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车次的旅客列车发展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除了以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车次外,部分客车车次还在阿拉伯数字前加上代表列车种类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但在广播时,铁路部门要读成车种首字发音;例如,T读“特”、K读“快”、L读“临”。 另外,“管内”表示列车行驶区段在同一个铁路局的管辖范围之内,而与之相对的“跨局”,则代表列车运行区段超过一个局的管辖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由195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期,中国铁路客运车次一直变化不大。按当时的规定:
1~98次为“直通旅客特别快车”,简称“特快”,一般开行于北京与中国大陆各大城市,以及国际列车,列车牌上有两道红线。
101~298次为跨铁路局的“直通旅客快车”,简称“直快”,列车牌上有一道红线。
其中,101~198为跨两局以上的直快列车;
201~298为跨两局的直快列车。
301~398次为铁路局管辖范围的管内普通旅客快车,简称“普快”。
401~498次是跨铁路局的“直通旅客慢车”简称“直客”。
501~558次是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管内旅客慢车,简称“普客”。
601~678次是节假日开行的临时旅客慢车。
681-698次是客车和货车混合装运列车,简称“混合车”,这种车次只出现在铁路专用线和铁路支线上,数量不多。
701~748次是大城市的市郊通勤旅客慢车,简称“市郊车”。
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旅客列车车次有了较大变化。
1~198次为跨局特别快车,
201~298为管内特别快车,
301~598次为跨局直通旅客快车,其中跨三局及以上为301~498次,跨两局为501~598次。
601~698次为管内旅客快车。
701~748次为直通旅客列车,
751~898次为管内旅客列车,
901~948次为市郊旅客快车,
951~998次为混合列车。
同时,由于多种新型列车的出现,故新增准高速列车Z1~Z98次、快速列车K1~K298次和旅游列车Y1~Y298,其中跨局直通为Y1~Y198次、管内为Y201~Y298次。需要注意的是,K字头的快速列车比特快列车的级别更高,这与此前、此后的用法都截然相反。
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三次大提速,其中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列车分类和列车车次的变化。随着铁路客货运量的不断增长,旅客列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列车分类和列车车次已无法满足需要。为规范管理,适应市场营销需求,铁道部重新修订了列车分类和列车车次。新的列车车次将传统的快速列车、特快列车、直快列车、普通客车、混合列车、市郊列车、军运人员列车七个等级调整为三个等级,即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包含普通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慢车),并对特快和快速列车车次冠以汉语拼音字母前缀。此前,特快、普快、普客列车车次并没有以字母区分,因此不同铁路局存在相同车次号的情况;改用字母后一段时间,经过调整,重号现象消除。
以下旅客列车等级自2009年4月1日起执行。
由该日期开始管内旅客列车车次有较大变化,除无字母前缀的普通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列车,以及临时旅客列车外,其余管内客运列车车次的数字部分均由1—3位升为1—4位,即等级代号+四位数字的车次编号方式,因此,许多车次都会有较大变动。例如:上海铁路局在4月1日后,管内动车组列车统一在千位数加5,如南京—上海D401次改为D5401次;管内特快则加7,如上海—池州T776/777次更改为T7776/7777次;而管内快速更改为K8,如蚌埠—阜阳N493/492次更改为K8493/8492次,其它铁路局也有类似更改,但不一定是简单的加一位数字,也有可能完全更改车次编号。同时,原来分别代表管内快速列车和管内临时旅客列车的“N”字头和“A”字头车次被取消。 为铁道部在2009年4月1日新增车次,用于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G”字头车次在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开通起开始使用,最高运行速度为380km/h。其中G1—G5998为跨局,G6001—G9998为管内。
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高X次”。
  
C(城际动车)
京津城际铁路的CRH3型动车组于2008年8月1日随京津城际铁路开始对公众运营而新增的车次,以C字体加上四位数字,代表运行距离较短、以管内列车为主的城际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为350km/h。其中C1—C1998为跨局,C2001—C9998为管内。 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城X次”或“城际X次”。
为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起新增的车次,均使用和谐号动车组运行,最高速度为200~250km/h。其中D1—D4998为跨局,D5001—D9998为管内动车,各铁路局管内动车组车次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确定。 动车组检测车为DJ5501---DJ5598,“DJ”读“动检”。 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动X次”或“动车X次”。
