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有哪些越早明白越好的人生道理?

有哪些人生道理,是越早知道越好,越晚知道吃亏越多的?

第1个回答  2019-03-28
1. 想要别人照顾你的感受,就别万事都迁就别人的感受,守得住自己的底线,才能换得来别人的尊重。

2. 做到大致的善良,然后恰到好处的冷漠,和适可而止的关心,你的生活会轻松很多。



3. 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不会做”、“不能做”,只有“不想做”和“不敢做”,当你失去所有依靠的时候,你自然就什么都会了。

4.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希望你活得烈马青葱,不为他人的目光所累。

5. 请永远期待自己,不要期待别人,是因为,不管多理想的伴侣,多完美的家人,多贴心的朋友,都不可能替你去完成那些艰难的经历和痛苦的处境。很多很多的感受,只能自己内化掉,并不足为外人道。 ——乔着圆



6. 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人,都在背后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黑夜,那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拥有和赞叹的地方。

7. 小时候,长辈就教我一个辨识人的方法:窝里横的,对外都怂;窝里怂的,对外都横。此言不虚。

8. 25岁之前要学会做加法,加入丰富的阅历和内涵;25岁之后,要逐步做减法,减去浮躁和世故。随心,随缘,不逾矩。



9. 曾经有人问我,失去的东西回来了还要吗?我说,曾经丢了一粒扣子,等到找回那粒扣子时,我已经换了衣服。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

10. 有时命运的戏谑就在于,你一直犹豫不决,等到终于下定决心,已经到了谢幕的时间。
第2个回答  2019-03-26
1.不一定要合群。
之前我为了融入群体,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后来自己想明白了:合群是对时间最大的不尊重。
于是我开始“特立独行”,远离了一些无聊的聚会。
这样做之后发现省出了很多时间,这些时间用来学习和玩都是不错的选择。
2.模仿往往是超越他人的第一步。
曾经我认为“模仿”是一种很令人不齿的行为,“模仿”意味着甘愿落后于他人。
后来我发现模仿有一个很大的好处:能够规避前人走过的很多坑。
3.偶尔去几次奢侈品店。
在刚毕业的时候,自己面对大人物总是战战兢兢,不知所措。
后来尝试让自己去奢侈品店,去和销售人员交流价值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商品,去了几次之后发现再遇见大人物心态会好很多。
4.有些人终将会和自己渐行渐远,不必悲伤。
曾经自己会由于有些朋友和自己渐行渐远而伤心。
但是经历地多了就会释怀:有些人在这一站离你而去,但总会有人在下一站等你。
大多数最终和你走在一起的都是和你三观相符的人。
5.多关心一下父母。
上大学的时候,感觉自己还年轻,同时感觉父母也都还年轻。
但是等我工作了几年,快30岁的时候,发现父母苍老了许多。
所以平常没有事的时候多关心一下父母。
关心父母不一定要给他们买贵重的东西,有时候一个电话就有可能让他们高兴很久。
6.任何时候努力都不晚。
经常有人向我感叹自己已经二十六七岁了,现在才醒悟过来自己需要努力,但总感觉为时已晚。
其实,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意识到需要努力的时候努力就不算晚。
7.不要太在意面子。
要面子是阻碍一个人成长的阻力。
之前自己碰到一个好项目,总是怕做砸被人嘲笑而不去接手,结果让升职机会白白溜走。
自己现在也在带团队,自己最喜欢的就是那些不怕被嘲笑,敢于争取机会的人。
8.不要背地里说别人坏话。
当你背地里说别人坏话时,听的人会对你产生信任危机。
因为他们会怀疑你是否背地里也说他们的坏话。
我们花两年时间学会了说话,却要花数十年时间学会闭嘴。9.选书时不要看书名、封面。
很多年前自己选书时,感觉一本书书名很酷、封面很酷,就会果断买入。
但是,现在自己买书往往会去关注这本书的版次、印数以及出版社。
版次、印数越多,说明这本书含金量相对也就越高。
10.点赞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对他人最好的鼓励。
第3个回答  2019-03-28

1.别人远比你想象中的更不在意你。
2.降低生活的期待值,反而活得更快乐。
3.多去顾及别人的感受,少在意别人的看法。
4.先爱己后爱人,爱是双向经营,不是单向付出。
5.做大人真的很辛苦。大人也是在忍。
而你之所以觉得轻松,是因为一直有人替你承担了那份辛苦。
6.学会表达,不要让对方猜。当下的感受,要学会说出来。
7.不要害怕麻烦别人,还没有发出请求的时候不要想着一定会被拒绝,去试一试。
8.不要在深夜做一个重要的决定。很容易后悔。9.珍惜每一个朋友和家人。
10.生活各有际遇,命运也自有其轨迹,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为,也请理解,那也只是一种自然法则而已。

第4个回答  2019-03-26
如果看中一个东西很想买,那么强行压住你心中的冲动与激动,如果第二天、第三天你回看这个想法的时候,仍然觉得很想买,觉得是物超所值,那么果断去买吧。

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看清楚过分二字,很多时候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会有很多人指指点点,不要害怕。他们左右不了你,他们只是会让你感觉到你被左右了。脚是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比如说:如果近期遇到什么糟糕的事情,不要放弃,一切都会过去的。但是请记住:顺风顺水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陷入困境的时候也不要一蹶不振。在时间的面前,我们微不足道,所以,保持平常心。

多读书,无论什么时候,多学习知识一定是最好的,读书真的是这个的时代向成功或者说成熟的不二法门吗,还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丰富自己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与尊重!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很大,也很小。

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不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工作习惯,这个习惯会影响我们一生,哪怕是从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扔掉四样东西:没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意的朋友。必须拥有四样东西: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液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强。

有些事要等,你说不出道理的,急也不能有结果的。只要坚信一定可以就行。但是等之前,要记得问问自己是不是做好所有了。如果你觉得你所有该做的都做了,那就等吧,只要够努力,就等得起。
第5个回答  2019-03-28
第一,我们没有办法在没有亲自经历的情况完全明白那些别人经过大量实践和总结而得出的道理。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生活环境等都是不相同的,我们根本做不到设身处地的完全明白他人的道理。你想在学校上课一个固定的知识点,老师都要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还有做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才能暂时的掌握(工作后绝大部分都忘了),更别说在一个多变、复杂、个性化的环境中通过大量实践得到的道理,这是无法通过听就能明白的。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汲取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来扩充自己的心智和阅历的。Ray.Dalio出的《原则》就是把他一生的生活和工作的原则总结出来了,你能通过读他的书就获得他花了大半辈子懂得的道理吗? 
第二,简单朴素的道理就那么关键的几个,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只是认知和执行的深度不同。比如,天道酬勤、实践出真知、practice make perfect、持续行动、刻意学习等这样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大家都是挂在嘴边的,因为太常见了,往往视而不见。有的人看到一个道理,就立马去行动;有的人看了当时头脑热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人和人区别不在于知道的道理的多少,而在于你对必要的道理的认知的深刻性,这个会决定了所采取的行动的深度和持久度。你要是能践行哪些简单朴素、亘古不变的道理,就不会过的很差的。
第三,对道理的好坏是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对同一个道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终其一生最后说人命是天注定,但是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总是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你说哪个是好的道理?显然没有统一的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