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醉翁亭

千载醉翁亭

李红

①滁州琅琊山,山青水碧,蔚然深秀。山上醉翁亭,任千载岁月的侵蚀磨砺,依然不减其无穷魅力。谁会想到,这样一座小小的亭阁,千载而下,与欧阳修以及他震撼千古的《醉翁亭记》相合为一,成为屹立于后人心中的一座永恒的文化雕塑。

②欧阳修出身寒门,幼年丧父,秉承母教,发愤苦读。他砺砺风节,上师唐代韩愈,下扫西昆颓风,终成一代文坛盟主。进士及第后,他曾官居翰林学士、枢密副史、参知政事等要职。在庆历政坛上,他的正直谠言,世所瞩目。遇事敢言,不知圆融变通,必定为世俗所不容,这便注定了他宦海浮沉,坎坷一生。欧阳修的一生中,遭遇过很多次的不幸贬谪。庆历元年,四十岁的欧阳修贬守滁州,这次贬官,表面上受甥女张氏之狱的牵连,实际上是由于他立朝刚直,正言劝谏,不能见容于仁宗;又因推行“庆历新政”,得罪了当朝的保守派。

③不幸,每个人都会遇到,我们无从掌握。真正的修养、品格是要在苦难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拉开时间的帷幕,我们看到多少士子沉沦下僚时像蓬草一样转徙漂泊的身影。嘚嘚的马蹄声,辚辚的车轮声,呀呀的船棹声,千山万水刻印下他们疲惫的足迹,沉重的诗行。贬谪是人生的一部大书,它给人以磨难痛苦,也锤炼着人的精神风骨,在沉沉的压抑之中,也许是一种毁灭,也许是一种升华。

④来到滁州的欧阳修,尽管远离了高官厚禄、车水马龙、皇城大气,但天地之大,总有一块小小的可以安放和舒展心灵的所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片远离了王气的天地。是何等的优美,何等的惬意。滁州的欧阳修是快乐的,在这山色空蒙、云轻林秀的景色里,他舒展着自己的身心;在深得民心的施政中。他享受着百姓拥戴的快乐。政治上的风雨。怎能压抑旷达的情怀:“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他用诗文和行动诠释着迁谪后的处世之方:不以迁谪之情萦怀,不作戚戚之文。不能说遭贬之人内心没有苦闷。但戚戚嗟怨借酒消愁是一回事,放达自适又是一回事。才高学富、胸有万卷的欧阳修在恬然物外、宠辱皆忘中展现泱泱君子的坦荡襟怀:“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天上浮云这么美丽,地上青草这么美丽,如果在春游赏花中碰到一个坐着小竹轿、喝得微醺微醉、插着满头野花的老者,那就是 当地太守——庐陵欧阳修了。

⑤人不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但能支配自己对待命运的态度。同样的际遇,不同的精神状态,生活的意义就会完全不同。生命之中有可赏悦的一面,欧阳修透过悲慨看到了可赏悦的一面,这就是欧阳修的修养,欧阳修的品格。

1、第一段中,作者说醉翁亭“千载而下,与欧阳修以及他震撼千古的《醉翁亭记》相合为一,成为屹立与后人心中的一座永恒的文化雕塑”,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请结合选文的内容,说说“相合为一”的具体指的是什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提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2)如何理解醉翁亭是“一座永恒的雕塑”?

2、文章以“千载追问亭”为题,而作者却花了不少笔墨来写欧阳修的人生际遇和处事精神,这样写是否喧宾夺主?说说你的看法。

3、欧阳修贬谪滁州的实质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看待被贬谪滁州的?

4、第4段中“滁州的欧阳修是快乐的,在这山色空蒙、云轻林秀的景色里,他舒展着自己的身心”,写出了欧阳修怎样的性格特征?

5、文章最后一段说:“人不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但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请结合欧阳修贬谪滁州的例子,谈谈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

第1个回答  2013-08-17
1、(1)指醉翁亭山青水碧、蔚然深秀的自然物境和欧阳修恬然物外、宠辱皆忘的处世心境融为—体。提及《醉翁亭记》,大大地丰富了下文借“景”抒情的意蕴(2)这里说的是醉翁亭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指醉翁亭蔚然深秀的优美环境、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以及千古美文《醉翁亭记》,更指欧阳修为后人所仰慕的对待生活、对待命运的旷达胸襟和人生修养。

2、不是。本文的重点不是写醉翁亭,而是借醉翁亭来寄寓欧阳修的人生际遇和处世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抒发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启发读者要有积极支配自己命运的心态。

3、实质原因:他立朝刚直,正言劝谏,不能见容于仁宗;又因推行“庆历新政”,得罪了当朝的保守派。对贬谪滁州这件事,他不以迁谪之情萦怀,在恬然物外、宠辱皆忘中展现泱泱君子的坦荡襟怀,寻找生命中有可赏悦的一面。

4、虽仕途坎坷,但能旷达愉悦,以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娱情山水中支配自己的命运。

5、欧阳修虽被贬谪滁州,但他仍以积极乐观、宠辱皆忘的心态,寻找生命中有可赏悦的一面,坦荡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给我们的启示: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失败,我们不能逃避,也不应该逃避,而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支配自己的命运,像欧阳修那样:寻找其中积极或能解脱的一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