Z17/18次列车为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后新开行的夕发朝至跨局空调列车,以“点到点”模式运行,大部分直达特快车次全程一站直达,也有部分会停靠起点站和(或)终点站所在铁路局管内的大站,以及中途必须技术停车的车站,最高时速162公里。大部分为全列软席,部分列车挂有硬卧与硬座。直达特快列车是中国首次实行单司机值乘、长途列车中途换班的运行方式,牵引机车通常为DF11G型机车、SS9G型电力机车或SS7E型电力机车,而车体均为25T型客车。直达特快列车全部都是跨局的列车,不区分跨局和管内,车次范围为Z1—Z9998。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直X次”。
在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前,“Z”字头车次是代表运行在广深铁路上的“准高速列车”,第三次大提速后原来的准高速列车开始使用“T”字头特快列车的车次。
2014年12月10日中国铁路第七次大提速后,将进藏的列车以“T”开头的车次全部升级为“Z”字头的列车。
T15/16次列车和T201/202次列车的共用水牌为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起新增的车次。特快列车一般全程只停省会城市、副省级市和少量主要地级市等特大站,全部均为空调列车,部分列车为25T型车底。在线路条件容许情况下最高时速142/160km/h。其中T1-T4998为跨局,T5001-T9998为管内。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特X次”。 各铁路局管内特快旅客列车车次范围:
哈尔滨局T5001—T5300,沈阳局T5301—T5600,北京局T5601—T6000,太原局T6001—T6300,呼和浩特局T6301—T6400,郑州局T6401—T6700,武汉局T6701—T7000,西安局T7001—T7300,济南局T7301-T7600,上海局T7601—T8000,南昌局T8001—T8300,广铁集团T8301—T8700,南宁局T8701—T8800,成都局T8801—T9000,昆明局T9001—T9200,兰州局T9201—T9400,乌鲁木齐局T9401—T9600,青藏公司T9601—T9800 在实行第三次大提速前,“T”字头车次是代表运行在沪宁铁路上的“特级列车”,由上海铁路局营运的特级列车由1997年4月1日起开行,车次范围为T1~T16次。
T字头车次在铁路系统内的正式念法是“特X次”。
K135次快速列车为1999年10月1日中国铁路第二次大提速起新增的车次,但快速列车的等级多年以来有很大变化。目前快速列车一般全程停靠地级市和以上级别城市的中大站、特大站,95%以上为空调列车,最高速度为120km/h。其中K1-K6998为跨局,K7001-K9998为管内。 各铁路局管内快速旅客列车车次范围: 哈尔滨局K7001—K7300,沈阳局K7301—K7600,北京局K7701—K7800,太原局K7801—K7900,呼和浩特局K7901—K7950,郑州局K7951—K8050,武汉局K8051—K8150,西安局K8151—K8250,济南局K8251—K8350,上海局K8351—K8700,南昌局K8701—K9000,广州铁路集团K9001—K9300,南宁局K9301—K9350,成都局K9351—K9600,昆明局K9601—K9660,兰州局K9661—K9740,乌鲁木齐局K9741—K9800,青藏铁路公司K9801—K9850
在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前,“K”字头列车的等级相当于现时的特快列车,是在第二次大提速时将部分车次小于200的特快列车一律在原车次前加上代表快速列车的英文字母“K”。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前,跨局快速和管内快速列车车次均为“K”字头,此后由于快速列车不断增加,自第五次大提速起将跨局快速和管内快速车次分开,新增代表管内快速列车的“N字头车次,此后“K”字头车次单指跨局快速列车。至2009年4月1日起,铁道部调整旅客列车车次后,跨局和管内快速列车均为“K”字头车次。现在为我国用途最为广泛的列车,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快X次”。
普快列车沿途停靠的车站数量比快速列车更多,一般来说除了停靠线路上所有地级市和以上级别城市的车站,也停靠不少县级市车站,最高速度为120km/h。全国普快列车当中约有55%为空调列车。车次没有英文字母,车次范围为1001-5998。其中1001-1998为跨三局及其以上,2001-3998为跨两局,4001-5998为管内普快列车。 各铁路局管内普通旅客快车车次范围:
哈4001-4200,沈4201-4400,京4401-4600,太4601-4650,呼4651-4700,郑4701-4800,武4801-4900,西4901-5000,济5001-5050,上5051-5200,南5201-5300,广5301-5500,宁5501-5550,成5551-5650,昆5651-5700,兰5701-5800,乌5801-5900,青5901-5998

一般在春运、暑运、国庆长假等客流高峰时候开行的临时旅客列车,停靠县级市以上级别城市的站点,按普通旅客快车等级运行和调度。不少临客列车都没有空调。由于临客列车的客流对象一般是回乡或去城市打工的民工(尤其在春节前后),因此也被称为“民工专列”。
临时旅客列车,还可分为图定临时旅客列车、图外临时旅客列车。其中图定临时旅客列车,是指排入铁路列车运行图,长期开行;图外临时旅客列车是指在节假日客运高峰,通过占用货运列车运行时段、铁路线路维护天窗时段而开行的旅客列车。临时旅客列车的车次往往以字母L开头。但是,春运时通过延长或立即折返图定旅客列车而增开的车次,仍然沿用T字头、D字头、Z字头等等。例如,长春-北京间的T59/60次,在春运时通过到达终点站后白天折返运行而增开了T359/360次临时特快列车。Z61/62次,白天折返增开了Z161/162次。
