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练字的名言名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鼓励练字的名言(热门版)
  1) 教师范写是最最直观,最最经济的、最直接的课堂教学资源。
  2) 书者,心画也.字如其人,心性常随字形而出。
  3)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4) 写好字对开发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5) 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学生的字写得不太整齐美观,勤练就会有进步,写错了几个下次还有机会纠正,可习惯养成了那是很难改变的。
  6)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7) 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8) “实用与审美相辅”作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其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如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1)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胜利的欣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绩,也会激发起奋斗的志趣。
  鼓励坚持练字的句子(经典版)
  1) 循规蹈矩地练,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
  2) 一看二写三对照.
  3)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4) 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
  5)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
  6) 姿势不对不动笔
  7)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于西方文化中音乐所起的作用相似。
  8) 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9)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10) 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能鲜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
  11) 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
  12) 快而好、慢而好、快而不好、慢而不好。其中“快而好”不能通过“快而不好”获得,而须通过“慢而好”来获得
  13) 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场,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14) 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15) 人能写字,字能显人。
  16)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
  17) 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
  18) 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19) 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写字欲.
  20) “电脑打出来的字是死的,冷冰冰的;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是活的,是有情的。
  鼓励坚持练字的句子(励志版)
  1)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
  2) “美姿”才能造就“美字”。
  3) 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4)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5)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6) 实施“多维融入”(板块融入、过程融入、方法融入、评价融入)策略,关注指导过程,落实写字教学,保证课内写字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打下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7) 人类生活真正的刺激剂是未来的快乐.
  8) 写字的过程是对字形进行精细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是熟悉、巩固和掌握字形的过程。
  9) 学习是学习者调动眼、耳、口、脑、手多种身体器官来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这些器官协同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0) 打铁先要自身硬”。
  11) 用手指进行随时随地的练习、书空、桌写、掌心写,感受书写的起运点,这样的训练,简便有效又有趣。
  12) 儿童幼小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就会破碎,应倍加呵护.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
  14)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良好的写字姿势必须从小培养.改正坏习惯比养成好习惯更难。
  15)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
  16)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7) 学生的书写过程,是一个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动手、动脑、手脑协调的过程,是一个培养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鉴别、欣赏的审美过程。
  18) 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
  19) “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以字键体”.
  20) 眼下小学生写字的当务之急,是“救灾”而不是“拔尖”.
第2个回答  2022-06-30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鼓励练字的名言(热门版)
  1) 教师范写是最最直观,最最经济的、最直接的课堂教学资源。
  2) 书者,心画也.字如其人,心性常随字形而出。
  3)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4) 写好字对开发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5) 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学生的字写得不太整齐美观,勤练就会有进步,写错了几个下次还有机会纠正,可习惯养成了那是很难改变的。
  6)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7) 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8) “实用与审美相辅”作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其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如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1)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胜利的欣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绩,也会激发起奋斗的志趣。
  鼓励坚持练字的句子(经典版)
  1) 循规蹈矩地练,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
  2) 一看二写三对照.
  3)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4) 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
  5)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
  6) 姿势不对不动笔
  7)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于西方文化中音乐所起的作用相似。
  8) 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9)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10) 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能鲜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
  11) 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
  12) 快而好、慢而好、快而不好、慢而不好。其中“快而好”不能通过“快而不好”获得,而须通过“慢而好”来获得
  13) 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场,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14) 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15) 人能写字,字能显人。
  16)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
  17) 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
  18) 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19) 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写字欲.
  20) “电脑打出来的字是死的,冷冰冰的;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是活的,是有情的。
  鼓励坚持练字的句子(励志版)
  1)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
  2) “美姿”才能造就“美字”。
  3) 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4)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5)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6) 实施“多维融入”(板块融入、过程融入、方法融入、评价融入)策略,关注指导过程,落实写字教学,保证课内写字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打下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7) 人类生活真正的刺激剂是未来的快乐.
  8) 写字的过程是对字形进行精细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是熟悉、巩固和掌握字形的过程。
  9) 学习是学习者调动眼、耳、口、脑、手多种身体器官来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这些器官协同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0) 打铁先要自身硬”。
  11) 用手指进行随时随地的练习、书空、桌写、掌心写,感受书写的起运点,这样的训练,简便有效又有趣。
  12) 儿童幼小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就会破碎,应倍加呵护.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
  14)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良好的写字姿势必须从小培养.改正坏习惯比养成好习惯更难。
  15)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
  16)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7) 学生的书写过程,是一个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动手、动脑、手脑协调的过程,是一个培养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鉴别、欣赏的审美过程。
  18) 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
  19) “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以字键体”.
  20) 眼下小学生写字的当务之急,是“救灾”而不是“拔尖”.
