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健脑养身功夫 第二节 静心功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一、静心的方法

静,在一些人看来是不好做到的事情,其实也不难。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靠大脑支配人体的各部器官活动,由于社会的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很多事情,开始产生了思维活动,这是意念,就是人的思想。人们把这种正常的思维活动,看成是静的一个负担,其实,这是大脑神经的职务,是它的本职工作,为了静就要停止它的工作,这个做法很不科学。

静,就是使产生思维活动的大脑神经器官本体,松静自如,安定自如,静止冷静,安神开朗,豪迈放心,不是停止她的工作。因为,她在人的身体上就是干思维这一行的,人的身上没有这个行道,人就完了,因此,不要把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看成静的负担,这正是她完全负责地完成了她的本职工作,说明了她的责任心强。千差万别的想,是因社会上的物质存在。决定她产生的是大脑神经思维器官本体的产物。静是静体,不是静物,大脑神经的物,不影响脑的健康。如同镜子照物,不失不减镜体光明,要把思想的物看成是浮云,浮云掩盖不了青天,思维事物掩不住大脑神经器官本体,那就是说浮云可以散,头脑中正确的思想可以变。

思想事物千般换,思维本体没有变。控制千般换,思维本体生二念,此举是真乱。思想事物是流水,控制事物水浪翻,一波未平二波现,只因投石入水间,要对思想施手段,听之,任之,不管,不顾,不打,不骂,不善,不恶,任其自由自在自然欢。自然欢,乐无边,无忧无虑静中天,静中天,得安然。

以上这个办法,就是制服思想的一个办法,修心养性的人把制服思想的乱,叫作降心,降心不降便降心,“不管他”的这个方法,就是比较至上的方法,因此,这个方法的名字叫作“降心不降便降心”这是一种听其自然的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另外有三种方法是人为的方法,叫为法,为法是二法,那就叫有为法。听其自然的方法,是无所作为的一种方法,就是不用人为的任何一种手段的方法,把这种法叫无为法。

无为法是真法。因为,思想上不再有另外产生一个念头来制服思想上的乱,故此又管无为法叫不二之法,所以叫作真法。因此,就把有为的法叫作二法,这个二法次于真法,原因是,想是一个念头,可是在自己思想上又想出一个办法来制服思想上的想,这就是人为的一种方法,所以叫有为法,又叫二法,也可以说是假法。两种方法都适合养生健身的人自己采纳,因为,都是静心的一种手段。那就是说,不管真法假法,能静心就是好法。

静心的3种方法:

1.用意念数数,背诗,老和尚念佛的名字。

2.用耳听声,听音乐,听流水声,和尚打木鱼。

3.用眼看,看树,看流水,看建筑物,看花草。

这三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入静,学者自择,不宜他人定,因个人思路不同,觉悟不同,爱好不同,锻炼程度不同,因此自选为上,千万别与人定。臭豆腐搂面条,好这口,瞎子上房,过得硬。因此,千万不要扫人兴,只要心真诚,真法假法同。

二、精神内守(一)

内守:内是体,守是用。内不是指里面,是对外而言的。内是密藏,藏无不现,所以,不能完全理解为里面。因此,藏非内也,因内常现于外,内守,是不出不入,不守不动,是真守。如人看守物质不动,动者物失也。静心之人,收眼观内,收意观内,收意想内,内外双动,体意二起,非真守也。如:因惧外境诸相,眼意死守于内,防贼入侵,用意强行于内,此乃乱守也,内守从此乱矣。守者用意守,内守失矣。真守者,守本无失,何故言守。因此,忘言守者,真守也。如:外守于内,求真而平乱,此意动,非真守也,守者不动,动即失守。

内守功夫自在天万象更新本自然

日月星辰围天转水火风云运人间

乾坤大地万物变人主沉浮造客观

   新陈代谢生生现万化纷然自在天

   公园健身把心炼练人游人集一团

   练声客声人相连乱声鸟声似联欢

   青山绿水眼前现花树丛丛映眼睑

   悠悠忽忽似呆汉原来我身在此间

对外界诸境见而不动,功夫也。对外界诸境怕而不见,恐见相生心,此可不必要也。惧见者,见意不死矣。见物达到究竟见者,虽见物,不生见心也,此乃锻炼之功也。因此,炼心者不要惧见,非此不能过硬,听觉也同样如此。

