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苏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1.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归纳

一、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4、顺流而东。

(东进)5、卧而梦。(做梦)6、故为之文以志。

(写文章)7、外与天际。(交会)(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向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2、吾未见其明也。

(高明的地方)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4、自远而至。

(远处)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2、穷回溪。

(走到尽头)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

(使……哭泣)(六)意动用法。1、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2、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以……为异。)

三、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4、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7、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8、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9、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10、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11、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1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13、于是饮酒乐甚。 古义:在这个(时候)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1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15、颓然就醉。 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16、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此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四、虚词归纳(一)而1、连词,表转折。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8、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二) 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三)之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代“冰”)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指代童子)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⑹郯子之徒。

(代词,这)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代词,它)⑼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代词,它们)⑾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⑿故为之文以志。

(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⒀圣人之所以为圣。(。

2. 苏教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既然那你是高中生,你们老师不可能不给你们布置背诵任务吧。

我们也是苏教版,文言文要背的篇目有: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劝学》《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初中已学,重点是最后一段)

必修二:《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最好读一读《我与地坛》。《林黛玉进贾府》

必修三:《五人墓碑记》四五两段“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刎颈之交”

最好也读读《鸿门宴》

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滕王阁序》《秋声赋》

必修五:《陈情表》《项脊轩志》第一段,《长亭送别》开头两支曲子,结尾两支曲子。

《渔夫》全篇,《报任安书》名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还有“人固有一死……”,《兰亭集序》全篇,《逍遥游》前四段。

以上绝对手打,感谢采纳。还有一些文章里所涉及的古诗也是需要背的。你自己看看。《南州六月荔枝丹》比较多。

3.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文章目录.主要要第一单元(教室就是出错的

亲你说主要嘛,所以干脆就都打了^ ^【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平庸?刘铁芳生活,从常识开始 谢有顺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魏得胜【热爱生命】热爱生命 食指敬畏生命(节选) 阿尔贝特·施韦泽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战争风云】田单列传(节选) 《史记》肥水之战(节选) 《资治通鉴》中途岛 亨利·莫尔诺曼底登陆现场报道 乔治·赫克斯【和平,人民在期待】禁忌 阿斯塔菲耶夫记得那年清早 斯特兹·特克尔【兴亡的评说】过秦论 贾谊六国论 苏轼六国论 苏辙【意蕴隽永】生命的五个恩赐 马克·吐温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远和近 托马斯·沃尔夫送一轮明月 林清玄客厅里的爆炸 白小易【心灵的远游】清塘荷韵 季羡林雅舍 梁实秋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半瓣花上说人情】记辜鸿铭 胡适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怀念萧珊 巴金【奇崛隽秀总相宜】药 鲁迅断魂枪 老舍荷花淀 孙犁【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节选) 曹雪芹【远去的风景与爱情】边城(节选) 沈从文不知道还能不能帮得上忙……希望有所帮助~。

4.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原文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告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人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古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郯子之陡,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之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比,如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