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包括哪些内容.?哪位朋友了解的请解答一下.谢了..

第1个回答  2013-12-03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虽说在公务员招考中法学专业的招考人数算比较多的,但是水涨船高,报的人数也很吓人。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历年公务员的录取分数,法学专业的成绩往往都是很高的,这也是报法学的人悲哀之处。但是单纯把就业问题看成是高考时选择也实在太可笑了。这样说,我们是不是也要算上小学中学,再推理下去,是不是直接应该考虑自然选择问题啦???所有的人,真正想知道的是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在彷徨无措的时候,抱怨几句,又有何措。哪个人,没有脆弱的时刻,没有无助的瞬间。如果你没有办法帮助别人,如果你没有言语安慰别人,如果你没有心情倾听别人,你至少还可以选择安静,而不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别人伤怀的时候大放厥词……环境专业考公的情况我不清楚,但据我们学校的情况来说,他们专业男生的就业率是很高的,考公的人应该仅是少数吧。
第2个回答  2020-09-17

现在很多人认为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惨淡,行业过分饱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

法律专业呈现的饱和状态一般是指中低端的法律人才的饱和,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1、 法律专业的特殊性

法律专业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你要是说它复杂,它可以真的很复杂,但是你要是说它简单,它也可以很简单。就拿我自身来说,学习法律不过两年,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于法条以及案例的查询,就可以解决一些很基本的民事案件。法学理论固然重要,但对于这个专业来讲,实践更加重要得多。

2、 专业开设门槛较低

法学专业或许是开设最为广泛的专业,无论是几本院校,无论是以哪个专业见长的高校,都可以开设法律专业,这就导致了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汪洋大海,但水平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小城市中低端的法律工作就因此趋于饱和。下面是部分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

这样的情况就要求作为法科生,要经过比较深入的学习,才会获得比较好的就业机会,主要的法学就业有以下几个方向

1、 律所工作

最为常见的就是在毕业后应聘律所工作,成为职业律师,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城市的知名律所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要求应届毕业生有着很强的理论基础。

2、 学术研究

这条就业途径就要求你有着很高的学术水准,一般要有博士学位,主要有在高校做法学教授,或者进入研究院工作,比如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做研究员。当然能成为真正的学者的是凤毛麟角。

3、 公检法

去司法机关,检察院或者法院工作,当然就是大家所说的公务员这条道路,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国家工作人员,这样的就业途径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尤其是现在国家在逐步提高法官的待遇来保障司法公正,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企业法务

去一些企业的法务部门从事法务工作,主要涉及到的是经济法,公司法与民法。这样的情况,你的收入往往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但一般情况下,收入还是可观的。

5、 学术研究+律所工作

你可以选择一路读书,从事学术研究,到高校应聘讲师,成为大学教授,有稳定的工作。然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兼职律师,增加收入的同时,丰富经验。

总之,法学专业的就业就这么几个方向,无论是何种途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还是最重要的。

第3个回答  2020-09-17

本人法学在读本科生。说实话,作为一个天生爱好文史哲的人,当初选择法学部分原因就是就业。法学是一门实用学科,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有实实在在的技能。因此就业肯定不至于太困难,就业前景绝不会差。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就我所知,为大家说明原因。

1.     国家重视。早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要建设“法治社会”。各项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司法程序不断优化,社会普法不断深入,这都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法治化注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只要社会存在一天,国家存在一天,法学就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学科。

2017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典呼之欲出。

2.     社会需要。21世纪是文明的时代,凡事讲规矩。啥是规矩?最高的规矩就是法律。有了纠纷找法律,权益受损找法律,办什么事都得按法律来。现实中有许多人权益受损,需要法律的帮助,可他们又不一定懂法,所以就得靠专业人士了。许多高校法学学科都开设了“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就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时代,法律的地位更显突出。

图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接待民众。该中心成立于2000年,为社会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曾被《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墙上的锦旗反映了其成就。