对内心念起诸境,生生不息,此乃乐也。思想中的事物乱乱轰轰,这对大脑神经思想器官根本无害,这是人的思维自然的变化。因为,有的炼心人对此理解不深,对这个不可抗拒的人体自然规律进行入宣战,因此,打破了人体的自然规律。因为,在炼心人当中就产生了不少的不正当手段和忧虑。不静练不出功夫来吧?我怎么就不行呢?人家怎么能静下来呢?你想的不成功,正是成功之本。想的成功的办法,正是失败之源。

因此,内守就是对您的思想,听其自然,不管不顾,不增不减。正与邪,善与恶,丑与美,通通扔到九霄云外。做到内不管,外不管,他不管,自不管,什么都不管,这不就省心了吗?你要这么省心,大脑神经不就没有事干了吗?大脑神经没有事干,这不是静又是什么呢?非要把大脑神经改造成为没有思维活动,和没有思想的草木顽石式的大脑壳,才算静吗?静是使大脑安定自如,自由自在,松静自然,不是把反映到大脑神经中的客观事物都静干净了,这对生活在客观事物当中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每天每时每刻每分钟都在接收新鲜事物,如果以静干净了为目的,那就不如不接收了,要是这样,科学家,教师,作家,工农商学兵用什么来发挥他们的才能呢?又如何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呢?静是大脑神经本体的清静,与思想中千变万化的事物无关,所以,锻炼时思想听其自然即是健脑。

炼功夫的本身就是达到你想的目的,因为,有的人没有认识到功夫的功能和目的,所以,就釆取违背人体自然规律的方法来锻炼。有的人说,我思想乱,功夫就是制乱的。有的人说,我静不下来,功夫就是叫你静下来的。既然是这样,你就放下心来吧,那就不要再有所求了。所以说,求其放心,也就是内守。也就是说,若起一念,即是不放心。一念不起,听其自然,即是真放心,即是真放心,即是真内守,至此真气从之。

用旅店的说法来比喻静的方法,把反映外界事物的大脑神经器官比作旅店,把服务员比作大脑神经反映事物的感觉,把客人比作反映在脑神经中的复杂事。客人往来是暂存的,服务员是长住的,脑器官“旅店”,感觉功能“服务员”,思想事物“客人”,清客关业,烦客失职,求去客权,服侍天职,正业即静。

静体不静物:

大脑神经感官的感觉功能是体,反映到感觉器官内的思想是物,体不动转物,就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判断事物,就叫转物。如果用思想支配大脑神经入静,就是物转,就是用思想把大脑制服入静,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说静体不是静物,感觉功能是体li,思想是物。比喻灯是体,光是用,有光就有灯,没光就没灯,没有灯也就是没有光,所以,灯和光一体。感觉器官是体,思想是用,没有感官就不产生思想,没有思想也就没有感官。(静功夫、静体,理智明,用强;用光,擦亮光,光强),静加工于体,光加工于灯,感官不动,思想动就是定,就是静,而灯体不动,光亮就是明。如果用物罩灯,体亮光暗,用思想制服感官,体乱。如有人关灯,体用皆暗。如有人激脑,体用皆乱。如有人说,某人功夫好,某喜;如有人说某人功夫不好,某人怒,体用皆动,名为不定,名为乱。如令人闻之,平等对之,锻炼仍旧自如,体用不动。名为定静。

三、精神内守(二)

