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树” 2018-01-23 应人石村和羊台山 探访记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23日探访至今一周了,迟迟没有写工作日志。我想主要是因为并未寻访到知情的当地村民,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观察记录,过程中并无特别感动或者震撼之处。另外,孩子放假,古树探访几乎要进入休眠期。南宝组原计划走访18条线路,涵盖171棵古树。目前完成走访8条线路,91棵古树。希望在春节前能再走访2-3条线路。)

—————  正文分割线 ———————

位于石岩的应人石村坐落在羊台山西侧山脚。跟之前走访的南园村旧人打渔养蚝为生,靠海吃海不同,应人石村旧人则是典型的靠山吃山。从村里显存的几十多棵古荔枝、龙眼、芒果树来看,善于跟土地打交道的应人石村民显然除了粮食作物,还大量种植南方果树来改善其生活状况。

因为地处偏僻,现在的应人石村的土地并未过多规划成开发用地,因此他们可以毫无压力的为村民修建社区公园。跟城里公园一样,登山步道、健身休闲区等一应俱全,老人小孩们有了娱乐的去处,遛娃、下棋、广场舞,一片祥和。

在社区公园对面有一片古树参天的空旷地,走近一看,古树包围的是一个停车场。大致有胸围2米多的古芒果树15到20棵左右。大部分生长状况良好、树冠茂密,有几棵因为影响停车位的划定,侧枝被整体锯断。从树干粗细判断这一片树林应该是同时期栽种。但奇怪的是仅一棵树下有政府挂牌(编号:02050142),目录上坐标完全相同的39,40、41,43芒果树均未找到。同时村民表示村里其他地方没有这样的成片古树了。我猜测应该是古树的石碑被移动、拆除了。

从停车场出来继续往村子中走去,在一堆高耸的现代民房中,我们意外踏进了应人石村老房群。目前大部分能住的房间都是租给外来人口。房屋整体破旧不堪,有部分标注为危楼禁止居住。

老房沿街一面,我们找到了应人石村的祠堂:爱庭刘公祠,已经整体翻修一新。祠堂前一棵歪脖子蒲桃树,树干胸围目测不足50公分,下面挂牌为125年的三级古树(编号:02050133)。目录上的同样年岁、同样坐标的蒲桃树(编号:02050134)并未在现场找到。

我们在村物业租赁公司找到工作人员刘先生,跟他攀谈了解历史。得知我们来意后,他告诉我们应人石村主要是来自梅州的刘姓的客家人居住,不同房的两兄弟因此村里目前有2个祠堂。他好心的带领我们前往另一个祠堂:刘氏声振祠。年久失修,这个祠堂已经破落衰败。透过门缝能看到里面的残垣碎石。

祠堂不远处的路口,有两株不太显眼的龙眼树,其中一株如垂垂老者,主干似乎已经失去生命力,仅在旁支顶上有部分的绿叶显示仍然存活于世(编号:02050137)。另一株在几米外的平房前面,被屋主利用搭起凉棚(编号:02050135)。如果不是树下的石碑,我很难相信它们是在应人石村矗立了一个多世纪的老人。

接着我们绕到了祠堂后面,路边杂草丛中,刘先生指给我们看说这曾经是一棵古树,两年前一场暴雨枝干折断然后枯死至今(编号:02050138)。古树目前的主枝干大约3米多,余留下来的粗壮枝干被密密麻麻的爬藤植物缠绕、占领。旧生命的逝去宣示着新生命的延续。

刘先生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祠堂后面的这个位置,种着一排的榕树和竹子。据推测应该跟祠堂同龄,即200来年历史,如今就余两棵。说着这话,我们拐进旁边一个破旧平房的后院,才发现一棵参天古榕树挤在这逼仄的空间,下面没有石碑,也就是说没有录入古树名录。需要提请相关部门跟进保证其收到合理保护,该树的坐标为:北纬22.39.22度,东经113.55.25。

应人石村的古树保护总体来说不错,但仍有个别不太科学合理的地方。比如位于路上的古树,道路施工单位直接在树根处铺排水泥,如同被人扼住喉咙,树几乎没有继续生长的空间。

从应人石村出来,我们来到几公里外的羊台山森林公园。古树就在进门后左侧山坡。拾级而上,10多株100多年荔枝树如热情的主人向我们迎来。其中两株150年的古树最为壮观(编号:02050088),由于相邻的树较远,它们得以自由舒展、肆意生长。这两株古荔枝树用最美的身姿展示生命的美好。

时间有限,没能继续往上爬,名录上还有一棵100年的五叶牡荆,不知是否就此无缘相见还是留待下次探访的惊喜呢。
相似回答