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致每一个渴望认同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这是一部以游戏为题材、以80年代流行文化为背景的科幻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致敬了上百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流行元素(电影、游戏、音乐等),不仅燃爆资深游戏玩家,也让非游戏玩家的观众们体验了虚拟世界中的刺激与情谊。

更重要的是,电影让我们看到, 游戏玩家们找到了渴望的认同,找到了回到现实好好生活的意义 ,因为即使在虚拟世界再风光,也抵不上“在现实世界好好吃上一顿饭”。

《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根据厄内斯特·克莱恩2011年同名科幻小说改编,讲述在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的2045年,一个鬼才游戏设计师詹姆斯·哈利迪打造了虚拟现实超级网游“绿洲”(Oasis),人类沉溺其中,寻找救赎。哈利迪在弥留之际,宣布将巨额财产和“绿洲”的所有权留给第一个闯过三道谜题,找出他在游戏中藏匿彩蛋的人,于是全世界的“彩蛋猎人们”开始行动。

少年韦德对游戏开发者哈利迪崇拜有加,本为逃避无望现实沉迷游戏,竟成为破解第一道谜题的“头号玩家”。也因此被图谋不轨的某游戏公司盯上,于是不愿组队的韦德,为了不让“绿洲”所有权落入反派手中,与游戏中的伙伴们联手,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中一同抗衡反派。终成大赢家,回归现实,并与伙伴们更具智慧地经营“绿洲”游戏。

这部电影,让游戏玩家热泪盈眶,而作为非游戏玩家,我开始思考玩游戏的意义。

某个暑假的午后,我和表哥在小霸王学习机上插卡玩“小蜜蜂”,然后心满意足的出去压马路。某个晚上,和我妈用iPhone手机玩“愤怒的小鸟”,战斗到凌晨两点,第二天顶着熊猫眼继续联手通关。

每当回想起这两个场景,即使表哥成为略油腻的中年男人,母亲成为玩“开心消消乐”的退休老阿姨, 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否通关是最重要的,然而如今记忆中留存下的,是共同作战时的紧张和联结感。

正如斯皮尔伯格借电影人物所传达的: “Play is play, not for win.” (游戏就是游戏,不是为了获胜。)

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享受游戏、证明能力,更是寻找理解、获得认同。

游戏的娱乐功能不言而喻,其社交功能也越来越明显,这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识别--“你也玩这个?” --对视、点头。就像支持同一支球队的铁杆球迷,相见恨晚。

知乎影评人大师兄朱炫写到:“游戏玩家不是什么怪胎,也不是什么废柴,他们只是那些在书店里第一时间跑去找幻想书刊的人,只是那些进了商场先去玩具柜台的家伙,只是那些雨天拔出雨伞就觉得金光闪闪的坏小子。”

他们的爱好不算主流,他们的社交不算广泛,相同的是,他们也在寻找认同,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现实里。

在电影中,rosebud(玫瑰花蕾)被用来形容解开谜题的线索。大家都认为,游戏开发者哈利迪错失的爱情是那朵玫瑰花蕾,而直到五人联手赢得游戏,在现实中遇到专程赶来的莫迪(哈利迪最初的合伙人),韦德才明白:莫迪才是rosebud,友情才是最终的谜底。

友情即认同,是孤独又不善社交的哈利迪一生最想得到的。

与哈利迪一样,韦德和他的伙伴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寻找认同感。

少年韦德父母双亡、和姑妈住在类似于贫民窟的“叠楼区”,想通过游戏致富,住大房子。他一向不愿组队,或许是现实中被社会边缘化,他不得不选择做个独行侠,保持最后的骄傲。

他游戏中的好友之一艾奇,生活中是个黑人女子,或许因为肤色和性别,她没有获得足够的认可,在游戏中扮演一个壮汉机械师,甘愿牺牲自己成就队友赢得游戏。

游戏中的另一个好友阿修,现实中是个11岁的男孩子,讨厌因为年龄被别人轻视,在游戏中变身忍者,判断准确、英武神勇。

不同能力、不同性别、不同族裔的网友结盟于游戏、相遇于现实,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战。战斗中互相给与的认同,是支撑彼此走到最后的能量源泉。也让独行侠韦德从逃避到回归,在现实中好好生活。

渴望认同是每个人的需求。在心理学中,称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其中第三层是“感情上的需要”。一方面是友爱的需要,即寻找友情与爱情,体验爱与被爱。另一方面是归属的需要,即寻找归属感,体验关心与照顾。

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即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包括获得自尊(内部尊重)和得到社会的认可(外部尊重)。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电影中,哈利迪的三道谜题的答案指向了他曾经渴望的爱情和友情,他希望得到心爱的女子的认可,也希望得到朋友的理解,以及所有游戏玩家的认同。而“头号玩家”韦德的胜出,正是他在虚拟和现实的双重世界中,体验归属和认同、获得社会地位的追求过程。用自己的真心和纯粹,从一个无名小辈完美逆袭,成为坐拥千亿资产的游戏公司所有者,外加抱得美人归。

对导演斯皮尔伯格来说,拍的不是电影,是情怀;对游戏开发者和玩家来说,玩的不是游戏,是认同。

正如72岁的斯皮尔伯格对观众说:“谢谢你们来看我的电影”。故事的最后,虚拟成像的哈利迪对游戏中的韦德说:“谢谢你玩我的游戏。” 

终其一生,每个人何尝不是在寻找认同呢。

愿总有懂你的人。

比心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