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女人的特征与特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1.谥号孺人
据《石窟一征》载,在粤东客家地区“俗不论士庶之家,妇女墓碑皆书‘孺人’”。此由来,民间传说出自宋末。宋帝昺弃京南逃来到粤东客家山区,为元兵追杀。适逢一群采樵妇女,肩扛竹杠,列队而过。元军疑为救兵,仓惶而退。宋帝为谢救驾之功,特赐客家妇女为“孺人”。此后相传沿用。从这里也可见客家妇女在历史中的地位。
关于客家妇女死后均称“孺人”,为宋朝末帝所封赠,客家妇女因在当时抗元战争中,也同客家男子一起负起了“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使命。这段故事各家的记载颇有出入。曾子友先生说:“文天祥自真州脱险南归,于泉州行在返赣,兴师勤王。当径漳州赴梅时,途过大埔三河坝,时仅有十数随员,被元兵尾追,幸适遇一群上山采樵的客人妇女,文与随员均为客人,则以客语呼助。妇女乃持竿列阵,击退追兵,始克沿途号召义兵收复梅州,发动二次勤王师。嗣奏准端宗,封梅州、大埔等地客人妇女为孺人。迄今妇女墓碑均书某孺人。”邹海滨(鲁)先生在其《回顾录》上则说:“相传当日宋帝?,为元兵所追,正溯江而行,而元兵至,舟子及随从大骇,均弃宋帝?而逃。正危急间,适上山客家樵妇一队经过其处,皆肩荷竹杆,手提镰刀,突然而出。元兵疑为救兵,骤然退去。宋帝?于是得救,大喜,即指舟上各物,为封赠客人妇女之用,并准客家妇女死后,一律称为孺人。”丘念台(逢甲)先生在他的自传《岭海微飚》上则描述说明得比较详尽:“流亡广东的宋帝?,经常躲避元兵的搜捕。有一天,他正乘船溯江而行,希望找到一个比较安全的栖身之所。不料元兵衔尾追至,他的家人和随从于惊慌中纷纷逃去,留下宋帝?,一个人困守孤舟,眼看就要落入敌人手中,内心充满彷徨与失望。正在危急关头,恰有一队客家樵妇经过江边,她们都手携镰刀,肩荷竹挑,大伙儿阔步而行(按:客人妇女时常劳动,均系天足,从无缠足者)。元兵从后面望去,疑是宋室救兵开到,随即退避,宋帝?因此得救了。他为了答谢这队樵妇的救命之恩,立即指着船上的御用器物,作为封赠客家妇女之用,并特准她们死后一律称为孺人(宋代县君封号为室人、安人、孺人;明清规定七品封孺人),以资奖勉。这一段故事,在正史上虽无可考,但是广东客人住区,却普遍流传着,乡间老辈谈起这个掌故,更是交相称颂,认为这客族妇女的殊荣。”英文《中国邮报》,于1973“相传古时候,北边的蒙古人准备入侵中国本部,但汉人尚未迎战,蒙古人却神秘地撤退了。好奇的汉人皇帝想知个中原因,探子回报:入侵者见到几群上山采樵的客家妇女,人数众多,颇为整齐,黝黑健壮,且每人肩荷一根类似长矛的棍棒,蒙古人误以为是女兵。‘他们的妇女都那么健壮,训练有素,那么他们的男子准是 更加厉害了。’所以入侵者便匆匆撤退了。汉人皇帝很高兴,从此客家妇女被称为‘孺人’(学者的妻子)──授予宫廷官员妻子的封号。自此以后,客家妇女一直自称‘孺人’”。年10月7日,世界客属第二次恳亲大会在台北召开之际,也刊载了这一则传说故事,译文如是:
2.天足天胸
客家妇女的另一特点是“不缠足”。在清代之前,妇女缠足是普遍现象,但在客家地区却难得一见,连富有之家都是如此。缠足往往被视为婚嫁的障碍。究其原因:一是地处山区,出门远走不便;二是有碍于上山下田干活。由于特殊需要,在客家人眼中,妇女能干与否较之相貌重要,所以,有些地方干脆把儿媳妇称为“薪臼”,表示既要会砍柴,又要会椿米。
有关客家妇女不缠足的记载,屡见诸于文献史籍。如《清稗类钞·风俗类》中说:客家妇女“向不缠足,身体硕健,而运动自由,且无施脂粉及插花朵者”。客家妇女不缠足,以“天足”为美,乐于做“大脚蛮婆”,若有极个别缠足者,反倒会嫁不出去,终身要做“老姑婆”。双足解放了,行动操作矫健灵活,所以客家地方向来很少有固守闺房的小姐,多有“把犁同铁汉”的健妇,这亦其独特的民俗特色。
