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感悟|做一个有信仰的教育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做一个有信仰的教育者

——有感于常乐老师《名师的秘密武器——拥有“信仰”》

文|张爱敏

主题:《名师的秘密武器,拥有“信仰”》

主讲:常乐

讲师简介:校品中国秘书长,学校品牌构建五层架构研究员、教师职业成长规划师、“三明教师”课题研究员、中国教育大师课发起人,一点师院导师班导师,深入学校做特色教育品牌调研500余所,开展教师培训200多场,线上课程受众全体超20万人次,在教师的职业规划,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信仰课程体系上深入研究提炼“三明教师”课题,即明白自己和孩子,明白工作和生活,明白教育和生命,被称为“教育界的唤醒大师”,课程轻松幽默,实际实用。主导的“培养教育家的导师课程”用“演讲的道和术”帮助名师进一步成为有影响力的教师。

内容简介:

信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信仰很贵吗?

信仰的度量衡是什么?

由高考公交车事件导入话题“信仰”——信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

你是教育,你什么样教育就是什么样;你是老师,你的信仰在哪里,孩子的信仰就在哪里。

你的身份,就是你的信仰,做好它你就是一个高贵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

信仰的度量衡是是否扮演自己的角色。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德谋天地,道贯古今。

教师有信仰,教育有力量。

作为教师,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要牢固树立“为谁培养人”的意识;精读课标,确立教学内容,,明确“培养什么人”;明确教学方法,清晰“如何培养人”。

我是谁?

我要到哪里去?

我该怎样抵达那里?

我是乡村语文教师,

三尺讲台,传播知识,养育孩童,自由生长,使命必达,就是我幸福的源泉。

有人问我:“张老师,天天这么忙碌,不累吗?”我笑了!

一届学生送走了,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三年来,看着他们长高了,阅历增加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从懵懵懂懂走向成熟,内心常常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应该源于一种使命和责任吧?

在现实的教育生态下,在自己的生存处境中,发现自己生命的最大可能,发掘孩子最大的生命潜能,这些可能和潜能的最大实现,这就是信仰吧?

信仰是什么?信仰应该是至高的创造,绝不是标准化的生产。它该是对教育对孩童的信仰。《语感论》有曰:“作为心灵,教师未必比学生高尚;作为人,教师未必比学生高贵;作为读、写、听、说的语言主体,教师也未必比学生高明。”所以,走进每一间教室,请心怀信仰,满怀慈悲与虔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师,要是有信仰的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有了信仰,就能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尖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导电体,而且是正能量的发光体。

我们有了信仰,就如同发光的灯塔一样,指引孩子向上向善向前,争当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当我们失去信仰信念,自身不发光,不带电,就难以发挥引领作用,甚至会把好经念歪,把好人带坏,误了孩子的一生。

从这个角度,让教师成为有信仰的人,去讲信仰实为强基固本,强筋壮骨,铸魂育人之举,抓住了教育之本,确保了正确方向。

还记得56号教室的雷夫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孩子,你没有听懂没关系,我会给你再讲一遍,再讲一遍,讲500遍,一直到你听懂为止。这就是信任,这更是信仰!正是发自内心的对孩子信任,对孩子未来成就的坚信,才铸就了自己对教育使命的一种信仰,一种升华。无论孩子经历多少反复,重犯多少错误,这种信任始终不改,这种信念始终不变。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生命历程中最美的播种,在经历了未来的风风雨雨和岁月沉睡之后,人会突然顿悟和长大,种子也会苏醒和萌生,于是,我们会聆听到一种拔节的声音,会看到一个崭新的生命,于是,一个全新的孩子诞生了!

这,就是我的教育信仰,是我们每一个播种者的信仰!

观看《冈仁波齐》,我沉浸其中。为了一种信仰,为了一种夙愿,为了一种使命,一家人选择去冈仁波齐,去朝圣。

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朝圣的路,对每一个朝圣者而言,都是诗意与远方。这条路漫长而又孤独,但朝圣者用双手合十、双膝跪地,虔诚地向神灵诉说着内心,诉说朦胧的希翼与企盼,朝着希望,一路向前。

此时,驻足繁华的街头,在这光阴平仄的韵脚中,我却读懂了世间的真谛与蕴意。泰戈尔曾说过:“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冰天雪地,跋山涉水,跪拜用具磨破了,鞋子露出了脚趾头,路面潮湿,苦难只是对于朝圣者最好的磨砺,白昼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藏匿在每一个朝圣者最真挚的眼眸中,他们用最真挚的匍匐前行的方式,向神灵叙述着内心的期盼与情感。

生活,本就是一种寻常代替了另一种寻常;

岁月,本就是一处风景辗转到了另一处风景。

感性与理性的碰撞是人间往复中永恒的话题,不畏惧现实生活的困苦与艰难,依旧走在朝圣路上的朝圣者,虔诚跪拜,执着追求着崇高信仰。

想起一首诗:

朝圣的路

仿佛伸向远方的天际

但也正是这条路

一条通往内心真我的路

用信仰与寄托所造就的朝圣者们

用四肢诠释着“信仰与敬畏”的人间真谛

人生本就是一场抵达,重要的不是抵达的终点站,而是这一路上所遇到风景。

生命的驿站,总会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所给予的人生真谛,便是这一路朝圣的最大的收获。

人生本就是一场抵达,总有过往让你回味,总有美好让你驻足,总有远方给你希望,总有未来值得期许。

做自己的朝圣者,

做自己的信仰人。

像一只只飞翔的鸟

在社会的洪流之中

飞向心中的精神世界

寻找最本真的自己

在路上,奔未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