第3个回答  2022-06-30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鼓励练字的名言(热门版)
  1) 教师范写是最最直观,最最经济的、最直接的课堂教学资源。
  2) 书者,心画也.字如其人,心性常随字形而出。
  3)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4) 写好字对开发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5) 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学生的字写得不太整齐美观,勤练就会有进步,写错了几个下次还有机会纠正,可习惯养成了那是很难改变的。
  6)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7) 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8) “实用与审美相辅”作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其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如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1)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胜利的欣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绩,也会激发起奋斗的志趣。
  鼓励坚持练字的句子(经典版)
  1) 循规蹈矩地练,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
  2) 一看二写三对照.
  3)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4) 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
  5)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
  6) 姿势不对不动笔
  7)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于西方文化中音乐所起的作用相似。
  8) 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9)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10) 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能鲜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
  11) 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
  12) 快而好、慢而好、快而不好、慢而不好。其中“快而好”不能通过“快而不好”获得,而须通过“慢而好”来获得
  13) 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场,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14) 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15) 人能写字,字能显人。
  16)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
  17) 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
  18) 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19) 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写字欲.
  20) “电脑打出来的字是死的,冷冰冰的;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是活的,是有情的。
  鼓励坚持练字的句子(励志版)
  1)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
  2) “美姿”才能造就“美字”。
  3) 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4)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5)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6) 实施“多维融入”(板块融入、过程融入、方法融入、评价融入)策略,关注指导过程,落实写字教学,保证课内写字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打下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7) 人类生活真正的刺激剂是未来的快乐.
  8) 写字的过程是对字形进行精细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是熟悉、巩固和掌握字形的过程。
  9) 学习是学习者调动眼、耳、口、脑、手多种身体器官来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这些器官协同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0) 打铁先要自身硬”。
  11) 用手指进行随时随地的练习、书空、桌写、掌心写,感受书写的起运点,这样的训练,简便有效又有趣。
  12) 儿童幼小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就会破碎,应倍加呵护.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
  14)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良好的写字姿势必须从小培养.改正坏习惯比养成好习惯更难。
  15)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
  16)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7) 学生的书写过程,是一个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动手、动脑、手脑协调的过程,是一个培养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鉴别、欣赏的审美过程。
  18) 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
  19) “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以字键体”.
  20) 眼下小学生写字的当务之急,是“救灾”而不是“拔尖”.
第4个回答  2022-06-30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鼓励练字的名言(热门版)
  1) 教师范写是最最直观,最最经济的、最直接的课堂教学资源。
  2) 书者,心画也.字如其人,心性常随字形而出。
  3)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4) 写好字对开发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5) 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学生的字写得不太整齐美观,勤练就会有进步,写错了几个下次还有机会纠正,可习惯养成了那是很难改变的。
  6)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7) 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8) “实用与审美相辅”作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其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如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1)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胜利的欣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绩,也会激发起奋斗的志趣。
  鼓励坚持练字的句子(经典版)
  1) 循规蹈矩地练,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
  2) 一看二写三对照.
  3)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4) 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
  5)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
  6) 姿势不对不动笔
  7)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于西方文化中音乐所起的作用相似。
  8) 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9)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10) 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能鲜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
  11) 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
  12) 快而好、慢而好、快而不好、慢而不好。其中“快而好”不能通过“快而不好”获得,而须通过“慢而好”来获得
  13) 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场,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14) 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15) 人能写字,字能显人。
  16)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
  17) 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
  18) 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19) 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写字欲.
  20) “电脑打出来的字是死的,冷冰冰的;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是活的,是有情的。
  鼓励坚持练字的句子(励志版)
  1)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
  2) “美姿”才能造就“美字”。
  3) 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4)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5)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6) 实施“多维融入”(板块融入、过程融入、方法融入、评价融入)策略,关注指导过程,落实写字教学,保证课内写字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打下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7) 人类生活真正的刺激剂是未来的快乐.
  8) 写字的过程是对字形进行精细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是熟悉、巩固和掌握字形的过程。
  9) 学习是学习者调动眼、耳、口、脑、手多种身体器官来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这些器官协同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0) 打铁先要自身硬”。
  11) 用手指进行随时随地的练习、书空、桌写、掌心写,感受书写的起运点,这样的训练,简便有效又有趣。
  12) 儿童幼小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就会破碎,应倍加呵护.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
  14)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良好的写字姿势必须从小培养.改正坏习惯比养成好习惯更难。
  15)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
  16)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7) 学生的书写过程,是一个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动手、动脑、手脑协调的过程,是一个培养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鉴别、欣赏的审美过程。
  18) 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
  19) “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以字键体”.
  20) 眼下小学生写字的当务之急,是“救灾”而不是“拔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