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的相关事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成语,比喻不忘前事,莫要忘本。春秋时期,齐襄公专横暴虐,对外杀了鲁国国君鲁桓公,并奸其夫人。在国内屠杀百姓,凌辱大臣,臣怨民愤,众叛亲离。公子纠和小白,离国出逃,以避祸患。公子纠由管仲辅佐奔鲁国,小白则有鲍叔牙辅佐奔往莒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这时,齐国大臣派人到莒国请小白回国;鲁国也要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齐国。他们怕小白捷足先登,便派管仲暗箭射杀小白。可巧这一箭射到了小白衣带玉钩上,小白佯装被射死,管仲回鲁国报功。鲁公与公子纠大喜,便缓缓而行,六天才到齐境。这时,小白早已返齐坐上了君位,称齐桓公,遂发兵拒鲁。后齐桓公纳鲍叔牙劝谏,不念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终成霸主。
有一次,齐桓公举行盛大的寿宴,鲍叔牙祝曰:“愿您不要忘记出奔在莒的艰难岁月。”桓公拜谢曰:“寡人与士大夫皆勿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吕氏春秋.直谏》),这就是“勿忘在莒”典故的由来。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在金门岛的石壁上,亲笔题写“勿忘在莒”四个大字。毛泽东主席文革期间南巡时,问广州军区政委刘兴元家住何处?当听说刘是山东莒南人时,说:“勿忘在莒嘛!” 战国末期,七国兵争,莒地属齐。燕上将军乐毅伐齐,连下七十余城,独莒与即墨未下。 齐闵王奔莒,求救于楚。楚国派大将淖齿率20万大军驻莒,骗杀闵王,又缉拿其子法章,欲自立为王。法章躲在莒太史殷家中当佣人,太史殷的女儿为其暗送衣食,并私定终身。
齐闵王的侍卫官王孙贾,寻闵王到莒,听说闵王已被杀,怒入市中,袒右臂一呼,纠集400余人,冲进楚营,将淖齿杀死,寻到法章,立为齐襄王,下聘莒太史殷之女为王后。襄王在位19年,基本由君王后主政。齐襄王死后,其子建立为齐王,但国家的内政外交大事仍由其母做主。君王后确定的外交策略,即联合诸侯,共御秦国,使齐国获得了一个比较安全安定的外部环境。有一次,秦昭王派使臣赠太后玉连环,说:“齐多智士,不知能解此环否?”太后将玉环交与众臣,问谁能解?群臣均谓不能。殷太后用锥破之,对秦使说:“我已解矣。”秦使臣知齐不可辱,未敢妄动。这就是:“谁人解的玉连环”典故的由来。 刘勰,字彦和汉皇室后裔,梁王朝时期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批评理论专著,成为世界显学,千古流传。晚年刘勰回归故里,住锡家莒县浮来山定林寺,潜心校经著述,终老一生。
为纪念刘勰,研究《文心雕龙》。年,郭沫若先生为浮来山定林寺题写了“校经楼”、“文心亭”碑碣,辟设了“刘勰纪念堂”。近些年来,随着对《文心雕龙》巨著的深入研究,莒县先后出版了《刘勰传》、《刘勰与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译注》等专著,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莒城西公里处,有一座秀美的浮来山。山上有座千年古刹定林寺。定林寺园中,屹立着“天下银杏第一树”。树高24.7米径围15.米早在春秋时期,鲁银公与莒子曾在树下会盟,树龄近4000年,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名录。至今仍枝繁叶茂,金果满枝(银杏果大而圆)。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出家后法号慧地。曾在树下校经当今,云游四海的名僧本贞法师,仰慕古银杏树的超凡之灵气,远道来此修行礼佛。每年春分、秋分季节,全国各地来银杏树下浴佛光、沐灵气者,络绎不绝。金秋十月,古银杏树叶经霜散落,犹如黄金铺地,内中杂以银杏佳果,游人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