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三篇 2010高考满分作文 谢~

有题目 有作者 全文!

第1个回答  2010-07-08
1·幻想与现实:砖(肖楚舟)
矗立在街道上的房屋是用砖砌成的。人类的世界是由幻想砌成的。
我们看似行走在切实可感的硬邦邦的现实之中,实则是浸泡在无数被实现的幻想里。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区别于其他物种独立出来的呢?哲学家大概会说是从猿类会使用工具开始,考古学家大概会从千万年前的头盖骨上测算出一个年代来,我却要在这里下一个独断的结论,是从人的大脑里冒出第一个幻想的气泡开始。
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是由幻想衍生出来的。
吴承恩在《西游记》里给猴哥安上一种必杀技,筋斗云。这里面包含着千百年来被困在四平八稳的土地上的人类对于翱翔这种动作的幻想。四百年后,这种幻想由怀特兄弟变为现实。
凡尔纳在纸上搭造与当时现实脱线的自己的王国,那里有能把人送上月球的大炮,还有在海底潜行的鹦鹉螺号。在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这些幻想统统实现,月球上有了人类的脚印,海底下乱窜着各国的潜艇。
一百年前的清末小说家幻想上海成为万国博览会的会场。现在这幻想成真的场景,正轰轰烈烈地在黄浦江两岸上演。
人首先对现实之外的事物产生幻想,再在漫长的时间里将幻想添上智慧,揉进理性,放进实践里去烈火烘烤,拿出来,才成了搭建现实的砖。于是才有了我们这个巨擘森立的现实世界。如若没有最初仰望天空时对飞行的幻想,人类至今仍是匍匐在土地上的物种;如若没有凡尔纳对外太空和海底的胡思乱想,人类今天兴许是坐等能源枯竭的无助种群;如若没有对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的的幻想,中国人永远不会有机会看着日日刷新的世博游园人数傻傻自豪。
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亦是由幻想衍生出来的。
因为有对于山水日月的幻想,仓颉才在纸上画出象形的汉字。
因为有对于苍生安宁的幻想,老子才把一个小国寡民描绘得那样迷人。
因为有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奥斯汀才把一个达西和伊莉莎白写成英国乡村里的风景。
因为有对于和平世界的幻想,托尔金才把一个中土世界写得雄浑苍凉。
幻想就是这样浸泡着我们。人类的大脑因为有幻想,才有渴望,才有改变世界的伟力。人类的现实,就是以幻想为砖的一场浩大的建筑工事。精神幻想指引方向,保证这世界不在不知不觉中坍塌;物质幻想垒就高度,使得人类往未来的更高深处走去。
人就是塑砖的工匠,有了幻想,才能筑就雄奇的现实世界。而幻想干涸的人类,只不过是躺在泥泞中的蠢物罢了。
肖楚舟作为2009年北大优质生源选拔(创新作文大赛)的全国5位特等奖之一,以及北大自主招生与保送生笔试全国第一,写作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肖楚舟表示,初看《幻想》这个题目,觉得写作范围很宽,仔细琢磨一下材料,其实写好作文有一定难度。单就幻想来说,范围自然是很宽的,但是从材料来看,作文须扣住幻想对现实的推动来写。否则,容易跑题到梦想改变人生这类立意上去,可以说这是一个新意与难度并存的题目。
2·站在幻想之峰了望(徐继胜)
人类自从直立行走以后,面向大地的眼睛可以充满幻想地向上看,向远处看。
在地球上,各种飞禽走兽从我们身边经过,人类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我们不能飞,像鹰那么潇洒于蓝天,不能像马跑得那么快,打洞的技术还不如老鼠,唱的歌也不如百灵鸟那么动听。
