮的特点说清楚。也可以引用传说,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五、自主识记,快乐书写
1、自由认读以下词语:
亿、抵、钢铁、兽、估计、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气、杀菌、预防、治疗。
2、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书写记住的词语,其余同学在作业本上练写。
3、用课件演示易错字正确书写:繁 蒸
六、作业超市,任意选择
1、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2、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同学自由结合,出一期以“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主题的手抄报或黑板报。
3、继续完成小练笔。
4、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百科》
精编《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系列(3)
  [板书设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