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将进行全面改革,你怎样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要有敢于改革的精神。毕竟时代在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成为更能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针对高中教育改革,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从文件可以看出,这次改革力度大,而且具体。

整个《指导意见》文件贯穿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方案,比如以下第一条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体系,而不再只是知识和技能传授,更注重方法与过程,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建立。

比如第二条,提出推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结合和推进,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最终培养出既有综合能力又有专业能力的人才。

比如第三条走班制选课,学生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结合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比如第四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以上的高中育人改革遵循了素质教育理念,我认为很好,希望能够早点贯彻实施。

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 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 社会 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政的核心在于,积极努力转变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坚决纠正和克服“考什么,就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应试教育倾向模式。 6月2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和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都要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促进教考有效衔接,防止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坚决克服这种倾向”。

新政的关键在于,要求高中教育教学,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全面综合素质教育。 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根据《指导意见》,2022年前高中将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指出,育人模式改革不仅是简单地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更主要的还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机制和途径;因而,这次新课程修订以后,特别强调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进一步强化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必修课,并且学分占比最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中教育将进行全面改革,实质上是进一步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彻底扭转高中教育教学中,大量存在的片面看中成绩和分数的应试教育倾向!

改革可以,先调查论证,不要请一些专家,举个手投个票就通过了,现在的专家大部分不接地气,不食人家烟火,听听一线高中老师的声音比专家的要更真实。举个现实的例子,高中选课,很多不选物理,上了大学考上理工科咋办?大学里,理科占大多数啊。再说素质教育,现在大都是家长培养,在 社会 上培训,学校里只占少部分。本来好好的教育,非要搞素质教育,只是换个名,活动评比多了,跟以前也没啥大区别,真正的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心理教育,却忽略了。教育这个学西方,那个学西方,美国如果父母都不是大学生,孩子可以上怎么不学(意思是这样,话语可能不住准确),每个地方都有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等方面的什么十大优秀好少年,这样的孩子,国家免费让他们上大学多好。

高考改革其实只要正本清源就可以了。高考现在是中国 社会 最为公平的一项 社会 活动,但是近些年的“创新”使得高考已经不如以前那么公平了。所谓正本清源就是:1.恢复全国统考,地区差异可以通过分数线和名额来调节,这一点过去解决的很好啊!2.取消保送,这是腐败和不公平的温床,尽管比例很小。3.取消一切名目的加分。4.取消大学自主招生。总之,全国一份卷,全国一把尺。简单明了!

取消英语,注重物理,化学,生物。如果这几门取消了以后该怎么研究,

中国的教育关键在大学,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学业负担在家长、学校的督促下十分繁重,而进入大学,应该是出科研成绩的时候了确出不了成绩,使我们的高校在世界排名落后,囯家教委应改革的是高校教育,别的不说,进入高校的学子如果有一半高中学习强度,我们的高校不出成绩都难。学生们在大学四年荒废学业的人很多,这才是应该引起教委高度重视的现象。

只有高考改革,各个大学宽进严出,把考大学变成选大学,高中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挑选大学,只要学生满足基本文化和德育素质要求即可入读大学,无不良记录等,但大学毕业很严格,读了不一定能毕业,在大学混是不能领到毕业证的,把学习重点放在大学里,而不是中学阶段,自然解决目前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在大学混毕业证,各种抄袭论文,同时解决目前中小学阶段择校热,学区高价房和五花八门校外培训机构等问题,让孩子有个真正的童年,才能真正起到给家长和学生减负的作用

全面提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的分数,取消或者减少英语的分数。语文的分数也要相应的减少,感觉语文处了作文,其他都是鸡同鸭讲。

高中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将影响一代人的教育发展,全体家长都应关注,了解。

2019年6月11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高中教育的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布署。

主要亮点,任务之一:

坚持育人方向,一一立德树人。把学生的品行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全部的教学活动中。思想品德教育加入所有新教材之中。高中启用新编教材,到2022年全部高中使用统编新教材。

亮点任务之二:

优化高中课程设置,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按新教材设置新课程标准,逐步推行"选课走班“管理方式。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培养激发学生特长潜力。积极 探索 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齐相关实验课程。

亮点任务之三:

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客观的人生发展奋斗目标。高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关键阶段,是人生发展定位奋斗目标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家长,学生指导商定发展目标。

亮点任务之四:

完善考试和改革高校招生制度。

高中实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由各省统一组织实施。高中所学科目全部实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安排在每个学期末,学完即考。高一合格性考试不超过4科。

高等学校招生由全国统一考试命题。录取所需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各为必修和选修课程,由省统一组织实施。

全国高考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亮点任务之五:

强化师资和经费保障。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增设教学所需,给予经费投入和保障。

高中教育的改革适应了高考改革,适应国家人才发现和培养,适应 科技 创新发展需要。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育人方式的改革,道阻且长。国务院出台意见,从国家层面推进此项工作,顶层设计改革路径,无疑是件好事。如何平衡高考与高中办学方式上的冲突,减少学校追求升学率的冲动,如何回应老百姓对高考升学梦想的追求,如何看待高中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如何真正使人民群众有教育获得感,如何落实国家未来人才培养战略,使高中阶段既能承接好上又能开启好下,是一个 历史 性难题,岂是一纸文件可以摆布妥当的,基础教育改革任重道远,现已进入瓶颈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