除了L字头的图外临客,还开行过A字头的图外临客。A字头的图外临客是“按需开行”的“按”字的首字母,即在春运前已经排好了L字头临客,后来由于铁路客流超出预计需要再额外增加的临客。
春运时,铁路系统除了图定列车、公布增开的L字头临客,还会储备一批车体与列车乘务组作为不时之需的预备。在某个铁路客运枢纽城市(如北京、广州、上海等)发生预期之外的客流积压时,把这些处于待命状态的客运列车车体、乘务员组增派上去疏解客流,这就是“按需开行”。因此也有人称A字头临客为“临外临”。A字头临客跨多个铁路局管段运行很常见,如武昌至温州、北京至哈尔滨。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后,A字头车次表示为路局管内临客。 车次范围为L1-L998与A1-A998。 2009年4月1日起,铁路停用“A”字头车次。L字头临客的车次范围从L1-L998扩大了十倍,为L1-L9998,其中L1-L6998为跨局,L7001-L9998为管内。
各铁路局管内临时旅客列车车次范围:
哈L7001-L7300,沈L7301-L7600,京L7701-L7800,太L7801-L7900,呼L7901-L7950, 郑L7951-L8050,武L8051-L8150,西L8151-L8250,济L8251-L8350,上L8351-L8700, 南L8701-L9000,广L9001-L9300,宁L9301-L9350,成L9351-L9600,昆L9601-L9660,兰L9661-L9740,乌L9741-L9800,青L9801-L9850 L字头车次的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临X次”。 主要为旅游高峰客流而开行的旅客列车,也可以是旅行社向铁道部申请组织成团包车而开行的旅游专列。目前仅有少数列车使用“Y”字头车次,例如实行新售检票方式之前的北京市郊铁路S2线(更改为新售检票方式之后车次变为S201至S232次)、北京到秦皇岛间的Y509/Y510次。车次范围为Y1-Y998,其中Y1-Y498为跨局,Y501-Y998为管内旅游列车。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游X次”。
各铁路局管内临时旅游列车车次范围:
哈尔滨局Y501-Y530,沈阳局Y531-Y560,北京局Y561-Y600,太原局Y601-Y630,呼和浩特局Y631-Y640,郑州局Y641-Y670,武汉局Y671-Y700,西安局Y701-Y730,济南局Y731-Y760,上海局Y761-Y800,南昌局Y801-Y830,广铁集团Y831-Y870,南宁局Y871-Y880,成都局Y881-Y900,昆明局Y901-Y920,兰州局Y921-Y940,乌鲁木齐局Y941-Y960,青藏铁路公司Y961-Y980
普客列车一般全程停靠沿途大部分车站,基本上“站站停”,而且票价低廉,很受农村乘客和广大铁路迷的喜爱。少数普客为空调列车。车次范围为6001-7598。其中6001-6198为跨局,6201-7598为管内普客列车。 各铁路局管内普通旅客慢车车次范围:
哈尔滨局6201-6300,
沈阳局6301-6400,
北京局6401-6500,
太原局6801-6850,
呼和浩特局6851-6900,
郑州局6901-6950,
武汉局6951-7000,
西安局7001-7050,
济南局7051-7100,
上海局7101-7200,
南昌局7201-7250,
广铁集团7251-7300,
南宁局7301-7350,
成都局7351-7450,
昆明局7451-7500,
兰州局7501-7550,
乌鲁木齐局7551-7580,
青藏铁路公司7581-7598 然而不少铁路局认为开行普客列车产生亏损,武汉铁路局已经停运普客列车,上海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郑州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南宁铁路局等只保留1-4对主要普客列车。 通常用于铁路职工和周边居民上下班,列车“站站停”,属于普慢列车,车次范围为7601-8998,均为管内列车。
各铁路局通勤列车车次范围:
哈7601-7798,
沈7801-7998,
京8001-8150,
太8151-8198,
呼8201-8250,
郑8251-8298,
武8301-8350,
西8351-8398,
济8401-8450,
上8451-8550,
南8551-8598,
广8601-8698,
宁8701-8750,
成8751-8850,
昆8851-8898,
兰8901-8950,
乌8951-8980,
青8981-8998
Q1(青1)次(格尔木→拉萨):为2006年7月1日在格尔木和拉萨同时举行通车庆典首发列车,至今再没有Q字头班次。而京九、沪九直通车有时为了在售票系统中区别也会使用Q97/8、Q99/100的车次,但实际运营时仍然使用“T”字头。
J2(藏2)次(拉萨→格尔木):为2006年7月1日在格尔木和拉萨同时举行通车庆典首发列车。
J1-J41(救1-救41)次:为转移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灾区大量伤者到全国其它城市治疗,而在2008年5月17日至6月1日间开行从成都、绵阳、德阳、广元发往北京、厦门、洛阳、西安、常州、扬州、南通、杭州、长沙、武汉等地的救援列车,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铁路转伤员工作。
S201-S232:北京市郊铁路S2线实行新售检票方式之后车次,“S”代表市郊列车。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市X次”。
S9XX:天津-蓟县,使用新造25G车底
试运转列车:车次范围为55001-55998。
路用列车:车次范围为57001-57998,在一些客流量非常小或支线铁路上的通勤列车,一般只用于铁路职工通勤,也可以是客货混编。 
回送出入厂客车车底:车次范围为001-00298。
回送图定空车车底:车次前加0
因故折返旅客列车:车次前加F,念法为“返X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