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考官亲自教你如何过复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随着34所陆续公布分数线,一年一度的考研复试大战又要打响。1:1.2甚至1.5的复试比例,必然会有许多考生遗憾止步。


那么, 如何才能在众多复试考生中脱颖而出,让未来的导师Pick你呢? 让我们来看看你的亲考官们是怎么说的!

Q

A


考小新

考新闻为大家提问的小萌新

复试导师

各大学院复试导师大咖


Q1 初试与复试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A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陈力丹:


初试是在一级学科的知识层面考试,进入 复试则主要在二级学科的知识层面 考了,与所报的专业方向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你报考的新闻学方向,那就要在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的角度做准备;如果报考的是传播学方向,那就要在传播理论、传播史(比新闻史要广阔一些)、各种传播实务(广告、公关、出版、新闻等)方面做准备。还有广播电视方向、传媒经济方向,道理是一样的。网络时代,网络传播的知识是所有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都会涉及的,只是涉及的角度略有差异。

 

复试按照报名的二级学科进行笔试、面试(含英语面试)和英语的笔试。英语笔试和面试题是一样的,除了语言考察外, 也涉及新闻传播界发生的事情的描述。 笔试和面试的内容,以考察学生的 学科基础知识和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为主,两部分内容基本一半对一半, 可能更偏重分析问题一些 ,因为将来培养的是研究生, 考察“研究”能力是复试的要点。

 

基础知识均以本院现在使用的本科生教材为范围,没有超出教材的,你答不上来说明你本科的知识基础不扎实。最难的,对有能力的人来说也是容易的,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传播界的事情的分析。这方面的考题均来自最近新闻传播界发生的事实,如果你报考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又不关心、不知道这个领域新近发生的较大的事情,说明你不宜做这个领域的研究生。


Q2 什么样的学生更受老师青睐?


A 中 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教授张志安:

 

怎样的考生易过关?1、有专业实践经历,并能从中对行业有所体悟;2、概念清晰、表达准确,不虚妄、不拔高,夸张的话很容易被识破;3、用说话的方式正常交流;4、读研规划很务实;5、再有一点个性特色,则更佳。

 

A2 浙江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吴飞:

 

我欣赏的学生是:1.有人性的闪光点,人品不错; 2.知识面较广,且喜欢读书; 3.有灵气,成长性强; 4.表达清楚,思维逻辑性强; 5.关注社会热点; 6.有独立之精神; 7.有行动力。


Q3 复试中普通高校的学生会被歧视吗?


A3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教授张志安:

 

一些同学关切地问,中大传设学院在考研复试过程中会“歧视”普通高校学生么? 我想说,肯定没有。 有数据为证:2012年统考进入复试、拟录取的同学中,新闻学专业12名,其中211高校4名,普通高校8名;传播学专业6名,普通高校3名。


Q4 关注时下热点在复试中真的很有必要吗?


A4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吕艺:


因为在笔试阶段,对考生的新闻学史、论及采、写、编、评等实务操作已经有所考察,因此面试时的中英文问题,通常不再是纯理论性的,而是结合此前一年(或一段时期内)与新闻传播相关的热点事件、问题或媒介生态发展、现象等, 要求考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评价 ,以考察考生的 外语表达、逻辑思辨、语言组织、风度气质等综合素质。

 

例如前些年的面试题有:2012年的问题,你读过本月初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通讯《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吗?有什么评价? 2013年的面对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的冲击,你认为传统主流媒体应当如何扬长避短?2014年的你关注两会新闻吗?你认为本年度的两会新闻报道有哪些新亮点?


Q5 在复试考场上怎样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A5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志安:

 

第一个方面就是活学活用 ,因为你做了大量的准备,看了很多东西,你的考试成绩初试成绩还不错,这点已经得到证明。那么在复试阶段老师还是愿意和你交流的。如果你具备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那么会看你的思维是否敏捷,你的表达是否流畅,你对一个问题的具体分析是不是有自己的看法,哪怕这种看法未必正确,但只要你自己能够体现出你在这个问题中的思考和探索,那么就已经比较可贵了,所以我觉得对于考生来说,第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活学活用,不是死记硬背,而且懂得运用理论去分析现实的、复杂的问题,这点很重要。


第二个方面就是真诚沟通 ,其实以前面试的时候见到很多考生,他们中有些人可能因为紧张发虚而无法正常交流,有些人可能过于自信和傲慢。沟通感很重要,你只要认真地听清楚面试官问什么,然后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并认真地回答,不管你表现的如何弱势,其实我觉得都不能打动真正能够理解你或者看懂你的面试官,所以沟通感很重要,要表现出从容淡定、非常真诚。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个人可能会 比较喜欢自信、勤奋的学生 。对自己的准备有自信,但并不盲目自大,然后真正知道自己读研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很明确知道自己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强化自己哪一方面或哪几个方面的能力,而这种强化在我们这个学院或者在要攻读的学校是你能够得到实现的。我觉得这个可能是让大家觉得你选择这个学校,对你有最大价值回报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觉得概括起来就上面3个方面, 第一个是不死板、不死记硬背, 能够活学活用,会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第二个是学会和人沟通和交流, 用真诚的交流姿态,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善于倾听,又善于表达的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交流得体的人; 第三个是自信, 让大家看出你的努力好学,知道你通过研究生还能够获得成长,有更多、更大的提升,让大家觉得你进来读研对你而言是值得的,对这个学校而言选择你也是有值的。


Q6 有没有复试考场上的小建议?


