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璞玉雕琢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1.与“璞玉”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译文】唱惯《巴人》曲的人怎肯应和《阳春》雅曲?楚国人从来就轻视珍奇的玉石。

【出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唐代·李白

2. 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

【译文】楚国的山上有美玉仍然被石头包藏着,

没有遇到优秀的工匠就只能白白的得不到赏识。

【出处】《送人》——唐代·李咸用

3.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译文】精雕细琢、精益求精,雕琢了再雕琢,一片玉器值万两黄金。

【出处】《题郑宁夫玉轩诗卷》——南宋·戴复古

4. 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

【译文】珍珠沉到河底使河流越发美丽,玉石蕴含到山石里面使大山闪耀光辉。

【出处】《增广贤文》

5.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文】这山如果藏有美玉,那么它上面的花草树木就会显得特别的滋润有光泽,

深潭里能孕育出明珠的话,那么山崖也不会变的苍凉贫瘠。

【出处】《劝学》先秦·荀子

6.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译文】仔细观看“玉轩吟”(做玉器的作坊),一辈子的良苦用心全都用上了。

【出处】《题郑宁夫玉轩诗卷》——南宋·戴复古

7.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译文】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出处】《玉阶怨全文》——唐代·李白

8.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译文】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出处】《锦瑟》——唐代·李商隐

9. 乾坤有精物, 至宝无文章。

【译文】玉乃天地灵物,那些匠气很浓的雕琢得过于华丽的玉反而成了世俗之物。

【出处】《咏玉》——唐代·韦应物

10. 玉不琢,不成器。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

【出处】《悔学》——宋代·欧阳修

2.与“璞玉”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译文】唱惯《巴人》曲的人怎肯应和《阳春》雅曲?楚国人从来就轻视珍奇的玉石。【出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唐代·李白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译文】楚国的山上有美玉仍然被石头包藏着,没有遇到优秀的工匠就只能白白的得不到赏识。

【出处】《送人》——唐代·李咸用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译文】精雕细琢、精益求精,雕琢了再雕琢,一片玉器值万两黄金。

【出处】《题郑宁夫玉轩诗卷》——南宋·戴复古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 【译文】珍珠沉到河底使河流越发美丽,玉石蕴含到山石里面使大山闪耀光辉。

【出处】《增广贤文》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译文】这山如果藏有美玉,那么它上面的花草树木就会显得特别的滋润有光泽,深潭里能孕育出明珠的话,那么山崖也不会变的苍凉贫瘠。

【出处】《劝学》先秦·荀子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译文】仔细观看“玉轩吟”(做玉器的作坊),一辈子的良苦用心全都用上了。

【出处】《题郑宁夫玉轩诗卷》——南宋·戴复古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译文】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出处】《玉阶怨全文》——唐代·李白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译文】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出处】《锦瑟》——唐代·李商隐乾坤有精物, 至宝无文章。【译文】玉乃天地灵物,那些匠气很浓的雕琢得过于华丽的玉反而成了世俗之物。

【出处】《咏玉》——唐代·韦应物玉不琢,不成器。【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

【出处】《悔学》——宋代·欧阳修。

3.有关璞玉的句子有哪些

1灼灼璞玉,静世芳华.

——星零《上古》

2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的每种感情,在发生的时候,都只是半成品,它需要人们,进行后期加工,有人把这个过程称为磨合,听上去美好的像是在雕琢一块璞玉。只不过,没有人能优先知道结果,没有人能提前看到成品。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过程才别具一格的有趣。

——柳林《约会专家》

3原来,自己喜欢她。

但为什么万千人中,独独喜欢上了凤九,他虑了半晌,归结于自己眼光好。因为自己眼光好,本能地发现了她这块璞玉,他想要喜欢她,自然就喜欢上了她。喜欢这种事情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唐七公子《三生三世枕上书》

4好诗好词应该就是这样,尘珠璞玉,寂静在匣子里,大音希声。它要等你去听它的低语。等某一天你在外面受过了阳光、淋过了雨露、经过了风吹雨打再回来读这一册老诗,忽然读到一句,发现以前背到滚瓜烂熟终究还是没有懂过。你醍醐灌顶灵台清明,却隐隐地透着悲意。

——江南《龙与少年游》

5璞玉再好,也需要精心的雕琢,这种精心,有时候,则是需要时间来酝酿

——天蚕土豆《大主宰》

6谁都不知道,她不哭,并不是因为她坚强,更不是逞强,而是因为那个为她拭了一辈子泪的人正静静躺在她右前方的棺木里,没有他在,任何人都休想再安慰她张璞玉。

秦蕴,你看啊,除了你谁也不懂我了。

——长着翅膀的大灰狼《姻缘》

7“小孩子不懂事,识人不清,有人拿鱼 目当珍珠,有人弃璞玉如敝屣,正常。”

意思就是说,顾潇是不值钱的鱼目,而 佳人是卿贵人的璞玉。

——阿Q《有一种爱情叫学霸

8身体是根本,好的身体就是一块璞玉,雕刻出来也好的多,而弱的身体则是一块杂质玉,即使手艺高超,也成不了好的玉雕。

——我吃西红柿《星辰变》

9璞玉染灰,一经雕琢,必当耀绝天下

——处雨潇湘《天下无双王妃太嚣张》

10 西方人喜欢钻石,中国人爱璞玉,钻石锋芒毕露,而玉缜密温润,钻石可以用克拉来计算,玉却可以用品格来衡量。

——彦归来《后来》

11浑金璞玉,霜华内敛,真是材质非常

——管平潮《仙路烟尘》

12最是砂石磨砺的温暖,造就璞玉温润的容颜。

《世纪金榜》

13即便天才一如浑金璞玉,其中有时也不无杂质。

——狄更斯《马丁·瞿述伟》

14人生的最终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美玉,而在于是否发现过璞玉。

《将茶饮成一场宿醉》

15虽说积岁越久,沧桑越浓,质地就愈加地温润,但再好的璞玉也需要被时光雕琢,才能成为一块美玉。

——白落梅

4.关于璞玉典故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对于今人来说,和氏璧是一个谜,并且极富传奇色彩。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十它的记载和传说,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吟咏。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土,历王命玉丁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壁。

和氏壁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壁义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壁,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壁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但后来,和氏壁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壁”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壁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壁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壁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缨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空”。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灭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壁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壁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