人类不是深深地埋头自卑,而是昂头幻想。我们做出像翅膀一样的东西,披在身上,从高处往下跳,好些可爱的人跌下深渊,但飞机还是载着人类的幻想飞向蓝天。
人类因不足而幻想,因幻想而进步。
于是我站在幻想之峰了望,了望中华民族的未来。
我幻想,中国人从等级之阶上走向平等之途。
从周公的礼制开始,中国人有意识地学会分三六九等。什么都有等级,连衣服的颜色和质料。官大的穿的是鲜艳的颜色,被贬在九江做司马的白居易只能穿着青衫,老百姓穿着布衣。文学界,以诗歌为老大,散文次之,小说、戏剧只能等而下之。文人写了小说、戏剧,都不好署真名,羞羞答答地写上笔名。我国小说、戏剧的晚熟,与文学的等级观点有关。封建时代,官为牧,民为牛马;官为父母,民为小草。社会成员依次分士农工商。妻大妾小,男尊女卑。方位上,右为大,左为小。梁山英雄,落魄山寨,也要排排座次。
和谐社会必须是建立在社会成员的平等之上,社会分工有异,但每一个炎黄子孙必须站在同一海拔的地方,没有高下尊卑之分。
我幻想,中华民族热爱真理超过一切。
当真理与权力不合时,我们选择真理;当真理与利益不合时,我们选择真理。我们热爱真理,真理才会爱我们。
巴金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说真话。季羡林先生说: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真话不全说”似乎有点世故,但“假话全不说”却是底线。当真话不好说,我们宁可有尊严地沉默,也不要厚颜无耻地大说假话。
当官员把单位的实情说出来,凝聚力会更大;当科研工作者因真实少发点论文,含金量会更高;当企业家因真实损失点利润,公司会开得更久。
我幻想,中华民族领世界之风骚。
我们有五千年的定力,中国的战马不曾去黑海边吃异国的青草。中国人将孝道营造出世上最温馨的家,白发飘飘之下是儿孙的欢笑。中国人不论走多远,心里想的永远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飞了五千年的凤凰有些老,有些迟钝,但在改革开放的烈火中可以重生。
我幻想,古老东方飞出叫声清脆的小凤凰,把全世界的目光引向远方。
作为武汉外校的语文教师,徐继胜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他的感受是:思路很开阔,“好下手”,但要写好并不容易。“从题目来看,人类幻想的基础是自身的不足,从这个思路下去,可以有许多角度‘入手’写作。另外,现实也有无数的不足,因此,考生也就有了无数的幻想。选何种角度,写哪些领域,考生只要语文基础扎实,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写出出彩的作文。”出于对中华文化的偏爱,他自己选择了文化角度。
3·教室里的时光会飞 丁圣心
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身上暖和至极,舒适至极,淡淡的一股困倦袭上心头,弥久不散。兀自翻阅起冗长的课本,除去老师那略微聒噪的声音,教室里分外安静,三两同学伏在桌上小憩,更多的是神游太虚。 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应该是极惬意的么? 舒适的风将我引出了教室门外,一瞬间阳光灼眼,视线里一片明亮。男生们已经成堆成群地涌出教室,找了块阳光充足的地方就驻足聊起天来,话题从游戏到NBA跳跃不停,人人津津乐道,只差没有手舞足蹈起来。而女生们多数更愿意呆在教室里,略驼着背,伏在课桌上奋笔疾书,细瘦的肩胛骨浅显易见,额上微微有汗滴顺着脸颊流进衣领里,转瞬不见了。天花板上的电风扇“吱啦吱啦”,顽强地抵抗着岁月的痕迹,愈是挣扎,愈是晃动得厉害,引得坐在电风扇下边的人惶惶不可终日。 大家都说,教室是学习的场所,操场是玩闹嬉戏的区域,而学校则是承载了我们所有青春与梦想的地方。深吸口气,有三月里青草的味道,红墙白瓦的味道,天空白云的味道,以及校服上浅浅的漂白粉的味道……这些所有一切的一切,无一不在提醒着我,这里是我的学校,我的班级,我生命中不可磨灭地和无法取代的记忆。 