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八天内第四次地震吗?

如题所述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8月18日1时36分在贵州毕节市威宁县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7.42度,东经103.96度。

监测显示,8月以来,威宁已发生4次地震:

8月18日1时36分贵州毕节市威宁县发生3.8级地震;

8月15日21时28分贵州毕节市威宁县发生4.4级地震;

8月11日01时17分贵州毕节威宁县发生3.2级地震;

8月10日18时30分贵州毕节威宁县发生3.0级地震。

据了解,毕节市地处南北地震带南端东侧,辖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显著,各种构造形迹叠加,相互交错,地震多发,主要断裂有垭都紫云断裂、金沙岩孔断裂、大方马场断裂、石门坎断裂等。

威宁县大部分区域被确定为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星关区、大方县、金沙县、赫章县及威宁县被确定为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据毕节市防震减灾局地震监测数据以及其他途径搜集地震资料整理统计:今年1月至今,威宁共发生2级以上地震7次,3级以上地震5次,4级以上地震1次,最大震级为8月15日发生在石门乡的4.4级地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19
【主回答】威宁处于垭都-紫云地震带【扩展资料】 一、威宁地形地貌 垭都-紫云地震带属于喀斯特山区,地震多为浅源地震,即使较轻的震动也容易引发岩崩。喀斯特地貌的地质结构中的岩石,以屑岩较多,软硬相间,地震会加剧山体松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200米,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乌蒙山脉贯穿县境,其间屹立着四座2800米以上的高峰;县境中部开阔平缓,四周低矮,峰壑交错,江河奔流,是“四江之源”(即乌江、横江的发源地,牛栏江的西源、东源,珠江的北源)。二、气候状况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1812小时,无霜期180天,年降雨量926毫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暖夏凉,夏季平均气温18度。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威宁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 小时而被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湿度较大、季风气候明显、无霜期长、垂直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三、人口情况 2016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128.37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0.69万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年末户籍总户数37.45万户,户籍总人口151.24万人,比2015年增加3.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8‰,比2015年降低3.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9‰,比2015年提高0.58%,死亡率为3.21‰,比2015年降低3.81%。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