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刘建超老师小小说《心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今天凌晨,我在当代小小说论坛上看了刘建超老师的《心尺》,首先大胆地提出一个小小的质疑:倒数第十段“押了一口茶”中“押”字是用“押”还是“呷”?我不喝茶,不懂,冒昧得很!

  其次再来看这篇小说。无论是主题,还是结构,再者是语言,都堪称上品。先说主题吧,与时俱进,紧跟大形势,全社会都在肃清社会余毒,反腐倡廉,传播正能量,此文也是反腐倡廉的作品,把好好的正能量从头至尾传播出来,只不过借用的道具却并大。作者高妙之处,在我看来很大部分在于借用小道具表现了大主题,尺,丈量工具,人尽皆知,分是分,厘是厘,犹公正之象征,用尺来表现人物形象,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读着读着,人成了尺,尺亦人的化身。妙!

  再来看结构,文章共写了人物生活的四个阶段,出生抓周,上小学,上大学,上班工作。结构明朗清晰,不枝不蔓。而四个阶段,每前面的阶段都在为后一个阶段蓄力。郑祺出生抓周即喜欢尺,为上小学喜欢拿尺量这量那做铺垫,这两个阶段又为上大学时养成目测习惯做铺垫,而这三个阶段都是为第四个阶段抵御诱惑蓄势,这样写来步步为赢,丝毫不乱,稳重扎实,人物形象才更加突出。这里尤为好看的是二和四两个阶段,二同学郑祺和王胖子,同样的情节,当年小,挡得了你的柳条,现在大了,依然挡得住你的糖衣炮弹。虽是狗血剧情,但很现实,不做作,就因为有了前面的三个阶段的稳扎稳打,不突兀,挺自然。作者也挺幽默的,打了人家的脸就打了呗,还要送人家一把木尺,让吃瓜群众怎么看?痛者自痛,痒者自痒?恐怕是,心痛快了,恨得牙痒吧!

  至于语言嘛,我这毛头小子级别的,不敢妄加评论,仅说个小故事吧。这篇文章,我觉得挺好看,就拿来念给不识字的老爸听,老爸听着直叫好,说这是谁写的,这话说得多实在啊,再给我找几篇来读,我爱听。比老爸可笑的是,我5周不到的儿子,整天瞎闹腾,没个正形,也跑来凑热闹,听着我给爷爷读,居然老实了。听完之后就跑着找他姐姐要尺子去了,也要量这量那的,跟他姐姐说要练成什么目测绝技,得先用尺子量。

  还有一个细节的处理问题,刘老师处理得非常好。前面提到的不再提了,单说主人公被抽之后,父亲的反应这一点,必须得提一提,若没有父亲的教育,或许主人公会改变初衷,是父亲影响了他,给了他主心骨。就这样,刘老师于无形中把作品的宽度拓展开了。应该不是无心,而是有意为之,高手就是高手!

  最后,再说一下题目,我个人认为心尺固然好,给读者留了一个悬念,让读者想为什么是心尺呢,却不如只用一个尺字,藏起心来,让读者自己去读出心尺的层次来,给读者水平拔高的一个空间。

以上纯属造次,告罪,告罪。

附《心尺》原文

心尺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郑祺喜欢搜集各式各样的尺子。

  郑祺的父亲是个裁缝,在老街开着一家裁缝铺,手工缝制,工艺讲究,在老街有着很好的口碑。郑裁缝四十得子生下郑祺,自然娇宠。老街有抓周的习俗,孩子周岁的那天,铺上席子,席子上摆了许多代表着不同寓意的物件,让孩子去抓,祈求孩子将来能有个好前程。郑祺面对着花花绿绿的诱惑,左看看右瞅瞅,绕过父母故意放在他眼前的“元宝”、“官印”,抓住了郑裁缝天天离不开的量衣软尺。郑裁缝不甘心,把软尺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让郑祺重新抓,结果郑祺竟然摇摇晃晃站起来,踉跄着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还是去抓郑裁缝脖子上挂着的尺子。这孩子,莫非要子承父业,长大了也做裁缝?

