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春天早点来》艾青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8

这种具有真正意义的新诗,绝不是在灰黯的研究室和环垂着紫色帐子的客厅中所能吟出的,绝不是那些衰老在萎谢了的辞藻里写诗的人和顾影自怜的学者们纯熟的技巧所能制作而成的。《愿春天早点来》是真正的时代的强音,给人以光明的鲜活。

它不是那种低声吟咏的诗,读者抑制不住地要提高嗓音去朗读它,不必细细咀嚼,而是大口地去吞咽,以整个生命和情绪去承受和拥抱它野性的冲击。中国窒闷的心灵获得了一次痛快的唱歌之前的呼吸。也许有论者会说,这不过是诗人的一首初露才华的少作,它很难说是一首完美的诗篇。

它至多不过是一闪的异彩,是诗人忧伤的灵魂在人间寻觅安慰和温暖,在憧憬和臆念中现出的一片幻景而已,还不能说它是坚忍的战斗的火炬。我以为这论断并不公允,《愿春天早点来》不是一闪即灭的火花,艾青说:“它是歌颂一群人的力量,歌颂他们在黑暗中粗暴的反抗的力量。”

它点燃了艾青的生命,引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从地平线下走出来。这首诗,不必一行一句地去解析,它的整体是透明的,袒露的,没有任何的阴翳,它一下子就亲热地贴近你的心灵。第一节只一行诗:我走出用纸糊满窗格的房子。

一个巨大的魅惑人的意象的宇宙,一下子矗立在你的面前,你被它包容,不是模糊的远景,也不是闪烁的幻觉,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境界,你已置身其中:用纸糊,满窗格的房子,阴暗的屋檐,田野,黄色的路,严寒,池沼凝结的冰层,残雪的白光,低沉的天,绿芽,春天??

这些溅射着春天和光明的鲜活的形象,动态和语言,既陌生又新奇,每一行诗,每一个字都有血肉的跳动,发热发光。只有用这些新奇的短促的匕首一般的诗行才能深深刺入黑沉沉的旧中国的夜,创造出一个彩色的黎明。

《愿春天早点来》

文/艾青

我走出用纸糊满窗格的房子

站立在阴暗的屋檐下

看着田野

黄色的路

从门前经过

一直伸到天边

畏缩这严寒

对于远方的旅行

我踌躇了

而且

池沼依然凝结着冰层

山上依然闪着残雪的白光

而且

天依然低沉

明天恐怕还要下雪呢

于是,从我的心头

感到了

使我瑟缩的凉意

为了我的烦忧

我希望:

春天

它早点来

等路旁吐出一点绿芽时

我将穿上芒鞋

去寻觅温暖

1940年1月

扩展资料:

《愿春天早点来》是作家艾青(蒋海澄)前期的作品,风格深沉,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表现对春天的向往,对黑暗的诅咒,对光明的讴歌。

从艾青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许多诗篇中,仍有着绘画的色彩和造型的影响。《愿春天早点来》也是这样,可以这么说,艾青的诗是画的延续,是他画梦的诗化。对艾青来说,诗的容量更大,可以海阔天空地写流动的变化着的事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愿春天早点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