A6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


01

整体建议


研究生入学复试考察口头表达、现场反应、从事科研潜力和兴趣……你可能回答的都不好,不要紧,因为大家都这样, 只需体现出一两点专业素质即可 ,专业词汇丰富度、回答层次性、现场情绪等重要。不卑不亢,带点梦想不妄想。面试是相对公平。如能了解专业老师最近学术兴趣点,基本你就无敌了。


02

着装


着装应清新淡雅 ,不宜过度花哨奔放。


03

进考场


进考场前需打听清楚是否播放幻灯片及所坐位置,也可在进来时迅速找到考生位置,避免很被动地被复试老师指定位置。


04

回答问题

一般来说老师的问题,很少超过三个。因为要复试的学生太多。当老师问时应注意听讲并记录问题,避免遗漏。但在记录过程中应不时抬头和相关老师做眼神交流。


05

如何避免不会答题


考前充分准备, 关注复试教师最近的学术研究点,查查他们的论文,关心本领域的前沿话题,以及本学科的基础知识。 老师提的问题当中,有可能你能回答,也有可能回答不出来。回答时间不宜过长,争取在五到八句话解决问题,需要声音洪亮,逻辑清楚,观点分明,避免拖拉。


当考官追问(你的回答中出现了问题或激发其了解兴趣)的时候,应注意防御,不可过度渲染自身观点正确性,以退为进,可强调自身的兴趣和接触的初步,表达进一步研究的愿望。当碰到不会的问题时,实际上这很正常,需要将问题引导至自己相对较熟悉的考点,比如说,您这个问题,跟我看的比较多的另外一个问题有一定相关性……


06

答题留后手

如果你对某些点较为熟悉, 不一定全部和盘托出,应留有后手, 毕竟你事先准备再充分,也肯定不如复试老师对该领域了解,所以,某些情况下需要留有一些自己较为熟悉的点,便于增补或意外情况回复。


06

理想状态

比较好的的状态是, 答题过程是跟教师进行互动形成的一种轻松聊天。


07

幻灯片



做自我介绍幻灯片时 ,应考虑突出特点,具体到位,且快速跳过无关内容。 幻灯片可在网上找模版,同时色调要符合投影播放,而不是PC电脑看上去可以即可。很多地方的投影仪不太好,建议大家用黑白两色即可,页面内可以用少量动画,但不宜过多。切换不用动画。


幻灯片应该包括: 你的基本情况,有特色的优点,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对专业的认知,专业兴趣点,你今后的一些简要研究规划乃至职业规划。 幻灯片一般以简洁,明确为主,但若涉及到研究内容,需要有一到两张较为复杂的专业图片让人一下子看不懂,把复试老师给震住。(这点很难)


08

表述自身特点

应该很具体,很形象,老师才能记住。 比如说自己很勤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说,在自己经历中,由于工作量大,曾经熬夜做调查或做研究等等。比如说自己文静,那么就是喜欢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看几个小时的书,比如说自己喜欢运动,那么就是每周去打球,要具体。


09

老师关注的焦点

复试老师中可能某些人是你今后的导师,那么这些人他关心的是, 你的研究能力、态度和潜质


能力当然就是你本科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否接触类似的研究课题,包括社会组织参与能力等等。


研究态度是你对待挫折、烦恼的一种情绪和行动应对策略。研究潜质是你对新生事物的渴望程度和研究能力的提升空间等。


研究需要的恰恰就是:观察力、创新力、互动力(比如你每做一件事件都知道主动向对接人定期报告进度和问题)、传播力和实践力。在复试前应好好把这几方面的能力思考清楚,总结到位。


10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不宜过窄过细,最好 涵盖至少两位复试老师的相近方向, 在考前可了解复试老师的学术背景。


如果觉得你觉得还不够安心,还是表示心里慌张?老师的表达更是让你一脸懵逼?



考新闻摘星班为你一站式解决复试的所有疑惑!

 

针对不同目标院校的研究方向难题,摘星班课程体系全面覆盖,来自人大、复旦,中传、湖大的师兄师姐根据自己面试的经验,为大家总结不同院校要求和研究重点,面试礼仪及表达技巧、常见问题归纳、科研能力展示与技巧等干货。由考新闻博士团组成的大咖团,为大家进行一对一、高压、定制化面试让你提前体验压力面试,破除心理障碍,解答专业面试疑难问题、传授专业面试技巧,完美避开面试陷阱。

 

来,我们一起摘星星吧!



加入摘星班,拿下复试

你值得拥有!

 



另外之前的理论课在CCtalk也都有回放,等到3月5号理论课结束之后,就会有不二学长为大家带来的专业面试专题,还有博士团模拟面试等着大家,阵容简直不要太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