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湖米(汾湖物产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明清时期,汾湖大米已享有盛名。据叶绍袁《湖隐外史》记载:“土之菁英,莫先于谷,分湖之米,亦吾郡吾邑所无也。煮熟,粒长大而色光润,性柔滋而味甘香,即恐锡山亦未必胜之。”可见,汾湖米吃口非常好。

汾湖为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之誉。新编《芦墟镇志》上说:“芦墟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1956年前,由于受生产条件限制,沿袭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秋熟作物以单季稻为主;夏熟作物以小麦、油菜为主,绿肥蚕豆为辅。”文中说的芦墟地区,应该是指汾湖地区。民间向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足见江南地区农业之发达,对全国影响很大。

江南农业,以种植水稻,这与地区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分湖志》上说:“湖旁居民,以农为业。或为商贾,贩卖稻粱等物,不越千里之内,赢余足以给衣食。”贩卖汾湖米,由来已久。

史料记载,1956~1964年为双季稻试种阶段,年平均种植面积4337亩,占粮田面积的12.7%。其中1961年种植5839亩,为种植双季稻最多的年份。1965~1970年逐步推行三熟制。1971年~1980年是三熟制的高峰期。三熟制的粮食亩产比二熟制明显增加,但种植双季稻要比单季稻多1/3的秧田面积,每亩工本比单季稻多用种子25公斤,多施化肥75公斤,多施农药2~3次,多用劳动工约30个,且双季稻出米率比单季稻低。所以,种植双季稻产量虽高,但成本亦高,劳动强度大,有“增产不增收”的说法。

民国时期水稻单产在200公斤左右。50年代,土地改革后,农民积极性提高,稻麦产量逐年提高。1952年,分溪、东秋、三村三乡水稻平均亩产226公斤。以后推广科学种田,引进稻麦优良品种,开展防病治虫。1959年,莘塔公社(包含芦墟)水稻单产302.4公斤,三麦单产99.1公斤,全年粮食总产1114.46万公斤。60年代,芦墟公社双季稻种植面积,年平均占总面积的25.8%,1969年达到54.3%,是年水稻亩产528.5公斤。70年代,双季稻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年平均亩产518.7公斤,1979年平均亩产576.2公斤,为最高年份。1984年,芦墟乡水稻亩产616.3公斤。 2000年,水稻亩产567.5公斤。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芦墟是苏、浙、沪水上交通的要冲,汾湖周边四乡良田万顷,江河湖荡星罗棋布,自然形成了粮食、水产品的集散之处,米市与鱼市两大交易市场在明朝就远近闻名。

史料记载,芦墟的大小米行与油坊为了便于交易集散,都开设在芦墟镇东、南、北的市河口。米商们收得农民的糙米,加工后将白米用长江大木驳或“荐粜”船(米商雇用的代为临时运输的农船)运往硖石、松江、上海等地入市销售。清末民初,米行和米店数占芦墟整个商户数的15%左右,民国38年(1949年),镇上有米行13家,米店15家,占整个商户数的12%左右。

早在清同治年间,芦墟富商陆厚斋等人发起设立同业人员聚会场所。1875年,在城隍庙东,设嘉穗堂,作聚议地点,这是芦墟米业公所的雏形。

陆厚斋子陆荣光,继承祖业,开设陆泰丰米行,1920年,以6000大洋,从英国怡和洋行引进一台52匹的柴油机,用机械碾米,这是吴江米业第一家。20世纪初,陆荣光与黄酉卿发起成立芦墟米业公所。民国元年,著名书画家陆恢,书写《芦墟镇米业公所记》,记述了米业公所成立由来及宗旨,该石碑现存芦墟文化中心。

由于汾湖大米名声在外,芦墟成为江南一带大米集散地,芦墟的米业至民国时非常兴旺。芦墟的唐之复以芦墟店名作嵌字联,写成对联112幅,他分别为益农米行、瑞丰米行、鑫泰米行、同生米行等15家米行题写了对联。唐之复所书对联曾印成小册子,本地文史名家张舫澜先生收藏此书。

如今,随着城镇化运动的推进,汾湖地区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水稻田越来越少。汾湖米几乎已经消失。汾湖人饭桌上的米饭,基本上都是东北米、苏北米。北厍销售的元鹤牌大米,可能也是从外地运来,装上本地的包装袋而已。

一碗汾湖米煮成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已成为渐行渐远的幸福记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