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观点出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15

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在《惠风琴趣》评语中写道:“惠风词小令似叔原,长调亦在清真、梅溪间,而沉痛过之。疆村虽富丽精工,犹逊其真挚也。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果何为哉!”

翻译:上天把很多种凶险的处境安排在诗人的历经里,使得诗人喜怒笑骂皆成文章。这就是,一个诗人应当把所有的东西,甚至包括不幸,视为对他的馈赠。不幸、挫折、耻辱、失败,这一切都是诗人的工具。

在这里,王国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正因为经历了痛苦磨难,才能创作出“沉痛”、“真挚”的文学作品。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境界”,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重要美学理论。他提出“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的观点。

其“境界”说深受李挚“童心说”的影响,并要求情景交融,意与境浑。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语语都在目前”,并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而且“其旨遥深”。


扩展资料:

王国维写出“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的原因:

王国维认为,离人、孽子、征夫、思妇具有“真感情”,他们的肺腑之音即是绝妙的诗,其原因不在别处,正是因为这些人在人生痛苦的漩涡中深刻体验了苦难。痛苦愈大,体验愈深,则感情就愈真。所以王国维慨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诗词者,物不得其平而鸣者也。”“真感情”只有那些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人才可能具有。如古代的侠士荆轲,在易水边辞别燕太子丹,西入强秦刺杀赢政,情不自禁地吟出两句诗:“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遂成千古绝唱。

由于“真感情”极其强烈和真挚,它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惝恍迷离状态。因此,真正的诗人尽管是“感自己之所感”,其结果却超越了自己而成为人类全体之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嗜好之研究》一文中所指出的:“彼之著作实为人类全体之喉舌,而读者于此得闻其悲欢啼笑之声”。大凡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可看作是“苦难之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