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有一些他自己认可的作品,昆德拉曾经做过一个工作,他把自己写的所有东西放在一块,然后进行挑选,最后挑选出10多部他自己认可的作品,其他的都是他自己不认可的,比如早期发表的诗歌。他认可的作品当中,包括他的小说,小说目前是10部,我把它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初创期:《玩笑》、《可笑的爱情》(短篇小说集);成熟期:《生活在别处》、《为了告别的聚会》;巅峰期:《笑忘录》、《不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转型期:《缓慢》、《身份》、《无知》。他自己认可的这些小说文本大多数也是备受中国读者推崇的。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确实是一个神话,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天文数字。根据法文新近翻译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海译文出版社为此专门举行了中文版百万册的发行仪式,非常震撼。中国当代的作家有多少人一部小说能印100万册?怕是凤毛麟角吧,印当代小说印数10万册都称得上是天文数字。其实,在中国广大读者和专业人士钟情的米兰·昆德拉的著作,除上述小说文本外,还有一部著作《小说的艺术》颇受重视。
米兰·昆德拉的存在之思首先来自他对欧洲文化境况的忧惧不安,他意识到,欧洲的危机,即现代人的深刻的精神危机正在蔓延,他忧虑地指出:“科学的发展很快将人类推入专业领域的条条隧道之中。人们掌握的知识越深,就变得越盲目,变得既无法看清世界的整体,又无法弄清自身,就这样掉进了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用一个漂亮的、几乎神奇的叫法所称的‘对存在的遗忘’那样一种状态中”。昆德拉认为,困扰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最致命的东西就是“遗忘”,即“对存在的遗忘”。那么,存在是什么呢?自古希腊以来,人类对“存在”的探索从来就没有终止过。先哲的诘问构成了千百年以来哲学与文学艺术对生命的关注,也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生?”、“我为什么死?”这一系列疑问的本体性探索。文艺复兴时期,上帝从神坛跌落,人取代神,成了世界的中心。
米兰·昆德拉的成功与声誉,由多种因素构成。比如捷克文化的幽默品格,捷克民族所遭受的厄运,昆德拉个人的传奇经历,及其多方面的修养,包括音乐、哲学、美术方面的修养,共同造就了这位独特的小说家。而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及写作姿态上的沉思情结,正是中国当代作家十分欠缺的。昆德拉批判“媚俗”,但自身也未能免俗。他作品迎合读者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不仅是昆德拉的矛盾,也是媒体时代整个世界文坛一个普遍的现象。昆德拉与诺贝尔文学奖。又是一个不得不说而且难以预测的话题。不过,如何超越自己,是昆德拉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拿这句话去要求一个快满83岁高龄的老人实在残酷。但事实是:米兰·昆德拉确实在不断的超越自己。他呈现给世界的文本从题材、主题、形式、语言等各方面,每一次读我们都能够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无论从小说的思想内涵还是从小说文本的艺术形式上来看,米兰·昆德拉都无疑是一位在当今世界文坛高度自觉的作家。昆德拉认为“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而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做得出来的。”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关于存在的一种诗意的思考”的小说观。尽管人们对米兰·昆德拉作品的价值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昆德拉从反传统艺术的道路出发,已然开辟出了一条当代文学意义上的新小说艺术之路,他的思考也必将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小说艺术提供难能可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