大抵是中午,所有人都在教室里做作业,聊天或是互相抽背单词,俨然形成了两种风气。一派人主要以学习为主,聚在一起讨论题目的有之,互相抽背古诗、单词的有之,教别人做题的有之。而另一派则以男生为领导,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侃大山,听者津津有味,也不在乎现在聊天是有多么的不合时宜,更是不嫌大热天的挤在一起。结果引来了老师的极为不满。 “你们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在干什么,肯定不是在讨论学习!”声音里夹杂着一股硝烟。 “我们在取暖!” 老师顿时哑然失笑,想要发火的想法却也消失得没有一点儿痕迹。这个回答令人啼笑皆非。 笑过之后稍稍出了神,想到不知不觉自己在这里已经呆了足足有四年之久,喜悦、忧伤、迷茫、无助、委屈、兴奋、激动……仿佛一辈子的事都浓缩在这里体验过了,不禁有些仲怔。常有人说,班集体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果不其然。 倏忽间有人拉着我的手,目光凝聚才发现是死党站在面前,一副“快快收魂”的表情瞪着我。 “怎么了?” “还问怎么了?班里人都走光了,忘记了么,运动会啊。”理所当然地摆着一张“完全败给你了”的脸,“我们要给大家加油啊,咱班最团结了!” ——我所身处的集体,是一个充满欢笑、常常会有拌嘴却感情依旧很好的集体。是一个承载梦想的地方。我为有它而骄傲,或者,它为有我们而骄傲。 “喂——”远处的朋友们,阳光下缩成了掠影,她们微笑着,她们挥手,仿佛是一场盛大的道别,“别愣在那里,你来不来,不来我们可走了……” 嬉戏声,打闹声。 像是个温暖而美好的童话。 作文二:··我们初中生的故事 那一刻,我们毕业了。 他们在那里呀,他们还在开吗?我们就这样,在木棉花开的季节走出初中的大门。 ------题记 我们的摩天轮已经停下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换取的是高中的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却为何留念格子里的春天? 啊,再在校园里走走吧...... 木棉花总在新生来的时候与老生毕生的时候开放,满目的艳红,灼灼其华,仿佛我们用汗水心血祭奠的青春,一去不复反,树下刻着谁和谁的名字,承诺着“友谊长春”的誓言,却还不明白一辈子的约定是多么奢侈。曾经手拉手的畅谈心事,却可能终究抵不过拉着行李在校门口你往右走,我望左。 操场静下来了,往日与同学们的纳喊声,加油声收藏在那里了呢?被秘密定格的雨水顺着叶子的脉络滴下,有多少件心事还来不及分享?有多少公式还来不及默写?有多少面孔还来不及铭记?随着“卡擦”一声,毕业照上呆呆的笑脸为一切画上了并不完美的句号。 此刻,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粘稠的丝网缠铙着心扉。教室讲台上的座位表是否成为解锁的密码?在老师眼皮底下的恶作剧偷走了我们多少的窃喜与害怕?厚厚的书墙,埋葬了我们多少的操场梦想?把你的背景剪成窗花贴在心上,朋友这样还会把你忘记吗?当记忆被岁月一点点漂白,一点点磨平,是否再也叫不出你的名字? 骂了三年的饭菜如此成了习惯的美味,为了吃上鸡抓,还能不能容许我们插队呢?精彩的电视节目总在最高潮的时候被关掉,随着一阵虚声,人群逐渐散开,一圈一圈地消失。饭堂的叔叔阿姨还是那么粗鲁地对待下一届学生吗?为什么我现在脑中记住他们的却还是某一天多给了一碗紫菜汤时的温柔呢? ...... 过去了,结束了,该散场了吧? 风筝总会飞远,但它的线头留在了地上;炊烟总会飞远,但它的源头留在了屋里;我们总会飞远的;但脚印留在了母校的剧场...... 不该悲伤,因为我们在成长. 那一刻,我们真的毕业了
第2个回答  2010-07-08
自己查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