  郑祺喜欢尺子,自己在家有把尺子玩就不闹人。上学后,他书包里总放这个软尺,课间就拿出来量墙量树,量校园后墙根的小草。班里的男女生同桌,中间划开,谁也不能超过“三八”线。班里的王大头,仗着身高体壮,总是欺负同桌女生,把课桌霸占了一半还多,同桌只要过线,他就用胳膊肘顶人家,女同桌哭了,找到班长告状,班长也惧王大头,就推给郑祺,说郑祺有尺子,给量量谁侵略谁?郑祺马上拿出尺子,认真地量了两次,说王大头侵略了十五点四厘米。   同学就起哄,郑祺潇洒地收回尺子,看也不看身后掐着腰瞪着眼的王大头。

  放学路上,王大头把郑祺堵在了河边的木桥旁,手里拿着根枝条。王大头说,你不是会量吗?我说手里的枝条有一米二,你量量。

  郑祺拿出尺子量过,说,一米一。

  一米二!

  一米一!

  王大头的枝条抽在郑祺的身上。

  一米二!

  一米一!

  枝条又落在郑祺身上。

  一米二,你再给我量。

  郑祺拿尺子量过,一米,你刚才把枝条打折了。

  王大头气得哇哇叫,夺过郑祺手中的尺子扔进了河里。

  郑裁缝抚摸着郑祺的头说,你做得对,孩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心正,尺子就正。

  郑祺大学的专业是工程建筑,学业紧张了,收集尺子的喜好没有变。各式各样的尺子装了几个纸箱。

  郑祺在宿舍里经常给大家表演量尺寸的游戏,屋子里凡能看到拿到的物件,郑祺就用手指来丈量,结果也和尺子量的不差分毫。更绝的是,他还能目测出你两眼之间的距离,手臂的长短,步幅的尺度。学校开运动会,宿舍的李子掷铅球。第三次投掷的距离刚报完,郑祺就提出质疑,认为测量有误差,至少有三公分的误差。测量的同学撇着嘴不服,重新一测,果然差了3公分。李子凭着找回来的三公分,拿了第二名,在学校食堂狠狠请了宿舍的哥们。

  郑祺毕业分配到建设局,要和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打交道。郑祺专业的知识,果敢干练的作风很受上级赏识,六年的历练,郑祺升任局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郑祺喜欢尺子,还将搜集的老木尺子包装成精美的礼品,送给同事朋友。尤其是朋友家只要添丁,他是必定要选个好尺子送给人家,还寓意为孩子长大会成为赤子,爱国爱家孝敬父母,正直做人。朋友都说他抠门,他呵呵一笑,礼轻寓意重。   郑祺再次见到老同学王大头是个午后。王大头已经是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手眼通天的人物。新经济开发区建设,王大头的公司拍下了好几个大项目。

  枕云阁茶社布置的古朴典雅,悠扬的古琴曲缓缓缭绕,是个静心养性的好去处。在檀香氤氲的包厢里,郑祺和王大头品着茶,天南地北地闲扯。   郑祺知道王大头约他喝茶的缘由。王大头开发的几个小区竣工验收,有人举报单元实际面积与施工图纸有差异,却被王大头打通关节过了关。郑祺带着调查组去了现场,查看了情况。郑祺说,至少有百分之二的误差。工作人员测量的结果是百分之二点一,每个单元面积少了二点七三平方米,惊奇地咂舌。

  茶过三泡,王大头沉不住气了,老同学,你就大度些,把此事置之度外。我不会亏待你。

  郑祺押了一口茶,老同学,你这两个小区,八百套住房就要昧下老百姓一千多万啊,这钱你就挣得安心?

  王大头说,老同学,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我也不为难你,误差总会有的。差一平米,行了吧?给个面子。

  郑祺摇摇头。

  王大头拿出一个纸袋放在郑祺眼前,美金,五万。一平米!

  二点七三平米!

  王大头又拍出一个纸袋,一平米!   二点七三平米!

  王大头的脸有扭曲,老同学,别把事情做绝。处世小心为妙。

  郑祺站起身,说,老同学,我又不是没有挨过你的枝条,呵呵。谢谢你的茶,真是好茶啊。送你一把我收藏的木尺,告辞了。

  郑祺步出茶社,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刘建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