除了不缠足外,客家妇女亦不束胸,这也是有利于卫生和健康的。黄遵宪先生对客家妇女的这种习俗,甚为赞赏,曾引用一位外国传教士的话说:“西人束腰,华人缠足,唯州(嘉应州)人无此弊,于世界女人最完全无憾云。”韩素音女士说:“客家妇女不缠脚,也不扎胸,不为孩子雇请乳母,也不会去当娼妓。……客家妇女一般是体壮高大,缺少仪容美的好名声,……便她们却解放了胸部和脚,从而也解放了舌头。生活需要规定的这些,被认为可傲的传统喜爱着和延续着,客家少女虽然不是迷人的,但由于她们的节俭、勤劳、法净的生活和生动的辩才而受到称赞。她们用自己的奶喂孩子,轻蔑虚饰的美,必要时像男人一般去战斗。”
正因为客家妇女不缠足、不束胸,故有健美的身材,生活虽然艰苦,便面红润黝黑,体态丰盈,能像男人一样参加各种劳动和战斗。郭沫若先生于1965年去梅县时,曾挥毫写出:“健妇把犁同铁汉,出歌入夜颂丰收”的名句。
3.凉帽与银簪
在赣南和粤东、粤西一带的客家地区,至今仍可看到客家妇女都戴着一种独特而别致的斗笠,俗称凉帽。它是用薄薄的篾片或麦秆编织的。这种凉帽的顶部缝有布,有的还绣着梅花等纹饰,边沿周围垂挂着五寸来长的褶叠均匀的布,有黑色的、有蓝色的、有白色的、还有花色的……。年轻未婚姑娘们还在垂布的两端编织着两条五颜六色的彩带,人们一看就知道这姑娘是尚未有婆家的。由于这种斗笠还特别能遮阳光,垂布在随着身体的摆中飘舞摇摆,招来悠悠微风,凉爽宜人,所以客家人都习惯称它为“凉帽”。相传,自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唐朝末年黄巢“造反”后,中原汉人纷纷南迁,他们来到江西、福建以至广东一带荒无人烟的山区,改变了在北方时男耕女织,女子很少抛头露面的习俗,她们和男子一样,为了生存,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开荒种地。但是,那种认为妇女抛头露面伤风败习的陈腐意识,促使客家先民在斗笠上做文章,想出了在男人们戴的斗笠上罩上一块黑布,成为女用斗笠,以庶住面孔。后来,大家感到不太方便,便把罩着的布揭下,改成缝在斗笠边沿周围垂挂;再到后来,就干脆剪去面前垂挂的部份。粤东、惠阳、粤西一带上了年纪的客家妇女,仍喜欢戴四周垂挂褶叠着轻飘黑纱的“凉帽”。
在粤东,上了年纪的客家妇女,盘结在脑后的发髻上,至今仍插有一支银簪。这银簪长约10厘米,中间较窄,两头稍大,末端尖利,用银或白金制成,并雕有精致花纹。它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是别住发髻,在特急环境中也可以当作武器,给人以致命的一针。关于银簪的由来,传说是:明朝末年,倭寇跟我国东南沿海的豪绅、奸商、海盗勾结起来,在东南沿海地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他们经常夜半三更袭击民房,洗劫财物,强奸妇女。妇女为了防身,便开始随身隐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以便在遭到倭寇突然袭击时进行自卫。后来,一些妇女为了携带的方便、隐蔽,便把这种小铁器加以精细制作,把它隐插在脑后盘结着的发髻上。它既能别住发髻,又能当作武器,因此深受妇女们的欢迎。人人制作佩带,渐渐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不过,那时的簪子是铁或铜的,后来才用白质金属制作。后来,许多福建客家先民南迁,定居粤东。因此妇女用银簪束发的习俗也就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客家妇女别具一格的服饰还体现在独特的士林蓝与围裙上。
此外,客家妇女还有着许多的独特的生活习俗。例如生育时有坐月子喝姜酒的习惯。又如在客家地区,经常可看到一种外地所罕见的奇特现象,就是妇女们在池塘、溪圳或河边洗衣服时的姿态,一般都是挽起裤腿,双脚站在水里,正面却朝向岸上;而不象外地那样蹲在岸上洗衣服。这也是客家人在历史的迁徙传统中留下来的一种独特的习惯。因为客家先民为避战乱兵祸,长期过着流徙的生活,经常是刚来到一处新地方还未站住脚,追兵来了,马上又要转移;或到了新居地,大多是荒山野岭、野兽出没,经常要防备野兽和当地土著的袭击。因此,连妇女们也养成了随时随地保持高度警戒的习惯。站在水里面向堤岸洗衣服,以备突然袭击,迅速采取应变的措施。据说在今日台湾美浓地方的客家妇女,也仍然保留着这种传统的洗衣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