整个功夫的核心就是静,这是整个功夫最根本的一条,静的核心根本的一条就是精神内守。健脑养身宗旨:身体形式任意万变,不离精神内守,身体形式任意而千般动不离静。

其它都是现象(形式,手段,方法)主要是精神内守。不管怎么锻炼,身体形式怎么变,都无关紧要。爱怎么动就怎么动,对身体根本无害,都有利于身体健康。根本的一条是在什么基础上产生的这些运动,这样就必须提出一点,强调遵照以精神内守的静,在静中产生出来的运动,就是静到极端,到顶点产生出来的运动,是不动中产生出来的动,是根本上发出来的动,是从零基础上产生的动,是从水之源产生出来的运动,从树之根产生出来的运动。这个动是气的化身,是静中的气动所化出来的运动,动中有不动,动是身体,不动是内守的静,这样是动不离静,静不离守,这样运动是动不失本,动不失真。因为动是现象,静是本质。动中求静,是手段,静中生动,才是动的本质,如果思想支配动或按别人比划的式子运动,这是从二以上产生的动,与静中生动有本质上的区别。从二上产生的动是体动,从静中产生的是气行。从二上动的消耗体力,从静中生动,体态舒适愉快,轻松不消耗体力。从二上动,化不出自己的式子来,从静中生来的动,能化出千变万化的式子来,因为只有内气圆,做出来的式子才圆滑好看。从和的气化出来的式子,才能如云行、如流水,源源不断。一式做完,二式不会,就不要动,这时就静,静到时候就出来式子啦,以此类推,千变万化的式子就出来了。化式子不是目的,主要目的是精神内守的静。所以说动,是把静的形式变一下,不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身不动膀不摇,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静。不是动中求静,而是静中生动,因此静是本原,动是现象。动中求静和静中生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动是生出来的,静要不生,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然的话动也失真,动也失本,所以说不如不动,不动为上。故将动也说成是静。

内守:指的是守上丹田,这个守就是知道这个道理就行了。不是思想集中到上丹田。更不是二目注视这个地方。有的人,两眼集中,思想也集中,守得过于厉害,这完全失去内守的意义,这等于看着自己的大脑神经,限制神经的自由,使大脑神经很不自然,这样做是苛求大脑神经快些入静,这是用思想求静。思想不是大脑感官本体的本有,大脑感觉功能是体。思想是感觉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反映到感官的物,不是大脑的无中生有。这个物是大脑神经工作的对象,不同事物产生不同的思想,大脑随着客观事物喜怒哀思悲恐惊,时起时伏,时平时乱,久而久之,大脑神经不能正常工作,逐渐产生各种病症。炼功夫就是为了防止大脑被这些事物干扰,这样才能使身体健康,因此说大脑是健身之源。脑力劳动者如不注意脑的保健,智力就明显减弱。因此,健脑非常重要,而静就成了健脑的第一关键问题。

为什么用思想求静不行?比如感觉功能是镜,那思想就是镜中之物,物是外来的,镜不生物,因明而现,大脑神经不是物,因觉而生知,物在不失镜明,物去镜空,再照又生,再去又空,不是空,而是没照,照即有,去则空,空有无碍于镜,镜摇物乱体失明,因动而物乱,体被物扰,物被体乱,此谓体物双动真乱也。物动体不动,虽乱而不失明,体不被物动,物虽乱,体自安,此体静也,真静也。不被物乱,因物常变换,而体不变,此乃真静,只要人生存,思想中的物就没有完结,有的人做静心的功夫,把思想这物清理干净,才算达到静的目的,那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体定就达到静了。大脑神经定而不乱,物来则迎,物去似空非空,因无物无迎,物来即迎,物去即空,空迎无碍,来去自由,体如不动,听其自然,思想虽有此起彼伏,变化万千,无害于大脑,此谓物动体不动,真静也。

如用思想制乱,本末倒置。感官是体,思想是用,思想时起时伏时生时灭,本体不动虽有起伏生灭,思维自然规律之变化也。思想生生息息,绵绵不断,乃幻存之物也。

若没有感觉功能之体,生生不息之念,依何而生?没有社会的存在,千变万化的思想从何而起?用体制物,体动生乱,如有人为了求静,闭眼与外绝缘,此即用体制物,眼虽闭,而思外界之心不死,虽有制之名,而无有制之实,因此乱生,静失矣。本失矣,此非内安,乃内乱也。

听、看、想三者放任自流,脑不管二,脑松也。脑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无了无舍,无静无不静,无乱无不乱,无守无不守,听其自然,乃真守也。思想之物乃客观事物留于大脑神经之静影,随变随消,随有随无,因有体矣,无体亦无。身生于体,身死于体,离体自身不保,何言制体?明者所思之物,自生自消,任其自然。虽乱而体不乱,听其自然,定静自如,不加工,不修理,不制乱,不求静,如此放心,此乃真守也。此心不放,若有心求静,虽静不静,因思想中静影存在,如有人心明如镜,此非静也,因心有镜在,心再被物染,非真静。因此,忘守忘身忘静忘我,静至矣。

静与不静,两者不用,

多此一举,本来清净。

体用一体,无动无静,

假名双迷,不生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