3.     出路广。想走公务员,可以当法官检察官;自由一些的话,可以当律师。这只是法律从业者的一部分。实际上这个社会处处需要法律。如企业就需要专门的法务人员来应对法律问题与纠纷。此外,不想搞实践,可以搞学术啊,高校老师就是不错的选择,地位高,相对轻松(但至少得读到博士)。而且你完全可以兼得,比如你可以在律所就职,同时在高校当老师。只要你有了一定的从业经验和能力,你的收入绝不会低,而且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教过我的老师,基本都有相当的公检法或律师从业经验。

另外说几句:说学法不好就业,无非是当今中国各高校,法学专业开设呈现一种泛滥趋势,不论是综合类,还是理工类,文史类,师范类,几乎是凡高校必有法学专业。因此造成法学毕业生过多,就业市场偏饱和。一言以蔽之,不是法学不行,只是人太多,竞争压力太大。但,只要你足够优秀,不仅无需担心就业问题,高质量就业也并不困难!

第4个回答  2020-09-17

作为PKU法学院学生,楼主看过本校本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报告,整体来说,法学生就业不难,但是难在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全国高校大部分都设置了法学专业,同时法学专业每年招生人数都不少,这导致了法学毕业生过多(以北京大学法学院2018届毕业生为例,共有579人,其中本科143人、硕士387人、博士49人*,人数常年稳定,可谓本校“大院”),现在法律人才接近于饱和,供过于求。加之法律行业里面佼佼者众多,由于高薪的吸引,许多人愿意来从事律师、或者金融法律行业,竞争激烈,如果个人条件(学历背景、法律实务能力和英文水平)一般,想找到理想的工作确实不易。

同时,如果期望从事与资本市场、证券、金融等相关的法律业务,也会因为某些时刻金融市场的不景气而受到影响。如果恰好遇上经济不景气的时期,用人单位可能会对入职要求提高,或者在入职后面临裁员等。

但是,好不好就业都是相对来说的。法律行业现在看似饱和,却缺少法律精英人才。如果确实法律素养过硬,那就业并非难事,且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从法学院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更多。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不论是各大公司还是政府机关,不论是金融还是其他行业,都需要法律人的支撑(以北大法学院2018年硕士毕业生为例,毕业后的就职单位十分多元,包括律所、公司、金融机构、政府、公检法和国企事业单位等等*)。

而且,现在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更受青睐,比如精通英文,再会一两门小语种,这样的人才在国际法和国际私法领域中都很受欢迎,又如在律所中的知识产权部门,理工科本科加之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学历,相对于本科就读法学的同学来说,其理工本科背景对于专业地处理一些案件,更有帮助。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数据来源于北大法学院18届就业报告

第5个回答  2020-09-17

报考志愿时,应该从下面几方面来理解法学专业

一、选择学习方向

法学是一个大的方向从概念上讲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具体到专业的填报上就比较复杂,会有学习方向上的选择,这种方向会关系到你进入法学院后进行什么系进行学习,一般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方向:

1、民商法方向,民法的范围相当的广泛,也是应用最多的法律体系,例如:《民法》、《婚姻法》、《经济法》、《合同法》等都是这个方向的学习内容。

2、刑法方向,刑法也是法学教育中的主干学科,在公安机关中此法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它包含有:《刑法》、《刑法诉讼法》、《法医学》、《侦查学》等内容。

3、国际法方向,随着中国加入到WTO后,对国际法也越来越重视,选择这个方向的同学会系统性的学习和国际法相关的知识。

4、法制史方向,法制史方向是在各个法学院校中是比较冷门的方向,但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在考研时,这个方向的研究生竞争并不激烈,而且在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的机率会比其他学习方向的同学大。

二、就业

法学专业毕业后其实各个法学院校的学生就业率都不高,造成这种局面有两点原因:

1、法学专业比较对口的单位就是公检法机关,但这类机关都是要参加相应的公务员考试的,但由于公务员的录取比列有限,所以其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2、如果退而求其次选择进入律师这个行业,那么也将面临着律师资格证的考试问题,律师证的考试被称为“中华第一考”,其通过率也不高。

所以,这两个原因就造成了法学专业就业率低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